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重磅登場 邀請海內外團隊來台競唱
在全台北中南各區合唱音樂比賽舉辦同時,由台北愛樂基金會所主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合唱大賽也將於今年8月初登場。經過疫情時期的線上大賽後,今年將回歸實體,開放全球團隊報名。除國內團隊外,更預計吸引亞、歐、美洲地區的一流團隊報名參賽。
-
國內外名家接力獻技 臺北傳藝季精采繽紛登場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TCO)承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簡稱傳藝季),自1988年開辦以來,今年堂堂邁入第36屆,自3月12日起至6月18日止,3個多月期間將有34場次的精采節目,內容涵蓋歌、樂、舞、劇等藝術表演形式;這個於每年春季舉辦的藝術季,是全台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藝術盛會,受到藝術界矚目與期待,更吸引各地觀眾熱烈支持與青睞。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今年更蒞臨主持開幕「起鼓」儀式,特別演出令人熱血沸騰的《男兒當自強》,宣告2023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正式揭開序幕。
-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戰時輓歌》 祈願世界和平
集結一群烏克蘭頂尖芭蕾舞者的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nited Ukrainian Ballet),他們來自烏克蘭各地劇院與舞團,因烏俄戰爭而流離失所,最後落腳荷蘭海牙,在此重拾舞鞋,恢復日常的訓練,組成一支職業舞團,在此作為烏克蘭芭蕾舞者的戰時庇護所。今年4月即將首度來台,以《戰時輓歌》系列舞碼替代原預定演出的《天鵝湖》,祈願世界和平。
-
《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 65聲道讓民眾走進樂團聲場中
一般到音樂廳欣賞交響曲,無非是舞台上的團員聚集演奏,台下觀眾正襟危坐,只有抽象的音符在空間中飄盪,化為混合的樂音進入樂迷的耳朵。然而,若是抽離演奏者,將樂器置換成音箱,解開觀眾束縛自由走動、進入樂團聲響中仔細探索、甚至站上居高臨下的指揮台感受指揮的震撼體驗,會是怎樣的感受?由法國音場設計與聲學藝術家阿蘭.馮榭(Alain Franais)所設計的《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首度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
綠光30 用「創藝」帶來《清明時節》與《人間條件八》
綠光劇團成立30年,並於去(2022)年成立綠光創藝製作公司,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商轉模式,盼團隊能為舞台劇IP開拓更多元、更全面的發展,也不忘初衷,繼續為全民帶來一齣齣貼近真實生活、膾炙人口、充滿溫度的原創劇作。
-
續聊天
終結的話題
亮:「續聊天」不再續了,為了和長期支持我們的讀者,以及苦等我們拖稿的編輯道別,你提議,這次就來聊聊「結局」,劇場裡令人難忘的好的收尾方式。 為什麼觀眾期待在劇場裡看到厲害的結尾?在《終結的意義》(The Sense of an ending)這本書裡,作者克莫德(Frank Kermode)寫道,「書籍的巨大魅力之一就是它們不得不有一個結尾」。雖說印刷工業的興起,使得說故事的媒介從口傳變成書籍,導致說故事的人走向沒落,說故事的技藝卻發生了大爆炸,現代小說家紛紛使出奇招,就是為了挑釁讀者的各種期待。結果,讀者最期待的,反而是作者的挑釁,一本小說被作家琢磨得那麼久,理當有個不俗的結尾才對。 這大概是另一個劇場離文學更近,離電影或影集更遠的地方。賣座巨片裡多的是只求觀眾Happy的ending,追劇追到一個爛尾雖然令人很火,去追下一部也就撲滅了,一齣戲的爛尾卻很容易造成內傷。尤其是經典戲劇的改編,就算最「忠於原著」的那一些,也忠於出了好多個不同的版本,一齣戲演到最後要是了無新意,觀眾承受的不只是浪費時間,那是浪費生命,而且是好幾代人在歷史中詮釋的生命被浪費了。 你先聊聊幾個劇場裡的好結尾吧。 「誰可以一再復活?」 芝: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敘事,結尾都意味著這段故事終究要面對,如何指向時間的凹折和告別,在最後確定這次敘事所詮釋的專屬時間性。它自身必須要具備推進與來回調度時間感的敘事速度,或許圓滿、或許輪替、或許毀滅、或許懸置,成為故事對於世界的一種凝視、控訴、歸納、提煉,而非現實時間感受上的單向線性複製,因此故事不斷在製造時間的節點,提供潛入夾層的機會。在最後的時刻,得以看到詮釋的時間性迴路,並且透過此,再次地重新認識與詮釋剛結束的故事。 所以結尾倒不必然要有出其不意的反轉或解答,那好像是太小心翼翼要服務我們今日過於疲乏的官能刺激。有時候看到所謂太過後設解構或強調民主開放的結局,也會令人厭煩,想說創作者未免也太狡猾或甚至有些犬儒,落入消費和不直面辯證的虛無。倘若結束是關於提供時間性的確立和對其的觀看,身體展演和敘事皆有見證的意義,那麼最後的揭露,則是關於這趟敘事歷程的寓言意象。
-
ARTalks
逐動作與時空的流
編按:延續舞團2021五色鳥實驗創作計畫,第二年持續以身體視角,窺探大新竹當下,不斷續摸索作品與當代社會對話的各種可能。邀請古竺穎、林廷緒、劉奕伶3位編舞家,分別透過舞作《幻境之地》、《下沉的世界》與《而且或者》呈現對新竹在地議題的思考。
-
腦海裡的旋律
人類的大腦為故事而生,因此我們代代相傳
「老師,妳真的很會說故事!」在大學教過的學生來家裡探望我,提到他們從前很愛上我的課。被誇獎好開心啊,卻也讓我想起,雖然喜歡歷史,但自己的國高中時代,不太享受上課,老師讀著課本,多半只關心考試成績,本該立體生動的歷史故事,被硬生生壓扁,塞入教科書枯燥無味的平面陳述裡。 人類天生懂得「腦補」。我們有視覺化的大腦,能在短短13毫秒內能處理圖像,約莫是每秒75幀的速度;正因如此,融入視覺效果的故事不管是肢體表演、影像或圖表都會創造強大的敘事效果,而且非常有吸引力,能讓觀者更加投入。試想,以下哪種講法讓你印象較深刻?「他很窮。」還是「他選了所有褲子中,唯一沒有破洞的那件,坐在老舊的沙發上。」不管透過文字還是視覺呈現,有場景、故事化的陳述,絕對能加速大腦的資訊處理,讓我們更有感觸。 故事使人產生同理心。認知神經科學家們做了很多相關實驗,例如,讓一群受試者看電影,好了解故事在我們的大腦黑盒子裡,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在實驗中(看電影時),受試者戴上裝有測量儀器的頭盔,在過程中測量他們的心跳與呼吸,除此之外,受試者身上還貼了排汗追蹤器。準備就緒後,開始播放 007 電影。電影一邊播放,研究人員一邊密切觀察受試者的生理反應。他們發現,只要詹姆士.龐德(男主角)遇到危險,像是快從高樓墜下,或是跟壞人打架時,本來稍微分心的觀眾會全神貫注,甚至開始流汗,而且脈搏跳動速度加快。更有趣的是,入戲同時,受試者的大腦會釋放一種神經化學物質,叫做「催產素」。 在演化過程中,我們的大腦發展出說故事的能力,人類開始會說話,就懂得用想像力編織故事。古早時代,我們的老祖先會在一日勞動結束後聚在一起,把農耕、狩獵、採集、建造時接收的外在刺激,講成故事互相分享。不知你有沒有類似經驗:只要聽過某人的故事,即便不認識這個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聯繫?原因就是聽故事會讓我們的大腦分泌了「催產素」,把它想成愛與關心的荷爾蒙吧,這樣會比較好理解。 聽故事時大腦產生的催產素,是愛與關懷的信號:用前一陣子超紅的日劇《初戀》為例,只要男女主角不斷錯過,觀眾就備感揪心,因為我們和這些角色一樣,曾經經歷初戀的甜蜜與苦楚,進入故事的同時,大腦便開始釋放催產素,認同感愈高,所分泌的催產素也愈多;我們不只是觀賞純愛影
-
戲劇
Chito不只去𨑨迌:一個人的聲景旅行,實體與虛擬的雲端遊走
隨著2017年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城市》(Remote X)來台,結合耳機語音的遊走式演出(audio walk)逐漸成為一種創作常態現象。此類型展演跳脫了既定劇場空間,藉由耳機穩定聲音輸出,並給予參演者足夠的親密感,讓環境與聲音同步刺激著眼與耳的接收,參演者的群體移動也自成一種現場的獨特景觀。《遙感城市》也給予有著資訊背景的創作者張踖米(編按2)靈感,開發了手機創作平台Chito(趣淘),藉由資料包下載與GPS定位,提供一人的劇場遊走體驗。(註1) 召喚無人的歷史現場 張极米與Chito的第一個作品為《少年待在立法院的那幾天》(以下簡稱《立法院》),於2021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演出,可連線時間為每日晚間8點至清晨5點,具體對應了318學運(2014)的時間段。 《立法院》以318學運中一名內部工作人員的訪談檔案為敘事主軸,並與歷史現場錄音交織進行。在指定時間內,參演者僅需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與耳機,前往當年現場便可「觸發」演出。節目範圍涵蓋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濟南路、北平東路、忠孝東路所圍起的街區,相較於多數經由工作人員定位播放音檔的遊走演出,Chito倚賴GPS定位觸發,因此即使移動於不同街區,也能感到各區塊的音場差異,有時亦所消融銜接,即使同路徑前後反覆的遊走也能精確召喚音檔,再現當時的街區記憶。 長時段且夜深的演出時間,也分散了參與觀眾的出沒。參演者可以更自由地運用時間前往,孤身一人的遊走卻也對比出318學運期間的喧鬧。空蕩的街景與耳機中此起彼落的話語,無論是少年的獨白、街頭的宣講、抗議的口號成為強烈的對比,探問著事件與現在的關係。既孤獨又自由的感受,也因此成為Chito不同於其他耳機遊走演出之處。 獨自地遊走,也讓個人經驗更有被獨立召喚的空間。多數《立法院》的參與者都提到音檔對當時自身參與318學運的回憶呼喚,腦內跑著過往,但肉身的現場卻是安靜沉寂,在立法院門邊停留太久,甚至會引來駐警的目光。過去與現在強烈交織著。而對於2014年因出國念書而不在場的我而言,此演出則如同一個檔案記錄的賦形,以某種不可能的方式彌補我當年的缺席。 聲音觸發的空間探索 兩年間,Chito的演出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I
YC, 那天我夢到了影片中的一個場景,一群藝人在暗夜中狼狽地提著行李,左躲右閃,尋覓安身之處。我的眼眶成了一個長鏡頭,遠遠地、靜靜地,看著自己加入他們,和隊伍中的男女老幼,沿著牆面緩緩地移動,彷彿牆磚以堅實的後盾頂住了我們孱弱的身軀。領頭那位會先邁出幾步,聆聽,探路,確定轉角安全,就帶領我們橫過一道街區,但很快,遠方的槍聲又讓我們退回來,只好轉向另一個方向,伺機而動。跟著,我們瞥見街道的另一端有兩方對峙,簾幕拉開,一方前進、一方後退,有人被打死,有人把武器丟掉跑開,未幾,後退的前進,前進的後退。歌聲響起,「消滅國王的徽章、律法,那是我們的恥辱,被奴役的勞動人民們,不要害怕鮮血的威嚇!」「法西斯要繼續到何時,能忍受目睹祖國滅亡的煎熬嗎?」「革命者們、兄弟們,站起來吧!」我們目擊並經歷,必然的捲入,我們知道處在某個歷史轉折,卻無法判斷命運軸向,只好一路躲躲藏藏、奔走復返,螻蟻般移動著,存活。 是的,你猜對了,這個夢來自前陣子在光點看的電影,1975年,長達4小時,約百來個鏡頭,「希臘近代史三部曲」之二,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流浪藝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影片以流浪劇團在希臘各地演出《牧羊女高爾芙》來穿針引線,每次演出的中斷就是一次歷史的演變,空襲、謀殺、逮捕,從1939年到1952年,田園牧歌與動亂時代,舞台是歷史,獨裁者、反抗者、解放者、被壓迫者,以「希望」之名輪番上陣,然後我們看見的是,一群藝人在鄉鎮之間艱辛的顛沛流離。戰爭、改革、抗爭,不是應該帶來更美好的事物嗎?不是應該帶來更穩定的生活嗎?眼簾所及卻是滿目瘡痍、殘落、毀敗,灰撲撲的一片大地。他們總是在移動,荒蕪的街道、蕭瑟的城鎮、嚴酷的山陵、廣淼的海邊,有的知道要去哪但不知道要找什麼;有的知道要找什麼但不知道去哪;更有的,不知道去哪也不知道該找什麼,只是活著,想辦法活著。 安哲羅普洛斯鏡頭下的人物,鮮少特寫,幾近面目模糊,很難即刻讀出他們在想什麼、感覺到什麼,彷彿是不具心理深度的個人。鏡頭不說明,只是呈現。然後慢慢地慢慢地,在曖昧當中有鮮明姿態浮現,他們的行徑,每次移動的轉折、凝望,理想主義者、投機分子、告密者、游擊隊、叛徒、受屈辱
-
戲劇
嘿!你會說幾種語言?
2019年末,《PAR表演藝術》雜誌提出的當年度現象回顧,由黃馨儀撰文討論「台灣史」成為熱門創作題材的時代趨勢。她在文中分析背後因素:一方面是公部門與政策方向的補助推動,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創作者本身回望歷史的企圖。(註1)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意味著創作者與受眾雙方對於歷史遺忘的焦慮,以及試圖以故事建立歷史連結的渴望。 此現象延續至今,後歷經這幾年的疫情,國際交流幾乎停擺,創作資源與能量理所當然回歸在地,並以此拓展台灣之於世界的空間與時間座標。再加上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自2017年推動的重建藝術史計畫,「邀請當代社會以多元複數的觀點,來重新發現台灣的藝術歷程」(註2),創建、再發現的時代氛圍,勝過先前世代的叛逆與顛覆,更在各文化領域之間彼此影響,如北師美館推出《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策展論述涵蓋百年前日本時代的「現代劇場」,藉由異文化激盪而萌芽;抑或是近年學界投入各種台灣史研究,從政治、電影到文化,都間接轉化為如《明白歌》(2019)、《熱帶天使》(2022)、《台灣有個好萊塢》(2019)等舞台作品。然而,當劇場愈發想要扎深歷史根基(無論是創作題材、學術研究參與,或相關田野與史實考據),「語言」反倒成為最難解的問題。 在真正切入正題之前,我想先將本文提及的「台灣史」,分為日本世代以降的近代史,與帝國實質占領前多方勢力爭競時期。前者即黃馨儀撰文年度現象所探討的主軸,近年以台灣史為題材的作品,也的確大都落在這個範疇。後者或許受限語言因素(如後段詳述),主力多在文學、視覺藝術等領域,然其影響依然外溢影視與戲劇。最為人知的如電視劇《斯卡羅》,舞台演出也有《重返熱蘭遮》(2014)與《國姓爺之夢》(2021)。 從這兩條脈絡來看,創作者多聚焦於台灣面臨全球政治版圖變動、多民族角力的年代,並試圖補足過往所謂「中原史觀」的挾制與缺憾。在這樣的前提下,「語言」而且是紛雜多音的複數語言不只意味著忠於史實的寫實考量,還承載了創作意圖的期待。然而,本文非要剖析多重語言在劇場裡的政治意涵(這在個別評論中多已討論熱烈),而更想突顯現實之難。畢竟,台灣演員你到底要會說幾種語言?
-
攝影手札
走進劇場的曾經
如果觀看表演是一種享受,可以拍下表演時隻字片語的瞬間,絕對是另一種快感。每個表演的呈現,是每一個創作者、表演者及無數默默工作人員所展現出來的美。在光影變換、故事人物流轉、時節更迭中串聯起的一點一滴,絕非瞬間。但拍下屬於自己的瞬間總是帶來無可取代的回憶,如走進帳篷中看到既生活又疏離的遊走,或是台上舞者飛舞伴著落英繽紛的悵然,抑或是台上盪氣迴腸的時代變革引來的淚眼矇矓,雖說在病毒入侵電腦後,有的照片已蕩然無存,但感受與記憶依然深刻入心。每次拍攝演出時光所帶來的一切,好像也跟著體驗了無數的人生變化。舞台表演的魅力在現場是最可見的,不論那一種演出類態,都是獨一無二。經典雖有再製的可能,但屬於我和演出者那當下的氛圍,仍是場場不同。劇場內的輪轉是如此真實又魔幻,沒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放肆地讓自己隨心所欲徜徉的,也只有那個短暫的璀璨瞬間。
-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我出了一本漫畫
2023年1月5日,我與台灣優秀漫畫家廢廢子合作改編的漫畫《直到夜色溫柔》上市了(臉譜出版),劇本〈直到夜色溫柔〉收錄在《服妖之鑑》劇本集中,歷時兩年的改編過程,與漫畫家討論到一些跨界轉換的敘事方式,再度感受到不同敘事媒介的獨特之處。 在日本,大部分漫畫家同時負責劇情與作畫,但也有一部分不擅長故事的漫畫家與原作合作、或者是不太擅長畫圖但很會講故事的轉任原作者;如台灣知名女星白冰冰的前夫梶原一騎(《小拳王》、《巨人之星》)、創作出《哭泣殺神》被稱為劇畫巨匠的小池一夫、負責《棋靈王》原作的堀田由美、近期熱門的《葬送的芙莉蓮》的山田鐘人,但最有名的原作應該就屬樹林伸,筆名多達7、8個,包括《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天樹征丸、與姊姊合寫、筆名為亞樹直創作的《神之雫》。 時間長度決定了表達媒介不同 〈直到夜色溫柔〉由10個短篇組成,每篇的角色不同,以CP值來說,非常不適合劇場、影視演出,畢竟每多一個演員就多一筆費用,再加上此篇描述的是10個約砲╱非典型關係的即景,有不同性別、年齡、身障,在身體與角色質感上需呈現出某種「社會眾生相」,比如其中侏儒的角色,一出現侏儒的樣子就對了,不是演技有辦法演繹的,是以,彼時收到在臉譜出版的編輯小綠的改編邀約,立刻發覺漫畫或許某程度來說是最適合這個劇本的呈現方式,一方面可以避開性愛段落呈現的尷尬,一方面也不用困於難找侏儒、跨性別演員。 製作影集時,從其他同事開發的案子,發覺短篇故事實在難以在台灣目前的環境中好好呈現,因為每換一個故事都是一個新的場景、演員、美術、道具,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是一組極具魅力的角色可以在固定幾個場景中愛恨情仇,美國名編劇艾倫.索金(Aaron Sorkin)在大師班的錄影課程中分享,影集是一個地方的故事,如一家醫院、一個電視台等,電影是「一個人最後死了」(不管這個死是不是實質意義的死)。 電影短片與長片是不同的敘事邏輯,舞台劇也更少見短篇作品,但反倒是漫畫,常常看到喜愛的漫畫家出版短篇作品集,我特別喜歡清水玲子與藤本樹的短篇,充滿想像力,短篇特有的「餘韻」盡在其中。時間長度決定了適合表達的媒介,順帶一提,影集並不適合改編成舞台劇,除非找到一個適合舞台劇長度的敘事觀點。 台詞決定
-
蒙特婁 2022加拿大國際表演藝術交流會(CINARS)現場報導(上)
走過疫情,加拿大國際表演藝術交流會(CINARS)回歸實體
「我可以選任何一個空的空間,然後稱它為空曠的舞台。如果有一個人在某人注視下經過這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 」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這本經典作品開宗明義地表示,僅需要當作舞台的「空間」、「表演者」與「欣賞者」的要素,就能構築一個劇場行為。 然而若將視眼放遠,如此簡單的劇場行為之下,卻需要各項緊密且精實的表演藝術產業鏈,環環相扣地相互帶動。先不談演出類型有音樂、戲劇、戲曲、舞蹈、跨界等各科的分類,節目的演出分享中,製作、推廣、代理、贊助的諸多角色,分工甚為精細與繁複。藝術貴於反映時代、相互刺激。倘若有個平台能夠搭起網絡,讓表演藝術工作者通往世界各地的資訊更為方便,那該有多好? 外銷表演藝術並創造自我風格 加拿大國際表演藝術交流會(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r Performers,簡稱CINARS)便是在這樣的需求下產生。位於魁北克省蒙特婁的CINARS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發展至今已經是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交流機構之一,也被譽為國際表演藝術領域的先驅。1984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交流會,參加者包括劇院代表、演出經紀公司、獨立製作人、藝術家等交流平台。雖然其主要的使命就在於促進與支持魁北克和加拿大表演藝術作品的出口,但也同時促使各國表演藝術作品的相互交流與推介,藉由簡短的表演呈現或交流,促進藝術作品在製作方(團隊、公司等)和演出商(代理商、製作人等)之間的商業流通,進一步也將蒙特婁打造成國際舞台藝術發展的中心。 CINARS的創辦者為Alain Par,畢業於蒙特婁大學的他,學的是傳播與行銷。在經紀藝術家團隊演出與推廣多年後,也創立了經紀公司並且製作節目。當年做得有聲有色的他,可以率領龐大的團隊製作每年高達400場的演出。期間,他發現有許多亟待被解決的問題,在同業間也有一樣的需求,尤其將觸角伸至國外時,這些想法更為明顯。因此他萌生了創辦CINARS這樣的平台來協助更多人的想法,並且賣掉自己的公司,轉而投入這個非營利組織的發起。最初他們跨海邀請了少數節目製作人及策展人到加拿大看藝術家們的作品,竟一舉成功地吸引了眾多重量級公司的注意,並且也讓國內藝術家
-
蒙特婁 2022加拿大國際表演藝術交流會(CINARS)現場報導(下)
不只是藝術市集!國際藝術平台記錄時代、傳承經驗
CINARS的節目繽紛多元,涵蓋的項目龐大,分為音樂、古典音樂、舞蹈、戲劇、綜合多學科的藝術、馬戲等6個項目,包含由來以久的傳統,以及前衛創新的項目。有官方所選的節目(offical program),也有非官方節目(off-CINARS)的參與。有別於以往,今年最重要的一個創新是,這些表演節目首次以整體(不只是25分鐘)的形式呈現。創辦人Alain Par表示:「這是一種品質的變化,目的是不斷地改進雙年展。」 表現藝術家對於社會環境的關懷 官方節目首先上演的有加拿大團隊的《OKTOECHO》,表演靈感來自蘇菲派的音樂及神聖的旋轉舞蹈,加上加拿大原住民的音樂表演。24位藝術家包含了梅蒂斯(Mtis)歌手、因紐特(Inuit)喉音歌手 、蘇菲歌手、戰俘(pow wow)歌手 、苦行僧舞者、莫霍克族(Mohawk)舞者及打擊樂手等,共同吟詠生命的讚歌。來自西班牙的《The moon in a pot (A misunderstood show)》,有現場的音樂、舞蹈、戲劇及舞台技術等,透過節目表現穿越月亮最深情的旅行,傳達「幸福無疑是重新找到自己的工具」的意念。十字型的舞台,容許父母親帶著嬰幼兒在其中爬行、互動。而其潛在的意義,也是對於以往某些節目被專業人士批評為「不適合嬰兒和家庭」的溫柔示威,邀請公眾對於兒童節目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Action at a distance》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作品,舞台上圍著一圈的矮檯燈,在氣氛濃烈的音樂中,舞者握著有線麥克風起舞,麥克風對著自己的手臂滑動像是要用身體說些什麼。長長的電線時而在旋轉中纏住身體,時而解開。各種敘述、扭曲意圖「將記憶視為一種重建過程,而不是對固定事件準確回憶」。同樣來自加拿大的《AALAAPI》是一個結合戲劇和廣播美學的集體創作,兩位住在努納維克(Nunavik)的婦女,將觀眾帶到北方生活。收音機是他們家庭環境的核心,透過這些紀錄式廣播,更跨越了年齡與種族界線,全劇只能透過窗子窺探他們,到最後邀請大家進入家裡,才把家門打開看見內部,就像走進屋子理解他們一般。另外還有加拿大知名編舞家瑪麗.舒娜(Marie Chouinard)完全由舞者的呼吸和聲音發展而來的編舞作品《M》、展現非洲青年傳
-
入戲的觀眾
比利時風味餐
按照2004年交通部台灣節慶活動補貼作業要點,「風味餐」的定義如下具地方特色之餐飲,如「客家菜」、「原住民餐」、「茶餐」、「花餐」、「紹興酒餐」等。 今年1月布魯塞爾的展覽開幕酒會結束後,好友、策展人克里斯多福揪人一起吃晚飯,他以不可撼動的語氣說:「任之難得來布魯塞爾,當然要嚐嚐道地的比利時風味餐 !」 我們隨著他在錢幣劇院(La Monnaie)也就是皇家歌劇院一帶拐來拐去,方向都搞糊塗了,只見克里斯多福推開一間店面不起眼的兩扇門,保暖的絨布門簾還沒拉開,炸物的氣味便撲鼻而來。挑高的餐館一派啤酒屋擺飾,菜單上的比利時風味餐從香腸、兔肉、啤酒燉牛肉到列日(Lige)甜醬燉肉丸一長串,及至菜餚端上桌,每個餐盆都浮著大塊的肉塊或肉丸,棕色的肉汁在昏黃的燈光下呈現一種像蜜蠟又似琥珀的神秘色彩,3位比利時朋友一致讚賞:「道地的比利時風味餐,就是法蘭西品質加上德意志的分量 !」 「法蘭西品質加德意志的分量」?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垂想了半天,突然想起這幾個月常在法國音樂台不同節目中聽到的一句話,每次播放這首d小調交響曲(編號FWV48),「法蘭西色彩加上德意志的結構」這句台辭就被拿出來重複一次。唉,法蘭西加德意志,這標籤在普法戰爭跟世界大戰期間隨便貼一下,管你美人明星知名作家通通抓去槍斃,就像你今天說某某作曲家兼具「烏克蘭的抒情跟俄羅斯的豪邁」,不被亂棒打死才怪。那麼,誰又是這個兩邊不是人的苦主呢? 塞撒.法朗克(Csar Franck)是也。他1822年出生於比利時列日(當時由荷蘭王國統治),1873年歸化為法國籍,1890年過世於巴黎。法朗克先生生前備受敬重,兼具作曲家、鋼琴家、管風琴家、教師多重身分,即興演奏的才能更是高人一等。d小調交響曲是他完成於1880年代的晚期作品。 恕我斷章取義長年為紐約時報撰寫的樂評的H. C.荀貝格在《國民樂派》這本小書中說:「從現代人品味看來,法朗克的缺點在於太賣弄半音階,太自我陶醉,太膩人。」又評論法朗克跟他的門生:「他們的音樂有矛盾曖昧之處,儘管這些法國音樂家盡力避免華格納,作品中卻有著華格納作品的傾向。」至於d小調交響曲,H. C..荀
-
練物闢
無線
線材是將訊號透過實體的線路傳輸到線的另外一端,達到訊號傳遞的效果;隨著時代科技進步,在劇場演出中也開始有了無線傳輸,讓演出進行過程中可以不受到線路的影響,變得更為自由。無線傳輸是透過電磁波傳遞,隨著不同的頻率、強度就有不同的應用,例如手機行動設備、廣播、微波爐、無線電、Wi-Fi分享器甚至X光等。 還記得2000年時有一則新聞,一位來自中國的女士張穎,她自稱能隔空抓藥治病,在那個通訊科技還停留在B.B.Call、黑金剛的時代,她居然可以連線太乙真人,從空氣中的電磁波裡取得仙丹,讓信眾服用來醫病。雖然現在就像我們用筆電以 Wi-Fi 下載資料,然後就可以3D列印出一尊航海王玩偶一樣,但這在當年簡直神奇非常。隨著信眾愈來愈多,張穎竟然也成為像宗教一般、許多人趨之若鶩爭相拜訪的對象,直到最後被一位魔術師踢爆造假斂財,事件才告一段落。但這則新聞卻也同時將無線與中心化的概念,以非常生活的形式展現出來。 無線傳輸透過無所不在的電磁波作為介質傳遞訊息,除了接收與發送端,也需要對頻。可以如此想像:有一對小情侶在談戀愛,他們必須知道目前彼此正在談戀愛,所以要是沒有類似告白的舉動來調整頻道,就可能有一方還以為彼此只是朋友或同事,繼續以錯頻的方式相處;但若告白成功,調頻也就成功了,就可以正式取得連線。月老在他們小指上綁了一條看不見的紅線,兩個原本獨立封閉的個體,彼此將原本沒有意義的物件,透過自己將愛意傳遞給對方,也許是今天穿的衣服,說了一些濃郁情話,或是買了一朵花。同時彼此也開啟了感官接收,看到對方穿上自己喜愛的洋裝,聽到對方表示為什麼喜歡自己,或是收到那一朵玫瑰花。以上這些通訊雖然都看不到那一條紅線,兩人卻因此而更了解對方。 只是,雖然他們是用無線傳輸,但其中一邊背後所連接的,有可能是一排以線材連接的伺服器群。然而,讓更多的無線設備連接到自己的伺服器,將對方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中心化。就好像臉書、Google,它們就是本體為伺服器,透過無線設備連接到自己。如此,即便說是無線,但嚴格來說,也只是有線的延伸。 在過去,中心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真空管電腦,人們必須到眼前這台電腦膜拜。隨著時代進步,巨大的電腦成為了一台台的桌上型電腦,但我們依舊到公司、機構去使用它們。現在,人人都有一支手機,透過無線網路連線到伺服器。其實,無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檳城廟會」始於1999年的兔年新春,是檳城最大型的民間文化活動,24年內從未中斷,過去兩年因疫情轉為線上,今年回歸實體,繼續由檳州各姓氏宗祠聯委會主辦,大年初七在檳城喬治市古跡區多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舉行,大大小小15個舞台,呈現各種戲曲、布袋戲、相聲等演出,重燃民眾對祖籍方言的熱忱。本屆廟會同時涵蓋了區內23家宗祠會館,根據不同的民俗主題策展活動,讓民眾自由入內參觀,接觸教科書上沒有提及的文化瑰寶,總共吸引20萬人參與。 承接廟會的餘溫,檳城最新文創園區COEX也帶來一連三場別開生面的《詩詞歌賦說相聲》,由來自台灣的喜劇團團長翁銓偉聯手大馬卜卜劇場藝術總監程守明,結合兩地的演員,將華人耳熟能詳的著名詩句,加入台灣與大馬的在地文化特色,改編成3至5分鐘的搞笑段子,以對口相聲的形式演出。翁銓偉和程守明都是賴聲川導演作品《寶島一村》的演員,因緣際會下促成這次的合作,演出內容輕鬆幽默,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佳節期間不忘關懷弱勢群體,資深劇場演員林佳佳於2月底復出,在明新社主辦、心劇坊呈現的單人劇《星星@海洋》中,飾演一位自閉症患兒的母親,從高山到穀底,再從絕望到盼望、掙扎到接納、害怕到坦然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每場演出都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過來人現場與觀眾交流,分享語言治療、特殊教育、家長心理輔導等資訊,藉此提高社會對特殊兒童的關注,支援父母與孩子一起面對挑戰。
-
曼谷
「曼谷設計週」中,藝術家讓觀眾在老城區《尋找鄧麗君》
泰國藝文界的年度盛事「曼谷設計週」(Bangkok Design Week)今年重磅回歸,規模甚至比COVID-19疫情前更盛大。泰國藝文界蓄積了2年的能量,在這次的曼谷設計週活動大爆發,為期9天的展期邀請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展出作品,有別於往年以靜態的展覽為主,今年曼谷設計週更加入了動態元素,邀請多個在地的工作室或旅行社舉辦主題式的社區漫步活動,讓民眾更深入了解曼谷各個社區的歷史和人文故事。 其中一個由Studio11206工作室製作的《尋找鄧麗君》算是相當新穎的嘗試,設計團隊以鄧麗君6首歌為主題,安排多名演員在曼谷老城區進行表演,這些演員以街頭為舞台,演出製作人設計好的故事並給出線索,讓參與民眾猜測每個故事對應的是鄧麗君的哪一首歌曲,這樣實驗性的表演讓演員不再只是停留在舞台上,還能跟觀眾互動,在尋找線索的過程中,參與民眾漫步和穿梭在曼谷老城區的耀華力路和松瓦路街區,感受老城的魅力。 泰國華裔年輕一代絕大多數已不會說華文,但華人文化在他們的生活中仍占有很大一部分,鄧麗君在泰國華人眼中更是華語音樂文化的代表。《尋找鄧麗君》創意總監瓦盧(Warut Wimolkunarak)就是在鄧麗君的歌聲中長大的,雖然聽不懂歌詞,但優美的旋律和鄧麗君歌聲中的情意深深鑲嵌在瓦盧的回憶裡,因此這次要在早年華人到曼谷聚集的老城區辦漫步活動,瓦盧就決定以鄧麗君為主軸設計這齣戲劇,並嘗試用街頭戲劇表演的方式,讓參與民眾有互動感和臨場感。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
今年初,「新加坡藝術週」以實體和線上形式登場,以「戲耍」為主題,從1月6日至15日一連10天,在全島推出超過130項藝術活動和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藝術週節目之一的「島:時基藝術節」(Islands - Time-based Art Festival),其名稱取自於「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之意,試圖為各種藝術媒介之間搭橋,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進行交流。 「島」由藝術工作者林凱烈與謝燕芳聯合發起,為藝術工作者們提供非正規、實驗性的藝術表演平台。今年,「島」邀請了19名藝術工作者,以「及時」為主題,一起探討,面對各種危機與災難時,人類如何處理自身與「時間」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工作者呈現行為藝術、聲音藝術、即興表演、集體創作、舞蹈等;除了演出,藝術工作者們也進行講座、為公眾進行藝術工作坊。對喜歡肢體藝術、實驗性音樂、非傳統藝術創作的觀眾來說,這是新加坡難得一見的實驗空間,也是獨立藝術家向來少見可貴的創作平台。 同樣為多元藝術創作提供平台的「M1新加坡藝穗節」,今年一改以往增設主題的方式,首次以無主題、開放式的形式邀請藝術工作者們思考:「你們關心什麼?」,讓這次的藝穗節百花齊放。今年的「華藝節」也已全面實體進行,邀請了台灣的果陀劇場、驫舞劇場、雲門舞集、拾念劇集前來演出。除了大型演出,華藝節也推出「華藝醖釀廠」這個培育創作的計畫,讓獨立藝術家在華藝節的支持下進行具實驗性的藝術創作。 今年,觀眾有機會浸濡在一系列的實驗藝術作品裡,藝術工作者們則有機會在多元的、跨領域的藝術平台上進行實驗性創作,這絕對是讓人鼓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