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值成長17%背後的節目動向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2024年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觀察 觀察分析之一:節目篇

產值成長17%背後的節目動向

2024年就台灣表演藝術的產業分析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雖然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以下簡稱系統)之總產值在2023年已達15.7億元,但此數據並不能與2020-2022充斥疫情停演的年份相比較,而與2019年的13.4億元比較則又需要面對中間長達4年間隔中的各種變因。反觀2024年,其與2023年皆為全年度都可演出的年份,且為相鄰年份,故兩年的數據差異較能如實反映台灣表演藝術的現況與發展。

本系列文章將透過系統之數據,以量化方式更細緻地檢視台灣表演藝術「蓬勃發展」的狀況,並拆分為3部分:從節目的觀點,從消費者的觀點,以及從筆者個人的觀點。必須強調,雖然系統目前約占全台表演藝術售票五成左右占比,但其數據仍僅能代表系統內部的銷售狀況,不能直接推論至全台各售票平台,乃至於非售票藝文活動之發展。

產值成長17%的背後

2024年系統總銷售金額為18.4億元,較2023年總銷售金額成長約17%;就算考慮去年年增率約2%的通膨後,仍是顯著成長。此似乎意味著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榮景,但其背後的細節仍值得細究。    

首先,就各類型演出而言,此一產值成長是相對不平均的。2024年的產值增加大多來自音樂與戲劇類節目(註1,產值成長分別為     0.9億     與1.79億,漲幅約15%與25%。反觀舞蹈類卻是負成長約7%。雖然這很有可能與雲門舞集售票場次在2024年大幅減少有關(從2023年的27場降到2024年的8場),但也意味著台灣舞蹈類節目仍高度集中在少數團體上的現況,此點從歷年舞蹈類節目的排名亦不難看出。

其次,雖然產值增加約17%,但總場次僅增加約7%,表示產值的增加有一大部分並不來自於演出數量的增加。更進一步,我們可以觀察到總售票張數僅增加約2%,意味著產值的增加,絕大多數也不來自於售出更多的票券。

換言之,產值的增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票變貴了。     

《樂典01 ─ 馬水龍》CD廣告圖片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