•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Johan Persson

發表文章 19 篇
  • 《遠方》中的舞台設計,展現出劇本的詩意與荒謬。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舞台設計令人驚豔 以寫實映照超現實 倫敦二月的邱琪兒《遠方》與《一個數字》重製

    年過八旬的英國知名劇作家邱琪兒創作不輟,時有新作與舊作同時搬上倫敦舞台,今年二月則有其兩部作品《遠方》與《一個數字》分別在丹瑪倉庫劇院與塔橋劇院上檔,且受多數劇評人肯定,或許跟令人驚豔的舞台設計有關,兩者都藉由寫實、甚至懷舊的場景,烘托作品中的科幻、超現實元素。

    文字|梁文菁、Johan Persson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 飾演主角「安娜」的菲比.芙克斯。
    倫敦

    驚悚間諜劇《安娜》 讓你透過耳機聽見東柏林的秘密

    由劇作家琪克森和聲音設計師瑞翰兄弟共同創作的《安娜》,是一齣以冷戰為背景的驚悚間諜劇作,舞台上的密封玻璃盒內是主角夫妻位於東柏林的公寓,觀眾可以看見其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卻只能透過耳機,聽見主角安娜所有的對話與每個呼吸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卅周年而作的這齣戲,充滿著歷史氛圍及因秘密而產生的恐懼感,讓觀眾體驗共產主義生活中的表裡不一。

    文字|林大貂、Johan Persson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 劇中繽紛多彩的舞蹈場面,更可見花都的絢爛風景。
    焦點專題 Focus

    在花都翩翩起舞 朝夢想階梯步步邁進 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從喬治.蓋希文的管絃樂曲、金.凱利主演的電影《花都舞影》,到編舞家克里斯多夫.惠爾頓製作的全本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我們可以窺見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對於蓋希文的曲作、對於這個故事所產生的共鳴與想像。這齣獲得東尼獎最佳編舞、最佳編曲及最佳音樂劇燈光、布景設計等四項大獎肯定的作品,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邀請下首度原裝來台,屆時觀眾可以跟著四位劇中的主角,一同翩翩起舞,踏上在花都追求夢想的階梯

    文字|陳茂康、Johan Persson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 《冒汗》以劇中三位女性好友的故事,來探討工人階級的衰落。
    倫敦

    普立茲獎劇作《冒汗》 確定轉戰倫敦西區

    描述美國中部、以勞工階級為主的城鎮,三位在同一工廠工作的好友,如何因工業困境與美國夢消逝而使友誼破碎的普立茲獎劇作《冒汗》,去年底由丹瑪倉庫劇院搬上舞台,由莉奈特.琳頓執導,因一票難求、好評連連,確定將在今年六月轉戰西區上演。

    文字|林大貂、Johan Persson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 《第十二夜》呈現五彩繽紛的嘉年華會氛圍,圖中為飾演薇奧拉的布魯克絲與社區合唱團。
    倫敦

    楊維克新總監第一個劇季 以《第十二夜》與民同歡

    倫敦知名的楊維克劇院,近期展開由新任藝術總監夸梅.奎厄瑪規劃的第一個劇季,他選擇了改編自莎翁作品的《第十二夜》,也是他以總監身分在楊維克執導的第一齣戲。這個版本的《第十二夜》是由九十分鐘的音樂串連改編而成,首演於紐約公共劇院,而此次的英國版更狂野與尖銳,除了將舞台背景改設在倫敦的諾丁丘,也邀請楊維克劇院所在社區的合唱團與演員參與,展現奎厄瑪所帶領的楊維克將是平易近人、具有同理心、慷慨並包容的劇院。

    文字|林大貂、Johan Persson
    第311期 / 2018年11月號
  • 《影像中的孩子》描繪好萊塢製片人羅伯.艾文斯大起大落的一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影像形式豐富 導演觀點闕如 賽門.麥克伯尼《影像中的孩子》

    英國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新作《影像中的孩子》,改編自好萊塢製片人羅伯.艾文斯的同名傳記,麥克伯尼以多媒體劇場的形式,演繹好萊塢的影業生態,也呼應艾文斯大起大落的人生,如電影虛幻一場。但過多的影像,填滿了舞台,卻給人看圖說故事之感,剝奪了觀眾的想像參與;花了兩個半小時說了一個故事,卻似乎什麼都沒說,導演的觀點,淹沒在過多的形式中

    文字|廖俊逞、Johan Persson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主演的《哈姆雷特》,因他的高人氣而備受矚目。
    倫敦

    康柏拜區《哈姆雷特》 預演開始話題不斷

    因為主角班乃迪克.康柏拜區的高人氣,巴比肯中心製作的《哈姆雷特》去年票券開賣就創下秒殺奇蹟,八月初終於開始預演。因為太受矚目,連媒體也不顧與劇團間的默契,搶先刊登評論與劇照,甚至看預演的觀眾也違規拍照、錄影,就是想在社群網站中搶得爆料先機,致使班乃迪克.康柏拜區還要親自出馬呼籲:大家別再拍了啦!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 茱蒂.丹契在《彼得與愛麗絲》中飾演主角愛麗絲。
    焦點專題 Focus

    茱蒂.丹契 八十歲女神 英國劇場的傳奇

    你當然認識「007」電影系列裡的M夫人白色俐落短髮、雙眸犀利穿透就是在電影中如此逼人的茱蒂.丹契。縱橫影壇拿獎無數,她的一身表演功夫,可是紮紮實實來自劇場從莎劇、音樂劇,到各式各樣的當代劇本,年逾八十的她,迄今仍活躍於舞台,十月還要在倫敦西區劇院區演出《冬天的故事》裡的寶琳娜,有了她,就是演出的票房保證!

    文字|梁文菁、Johan Persson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 加拿大旅英編舞家馬利芬特
    藝號人物 People

    加拿大旅英編舞家馬利芬特 在詩意的光影中起舞

    詩意的光影中,人的動作或沉或急,行雲流水一般從容這是羅素.馬利芬特的舞蹈,富含東方禪意。這位芭蕾出身,在現代舞領域大放光彩的舞者/編舞家,對身體的動作探索充滿熱情,而長期學習太極,也讓他的動作語彙有著不同於其他編舞家的流動與沉緩。與芭蕾天后西薇.姬蘭一同演出兩人經典的雙人舞作PUSH,馬利芬特的詩意舞步,將首度在台灣展現。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查理三世》以「未來劇」的方式,想像女王駕崩後的英國政局。
    倫敦

    戲劇寫未來 《查理三世》反思君主立憲

    查爾斯王子是英國史上最久的王儲,劇作家Mike Bartlett的《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Ⅲ,以「未來劇」方式,想像女王駕崩後的英國政局,這齣深刻處理政治議題,演出後頗獲好評。藉由新聞自由引發的憲政爭議,《查理三世》讓觀眾藉此反思君主立憲制度的功能,和民主價值等課題,也重新思考人民對國家元首的期待。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彼得與愛麗絲》
    特別企畫 Feature

    麥克.格蘭迪奇 經略有道 藝術與票房雙贏

    演員出身的導演麥克.格蘭迪奇,特別注重在排練中給演員空間,並且在意要為劇場觀眾帶來「難忘的一夜」,亦曾擔任兩個劇場藝術總監的他,或許也因此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劇場經營者。除了經營有道讓雪菲爾劇院度過難關、讓丹瑪倉庫劇院成功享名,創作上也備受獎項肯定,雖被視為接掌英國國家劇院的接班熱門人選,但現在自創劇團的他,更享受單純導演身分帶來的創作自由。

    文字|梁文菁、Johan Persson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 迪克蘭.唐納倫(右)與設計尼克.歐門羅(左)一起創立了「與你同行劇團」。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劇,往往在處理不服從的人 莎劇之外的唐納倫及與你同行劇團

    雖然與你同行的製作強調劇組的集體創作,但與多數的英國劇團相似,與你同行劇團的創作,仍是以文本為主。除了之前訪台過的《第十二夜》與《暴風雨》,將於明年TIFA造訪的《罪.愛》則可以讓我們看到唐納倫莎劇之外的導演詮釋功力。唐納倫曾說:「戲劇往往在處理不服從的人。」經由理解這些不服從及對世界、空間的衝突,不管是經典文本或當代劇本,再困難的劇本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被搬演,而經典也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

    文字|梁文菁、Johan Persson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 Machina的舞台設計及舞蹈動作都有著極簡風格。圖中舞者為Edward Watson與Tamara Rojo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提香經典三畫作 當代大膽「變身」

    「變身提香2012」是由英國國家藝廊提出的計畫,針對三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提香三幅與希臘神話中狩獵女神戴安娜有關的畫作,邀請當代視覺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團隊參與發想,給予新時代的詮釋。除了有視覺術家針對畫作主題再詮釋的靜態作品外,皇家芭蕾舞團也邀請知名編舞家創作了三支芭蕾作品,並由參與計畫的視覺藝術家擔綱舞台與服裝設計,體驗創作形式的精采「變身」。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普魯尼與Lauren Cuthbertson在皇家芭蕾舞團2011年新作《愛麗絲夢遊仙境》中領銜主演,普魯尼演出「紅心武士」一角。
    倫敦

    皇家芭蕾舞團首席普魯尼 閃電辭職震撼藝文界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新星瑟基.普魯尼,日前閃電提出辭呈,引發藝文界與舞迷們的議論紛紛。身為創團以來最年輕的首席男舞者,普魯尼的表現向來引人注目,也屢屢在舞團重要製作中挑大梁。他的閃電辭職,也打亂舞團許多已排定的工作時程,英國皇家芭蕾新製作《夢》只好緊急換角。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 《暴風雨》最後幾場戲裡,一張擺在正中央的小椅子,即完成了兄弟間權力鬥爭與和解的關係。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演員與標靶》看唐納倫的工作方法

    紮紮實實 創造充滿生命力的時空

    在唐納倫的戲裡,他想盡辦法讓演員忘掉專注自己而看到、關注對手,進而讓演員極盡可能地以僅有微量的詞語和聲調,一樣長著四肢、一顆腦袋的肉身去說服、化解、逼迫對手,同時也是說服著觀眾唐納倫的劇場不是為了極簡而極簡,他只是相信表演和劇場最根本的力量。

    文字|王嘉明、Johan Persson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唐納倫的《暴風雨》舞台是一個封閉空間,舞台底端開了三道門,暴風雨等場景都在門後發生,這座舞台就是角色的心理劇場,尤其是普羅斯裴洛的。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島上的世界大舞台

    莎翁的最後劇作《暴風雨》,就像把世界這個大舞台放在一座孤島上,搬演其中的愛恨情仇,一六一一年成書至今,此劇成為最常被搬演的莎劇之一。但近代導演如何透過劇場重新解讀這個莎翁經典中的經典?本文列出五個精采版本,讓讀者窺見其中奧妙。

    文字|郭亮廷、Johan Persson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莫妮卡.梅森女爵。(Johan Persson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莫妮卡.梅森:我選擇合作編舞家時,必須大膽挑戰限制

    莫妮卡.梅森女爵(Dame Monica Mason)十六歲就加入皇家芭蕾舞團,是當時舞團最年輕的成員,歷經多年出色的舞者生涯後,於二○○二年起擔任總監一職。○八年,她受勳爵級司令勳章(Dame Commander),表揚她對於舞蹈的貢獻。訪問時,這位日理萬機的總監,總是以不疾不徐的語氣,清楚而篤定地敘述自己的想法。談到首次造訪台灣的心情及首次見面的觀眾,她感到格外興奮且相當期待。

    文字|魏君穎、Johan Persson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 舞者Sarah Lamb和Federico Bonelliin在舞作Chroma中和顏色簡單純粹的舞台背景互動。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皇家歌劇院戶外轉播 現代芭蕾引人潮

    英國皇家歌劇院夏日的同步轉播頗具口碑,今年繼歌劇《卡門》後,又推出串連年輕編舞家韋恩.麥奎格、克里斯多佛.威爾頓和已故編舞家喬治.巴蘭欽三齣短舞碼的演出。吸引不少民眾帶著保暖外套、毛毯與野餐墊前往欣賞。


    第211期 / 2010年07月號
  • 女演員Anastasia Hille扮演歇斯底里又情緒起伏的馬克白夫人。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唐納倫的《馬克白》 極簡中翻演滔天權欲--英國「與你同行」劇團

    英國「與你同行」劇團於三月中至四月上旬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的《馬克白》,由該團兩位聯合藝術總監迪克蘭.唐納倫執導、尼克.奧門羅負責舞台設計,以極簡風格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雖然有劇評人認為全劇的極簡風格降低了該劇的戲劇效果,但也讚許男女主角一內斂一外放的詮釋,十分符合佛洛依德認為馬克白與馬克白夫人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貫穿兩者的是同一個意識的剖析。

    文字|劉郁青、Johan Persson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