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國際愛跳舞即興節的Open Jam現場。
    舞蹈

    策展如點菜 端上一席即興盛宴!

    舞蹈家余彥芳與「國際愛跳舞即興節」的再出發
  • 日本薩摩琵琶演奏大師塩高和之。
    焦點專題 Focus

    追尋根源、重塑記憶與文化主體性的三重奏

  • 此行全體工作人員與Tech World館館長邱揮立(後排右4)合影。
    焦點專題 Focus

    台北愛樂首席四重奏的東瀛文化之旅

  • 「來啦!千住的1010人」演出主視覺。
    東京

    紀念千住宿開宿400周年 「千住雙關語音樂祭」邀1010人共演

有你的大腦,藝術才得以完滿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蘇友竹

發表文章 1 篇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又」來台灣了!找得到原因前去聆賞嗎? 雖然他們是「又」來了!不過「維也納」這三個字實在令人難以招架,只要掛上「維也納」的招牌或沾上邊的表演,都能成功召喚我們前往朝聖。這是面對「維也納」的著迷與無力,也是我們「又」要看他們演出的原因之一。 在這個噪音橫肆、錯息雜沓、惡欲紛亂的環境裡,最匱乏的是能讓我們耳根能清靜,眼裡能乾淨與心底能平靜的良藥。面對此一病灶與困境,「兒童合唱團」正有解救改善的療效與魔力,這也是我們「又」要看他們演出的原因之二。 至於我的私人原因:作為音樂老師,這是一場觀摩學習的示範級表演,也是一個擴展合唱曲目的絕佳機會;作為愛樂人,可以遙想海頓、舒伯特當年歌詠的青澀模樣,並比較唱片錄音與現場演唱的不同「版本」效果;作為愛好旅行者,還能彌補暑假自助旅行不能親眼目睹皇宮禮拜堂獻唱的遺憾,以及想像編織斯團斯地高詠宗教歌韻的神聖氛圍。 個人以為:雖然他們「又」來了!除非時間真的不許可,應該很難找不到前去聆賞的原因吧? 文字|蘇友竹 小學音樂老師

    文字|蘇友竹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