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禮榕
發表文章 3 篇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跨體系、領域與區域 馬戲藝術的多重培力
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主辦、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共同策畫的「2019臺灣當代馬戲國際論壇」於去年十一月下旬舉行,邀請來自台灣、亞洲與歐洲不同地區與國家的馬戲工作者,在對話、分享的過程中,共同激盪馬戲的現在與未來。從中可以觀察出衛武營積極推動馬戲文化的兩種面向:一是藝術家與藝術家的直接交流,二是平台與網絡的串連。
-
專題 民俗達人林茂賢開講
廟口就是咱的文化中心 讓你第一次看外台戲就上手
長期投入台灣民俗文化與傳統戲曲研究的民俗學者林茂賢,經常帶學生到各地參與民俗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台灣傳統文化與精神。剛結束九天八夜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他,趁著北上開會空檔,應本刊之邀受訪,來和大家聊一聊,傳統戲曲在早期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外台戲究竟在演什麼?是演給誰看?隨著現代生活型態的轉變,傳統戲曲的發展和外台戲文化,又受到了什麼樣的衝擊與影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跨國交流「脫歐入亞」,文化也要「新南向」?
重新認識亞洲鄰居 深度交流帶動自身反思
從幾年前的歐債危機,中國及亞洲國家的經濟相對穩定成長,促使了歐洲許多國家將焦點轉向亞洲,而這股浪潮似乎也影響了全球表演藝術界的目光,許多亞洲的藝術家在國際上展露頭角。隨著台灣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在文化面也投入資源鼓勵交流。去年除了有不少東南亞藝術家訪台展演,臺北藝術節由熟悉亞洲藝術現況的新加坡籍鄧富權接任策展,民間更早有不少交流合作。或許可期待的是這樣的交流帶來在台灣藝術家身上所產生的碰撞、沖擊後的深化,對自我主體的尋找、對亞洲與自身歷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