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升級 號召青年參與劇場
-
專題
戲曲新生代.青春也執著
躁動青春裡的執著 新秀演員的日常小物 樂藝高強,各顯本領! 青年樂師的隱藏版技能 也許有人說練功的孩子身體裏住著老靈魂?但您可知鑼鼓聲中的歷史留轉、世故老成,只是為了成就一台台好戲上場,在抹去水粉、卸下行頭之後,他們年少的輕狂依舊。 且讓我們趁著「2019承功新秀舞台」、「傳統戲曲人才駐團演訓計畫育成聯合展演」演出前夕,深入台前幕後,邀請京劇、歌仔戲、客家戲、豫劇和布袋戲等十位極具潛力的戲曲新秀演員、樂師;看看他們各自喜愛的幸運小物,也分享日常生活裡,不為人知的隱藏版技能!一窺他們在各自領域裡綻放光芒的同時,私底下屬於年輕世代的青春與執著。
-
專題
躁動青春裡的執著
八○末九○後的戲曲新星們,各具迷人姿態,耀眼舞台。在他們身上,嗅不到一絲傳承的沉重感,而是純然地喜歡戲。這回請他們秀出自己的隨身小物,讓人看到的不是台上的表演功底,而是青春洋溢的他們,台下的熱情與執著
-
專題
樂藝高強,各顯本領!
傳統戲曲不可或缺的鑼鼓絃樂,也是戲曲人才傳承的重點,這些青年樂師接下老師、前輩的樂器,也接下為戲曲發聲的重責大任。在台上為戲鋪陳節奏、推波助瀾的他們,台下又有那些令人眼睛一亮的隱藏技能?且讓本刊藉此訪問,開箱一觀
-
藝@展覽
看美少女的美術史
日本的美少女次文化,透過雜誌、動漫甚至小說,積累出豐富迷人的樣貌。正在北師美術館展出的「美少女の美術史」特展,由日本三位資深美術館員組成的「三枝眼鏡研究所」策劃,從浮世繪、洋畫、日本畫、漫畫、當代藝術等超過六十位創作者共逾兩百件作品,梳理浮世繪以降三百年的少女文化發展。
-
藝@電影
原民文化的薪火 年輕人如何接下?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年邁入第十屆,這次影展的主題為「看見主權」。隨著時代變遷與社會型態轉變,經歷世代斷層與逐漸式微的原民文化,如何在年輕一代手中傳承下去?從這次影展中,我們可以藉著幾部入選作品,看到現況與新生的風貌。
-
藝@書
島嶼上的歌仔戲風景
同在二○一九年七月出版的《島嶼歌戲──王金櫻世代》與《人生的身段:堅毅慈心唐美雲》,既是人物傳記,亦能略窺台灣近半世紀的歌仔戲景況。除不同世代展現的相異歌仔戲表演方法、演出形式與訴求,更濃厚的是王金櫻與唐美雲兩人用保存歌仔戲文化、傳承與培育歌仔戲創作者等方式,面對自己畢生志業的真誠與情感。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不貳偶劇《道成》
看到「道成」這兩個字,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這是講述女子清姬痴戀僧人安珍,卻被拒絕,清姬求之不得的怨念,令她化身為大蛇渡河尋他,最後安珍被燒死的悲戀故事。有許多以之為原型的作品在各式日本傳統藝術中出現,如能劇、歌舞伎、淨琉璃等,也有以此題材拍成的電影。這故事包含了深刻的人性、激烈的情感和奇幻的情節,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 今年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由不貳偶劇將這個故事搬演上台,使用日語唱誦、以說書方式呈現,這應該是《道成》的第一個布袋戲偶版本?很期待這個奇麗魔幻的故事將會如何演繹出來。 文字|劉綺文 文字工作者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未來避難所》「場域特定」聲光體驗感官劇場
地理位置獨特的基隆,自古便是台灣重要的交通和軍事要地。基隆除了有年度盛大的中元祭、聞名全台的廟口夜市小吃外,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背後,一般人很少意識到基隆的防空洞數量居全國之冠。生活在戰爭遠離台灣的年代,防空洞是一段歷史記憶的刻痕,也是一個時代情感的載體。防空洞作為一個戰時/暫時的空間,它阻隔來自外在的危險,也凝結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懼與生存的渴望。 《未來避難所》選在防空洞演出,光是演出場域就十分吸引人。如文案提及,「以聲音和光線為主軸,在防空洞這種特殊場域中,提供不同於文本敘事的感受情境。」令人好奇,在非典型的表演空間裡,創作者將如何運用聲音和光線展開非文本的感官敘事。藉由感官刺激和氛圍營造,創作者如何打破線性時間,將過去與未來併置,感受歷史的同時是否也在一窺未來。 文字|游富凱 戲劇教育工作者
-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升級 號召青年參與劇場
兩廳院號召青年參與劇場,擴大辦理「藝術基地計畫」,升級2.0版,預計徵募近六十位藝術生力軍,共同打造屬於青年的劇場;兩廳院會員制度也同步推出全新「廳院青」會員卡,強化青年觀眾對於表演藝術的熱情與認同。
-
郎祖筠、郭子接續卅年同窗情誼 同框舞台喜劇《大家安靜30》
春河劇團團長郎祖筠召齊畢業卅年、已在各行業各領風騷的同學與學弟妹們,於九月廿七日起共同重演卅年前畢業時共同製作的喜劇《大家安靜》。當年青澀的學子,這次將帶著卅年的人生歷練,演譯這齣超狂爆笑喜劇。
-
台灣重量級三大原民天后 《汝歌》重現島嶼珍貴文化
今年,兩廳院Bravo Taiwan系列《汝歌》邀請原住民界三大天后,被林懷民老師稱為「大山大海的聲音」,也是原舞者的首代團員──魯凱族的Muagaii(柯梅英)、卑南族的Senayan(賴秀珍)與排灣族Ivi(卓秋琴)三人同台演出。
-
明華園戲劇總團90周年壓軸代表作 《大河彈劍》全台首演磅礡登場
明華園歡慶創團九十周年,推出年度代表作品《大河彈劍》,以隋末唐初的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由陳勝國編導,明華園孫翠鳳、陳勝在、鄭雅升及青年軍陳昭婷、陳子豪、晨翎共同演出,第三代主力小生李郁真更是挑梁擔任主角,與孫翠鳳師徒聯手互飆演技。
-
鄧樹榮導演《馬克白的悲劇》 跨越國界和性別慾望
曾被法國文化協會《東西譚》雜誌形容為「香港最具才華的劇場導演之一」、英國Debretts選為香港一百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鄧樹榮,受邀參加本屆香港週2019@台北,將於本週上演其導演作品《馬克白的悲劇》。
-
NSO開季音樂會 上演震撼之作
國家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呂紹嘉的指揮下,以「豪情初綻」為名,為二〇一九╱二〇年新樂季揭開序幕。上半場推出台灣新銳作曲家李俊緯創作的《最後一哩路》,下半場則是在台灣首演馬勒巨作《悲歎之歌》。
-
城市當代舞蹈團《冬之旅.春之祭》 樂與舞牽引角力
香港編舞家黎海寧本週帶著作品《冬之旅.春之祭》來台演出,將給觀眾由冬天的孤獨、陰鬱觸覺轉折至春天的狂熱、爆裂與激情,藉此節目拉開城市當代舞蹈團四十周年舞季序幕。
-
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十二碗菜歌》全國巡演
鄉親們,《十二碗菜歌》要來囉!從二〇一五年至今,兩廳院「藝術出走」公益巡演已邁入第五年,透過與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攜手合作,將表演藝術結合公益行動,年年從台北出發,帶著好戲全國跑透透。
-
實驗現形 《The Awake》沉浸式全景劇場清醒開演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當代藝術結合科技媒體概念,委託InTW舞影工作室創作舞劇,並與Funique VR Studio、導演張皓然合作VR影片,推出融合沉浸式劇場與VR影片的展演製作《The Awake》。
-
國臺交樂季開季鉅獻《浮士德的天譴》 紀念白遼士逝世150周年
適逢法國作曲家白遼士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推出曠世巨作《浮士德的天譴》做紀念,同時為樂團揭開二〇一九/二〇樂季序幕。
-
玉舞蹈劇場《在愛裡 流浪─倉央嘉措的情與詩》 探尋愛的不同樣貌
玉舞蹈劇場2019全新年度製作《在愛裡流浪─倉央嘉措的情與詩》,結合舞蹈、戲劇和音樂,跨領域重新演繹西藏詩人倉央嘉措在詩裡對「愛」和「情」的描繪,並透過跨時空的對話橋梁,在問答中探尋愛的不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