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法國夏祐國家劇院「臺灣焦點」 布拉瑞揚舞團等11檔展演巴黎盛大登場
在文化部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的支持下,法國夏祐國家劇院將於10月10日至12日推出「夏祐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rience-Tawan),11檔跨領域節目,包含舞蹈、音樂、布袋戲、現代詩劇、攝影展、VR及紀錄片放映等,期間搭配工作坊及美食品茗體驗等活動,讓法國觀眾體驗台灣文化的豐饒魅力。
-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六部曲》 直搗擊樂本質、交織劇場元素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4擊樂劇場《六部曲》,於10月3日正式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並且巡迴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高雄衛武營歌劇院共十場。《六部曲》是2010年「擊樂劇場」一詞創造以來,首次脫離戲劇文本的全新嘗試,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們將以六首特色各異、技巧高超的打擊樂曲,配合精準的燈光、影像、舞台與服裝設計等劇場元素,為觀眾帶來擊樂藝術的感官饗宴。
-
鄭宜農、朱安麗、蔡佾玲聯袂主演《妳歌》 開啟不同世代女性的奇幻冒險
死亡之前,你是否來得及與生命中的遺憾和解?金曲歌手鄭宜農、國光京劇名角朱安麗與劇場實力女演員蔡佾玲聯手主演《妳歌》,與歌隊演員及不同的「踢館歌手」驚喜獻唱,一起與觀眾體驗在死亡之前,一切都可能來得及,也一切都不再來得及的心結展開笑中帶淚之旅。
-
B.DANCE雙舞作《拆》&《裂》 探究建構人際關係與生命組合
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與西班牙MASDANZA國際編舞大賽金獎編舞家張堅志推出全新雙舞作《裂》和《拆》,以展現個體於當代生活輻射出的各種面向,深入人際裂縫探究關係的質變從何而生,拆解生命的組合、重組,是否能建構出自我的更好版本。蔡博丞與張堅志表示,或許我們以為活到現在已經是萬千事物的主控者,然而看似固定的狀態卻不曾停止流動、生成。我們的結局是註定或者從無定局?我們的樣子是宿命或者任人形塑?
-
114年度「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 即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文化部自98年起推動「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媒合多種類型特色的表演藝術團隊進駐各地藝文場館,促成演藝團隊與演藝場館的穩定長期駐點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在地藝文扎根。114年度媒合計畫自即日起至11月3日受理收件,歡迎有意參與的演藝團隊遞件申請。
-
吹笛人室內樂團秋季音樂會 展現長笛豐富表現力和無限可能性
以《吹笛人逍遙遊.當代長笛室內樂精選》專輯榮獲第35屆傳藝金曲獎音樂類獎項最佳演奏獎的吹笛人室內樂團,10月6日將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舉辦年度音樂會,團長張翠琳在今日舉行記者會中,講述吹笛人室內樂團今年演奏的策畫理念。
-
用一生歲月傾注創作與教學 曾道雄85歲編創原生舞劇《台灣奇岩物語》
台北歌劇劇場將於9月28日、29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原生舞劇《台灣奇岩物語》,包含〈綠島泣婦岩〉、〈鶯歌石〉和〈野柳女王頭〉三部曲,由曾道雄編劇導演,訴說天地滄桑造化,展現台灣多變地貌的歷史記憶與綺想。並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共同主辦,國家兩廳院協辦,集國內著名作曲家及編舞家,更邀請傑出旅外舞者回台擔綱主演,共創歷史新頁。
-
2024 Dance Now Asia亞洲舞蹈藝術節 9月25日至29日盛大舉行
第二屆「Dance Now Asia亞洲舞蹈藝術節」(下簡稱DNA亞洲舞蹈節)於9月25日至9月29日在台北中山堂登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暨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擔任總策演人,並擴大邀請台北、大邱、東京、吉隆坡四個亞洲重要城市舞團參與。今年舞蹈節以「亞洲.跳Connecting Islands」為主題,一連三天帶來四場Gala匯演、一場Showcase及一場四城論壇,以亞洲當代舞蹈獨特語彙進行城市交流,探索島嶼與島嶼間的文化異同,開啟亞洲舞蹈對話的大門,跳出屬於「亞洲人」的舞蹈節。
-
界址創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 劇場魔幻打造返鄉之旅
界址創作本週末將於台北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重製創團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本作於2021年首演大受好評,在經歷2023年《彼方》和今年2月《內在的聲音》等演出後,本次導演重田誠治與新生代實力派演員姸青、賈玉、賴建岱、賴澔哲、歌手張雅淳及設計黃湘淳、曹芯慈、林紹宸、江泰德、范球合作,將自己獨特的美學、空間概念與之結合,企圖打造屬於2024年的《打N檔不要踩煞車》。
-
廣藝雲舞台獎徵件倒數 總獎金51萬元 表演上線變傳奇
總獎金高達51萬元,廣藝基金會專為線上表演節目而設立的第二屆「雲舞台獎」公開徵件已進入倒數階段,即日起至9月30日截止,千萬別錯過「讓你的表演成為傳奇」的難得機會,加入「網路無邊際,雲端任你行」行列,步上國際舞台綻放光芒。
-
「緬懷傳奇.感恩前行」 台灣豫劇巨擘張岫雲緬懷音樂會索票入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將於10月20日下午3時在高雄中山堂劇場舉辦「緬懷傳奇.感恩前行」張岫雲緬懷音樂會,以最誠摯的心意追憶這位為台灣豫劇奉獻一生的傳奇人物。
-
以戲曲釀造青春 傳藝中心「駐團演訓計畫」戲曲新生代來襲
以戲曲為原料釀造的青春最夠味,戲曲新生代來襲,十齣好戲輪番上演,11月9日至12月1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駐團演訓計畫──育成聯合展演」將於臺灣戲曲中心登場。「駐團演訓計畫」主要協助民間劇團培植接班人,使心懷梨園夢的年輕人長期隨團進行演出與實務工作,展開為期四年的培訓。此計畫至今已邁入第六屆,本屆「育成聯合展演」匯集十團37名前後場「習藝生」,囊括布袋戲、京劇、客家戲、歌仔戲、說唱曲藝等劇種,全方位養成充滿潛力的演員、演師及樂師,讓習藝生粉墨登台,展現從春至冬、一年四時的學習與耕耘。
-
衛武營下半年第三波節目將啟售 羅大佑《港都》新年音樂會為2024年作結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4年下半年第三波節目票券啟售,包括兩年一度優秀國內外舞蹈家齊聚的「臺灣舞蹈平台」五檔售票演出、聖誕夢幻鉅獻《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 二部曲》,以華語世代經典歌曲迎接2025年的羅大佑《港都》新年音樂會,9月20日12:00會員75折早鳥率先起跑、9月27日12:00起全民8折,超值優惠至10月4日12:00結束。
-
再拒劇團《走吧,野草!》 重拾被遺忘的做戲初心
1949年戰後,由鐵路工人、郵電工人組成的「鄉土藝術團」,將《白蛇傳》改編為據左派精神關懷的作品,以「中西合併、破除迷信、西式歌劇」的「改良歌仔戲」形式,於中山堂盛大公演。再拒劇團的《走吧,野草!》以現代劇結合歌仔戲元素的「後設喜劇」,讓90年代前衛小劇場,巧遇50年代左派工人劇團亡魂,激辯不同時代對於「改良戲曲」的歧異想像。
-
《虎姑婆和他的朋友》 跨域兒少音樂節目變身現場Live音樂劇
長期關注台灣兒童影視內容並投入資源發展的富邦文教基金會,今年推出新媒體跨域兒少節目《虎姑婆和他的朋友》引起各方熱烈討論。同樣關注兒童藝術教育的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簡稱AM創意),於是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將《虎姑婆和他的朋友》轉化為現場Live音樂劇,於9月中搬上舞台。
-
TSO年度歌劇《波希米亞人》 定裝展現波希米亞浪漫與自由
2024年為義大利歌劇大師浦契尼逝世百年,亦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TSO)創立55周年,TSO特別推出深受大眾喜愛的浦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La Bohme),將於10月4日、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登台。TSO多年來深耕歌劇口碑與製作水準皆有目共睹,曾於民1984年、1990年「臺北市音樂季」演出此劇,相隔20多年,今年第三度上演全新製作的《波希米亞人》,精采可期。
-
2024承功—新秀舞臺 14位戲曲新星「承」傳統展「功」夫熱血競藝
秋日高氣爽好時節,14位劇壇新秀熱血亮相!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第八屆「承功新秀舞臺」,邀集歌仔戲、京戲、亂彈戲、北管戲、客家戲、豫劇等共計12個團隊,選出14位劇壇新秀,推出劇目既有傳統老戲也有新編傳承,兼具文武戲路,從10月17日至11月3日連續三週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上演,同台競藝獻上精采好戲。
-
台灣音樂界壯舉 作曲家賴德和無償讓與著作財產權給臺灣音樂館
9月6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迎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時刻,台灣著名作曲家賴德和正式將其珍貴的音樂作品著作財產權全數無償讓與臺灣音樂館,同時將樂譜手稿捐贈給館方典藏保存。此壯舉不僅彰顯賴德和對台灣音樂文化的深厚承諾,更為臺灣音樂館在保存與推廣台灣音樂資產的使命上,增添了一項重要的文化瑰寶。
-
全民大劇團《大畫昭君~觀落雁》 搬演新結局
2023年,臺北市立國樂團和全民大劇團攜手打造古裝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是繼《情人哏裡出西施》與《賽貂蟬》後,第三部以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為主角的作品,結合穿越時空情境,並以美圖秀秀、穿插時事哏等幽默風趣方式,顛覆歷史,重新詮釋「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音樂劇由張大春作詞、謝念祖編導、李哲藝作曲;資深音樂人黃大煒、演藝人員孫協志、歌手跨界演員方宥心、美聲唱匠羅美玲,資深舞台劇演員周明宇、林斌、呂紹齊同台演出,帶觀眾看見不一樣的王昭君。
-
「跟著腦麻一起流動!」音樂教育計畫 鼓勵腦性麻痺朋友學習音樂
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簡稱北流)首度跨界合作「跟著腦麻一起流動!」音樂教育計畫,運用由北流開發的線上免費音樂創作工具「北流雲取樣機」,提供腦性麻痺朋友音樂課程使用,從7月26日起展開為期12週課程。今日正好為課程中期,特邀客座講師鳳小岳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黃韻玲董事長參與教學、鼓勵腦性麻痺朋友學習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