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農
-
戲劇 測試權力的覺察與壓迫
你就是玩家 ! 《大革命家》藉遊戲創建理想社會
由曾彥婷和蔣韜成立的測不準工作室,將於牯嶺街小劇場2樓展演作品《大革命家》,結合參與型表演和實驗性桌遊(註),每場邀請5位觀眾擔任玩家扮演「當局者」、15位觀眾作為「旁觀者」,進行2小時的參與式演出。玩家扮演一群剛革命成功的革命分子,在遊戲中的任務是建立新政府及新制度。如何在建立社會的過程中,堤防假想政敵伺機奪權,又要注意自己行使權力是否會傷害其他族群或個人,造成社會壓迫,在扮演和辯證之間探問「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理想社會?」,又該如何察覺到權力和其可能造成的壓迫。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劇場,是可以理解彼此的場域
過去10年,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灣戲曲中心、臺北藝術中心陸續完工,加入原本孤單的國家兩廳院行列,台灣劇場圈因而進入圈內人戲稱的「大劇場時代」。再加上地方文化中心整裝改建、也有不少空間挪作表演空間使用,整體座位席╱待賣票數翻了好幾倍。業界討論逐漸從「場館不夠用」,轉移到「觀眾在哪裡」的困惑。(註1) 「觀眾在哪裡」不只意味創作生態的市場考量、產業結構與成本回收。表演藝術既然作為現場藝術,唯有觀眾的存在,才能實現作品的存在。撇開利益取向的商業操作不談(雖說談「錢」也很重要),創作者面對什麼樣的市場、去哪裡尋找潛在觀眾,事實上也都本於「如何用創作和觀眾建立關係」。本文因此自音樂、舞蹈與戲劇領域,訪問捌號會所、壞鞋子舞蹈劇場(後簡稱壞鞋子)與窮劇場,一探創作者以團隊為出發點、和觀眾連結的策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