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即興精神,八種風格
從花街柳巷的低俗旋律,到中產階級的品味象徵 從快樂搖擺的送葬音樂,到混血融合的爵士變種 從紐奧良爵士、搖擺大樂團、咆勃爵士、酷派爵士、自由爵士、融合爵士到當代爵士。 綜觀爵士歷史,即興精神永遠不死,八種風格各自表述 在這個屬於爵士的季節,本刊為讀者們找來爵士老鳥引路 十個天才問題、五十位你不可不知的爵士樂手、四十張爵士達人私房推薦碟 讓讀者掌握每個年代的爵士樂手、背景和風格,快速入門成為爵士達人 兩廳院的夏日爵士派對,今年四組超重量級的爵士人馬齊聚台北 樂迷不用跑到紐約,也可以親身感受現場與樂手聲息相通,原汁原味的爵士音樂 在音樂之外,關於爵士與文學,爵士與電影,爵士與城市,爵士與音樂劇 讓你發現原來生活中,爵士無所不在! 不管你愛爵士的理由是什麼,一旦愛上了,給我爵士,其餘免談!
-
PAR的表演週誌
這個月,一定要看!
PAR編輯部常常被問到:你們覺得什麼節目值得一看? 說來選擇看什麼表演常是「人各有志」,但為滿足讀者殷切探問, PAR的編輯們在此公開「私人看戲行程」, 告訴大家,他們想看啥,又是為啥去看, 歡迎讀者大人們參考比較囉!
-
藝視窗 News
睽違六年,新版拜魯特「指環」七月底上場
睽違六年,新版拜魯特「指環」七月底上場 著名的拜魯特音樂節(Bayreuth Festival)將於七月廿五日展開,首場演出是《漂泊的荷蘭人》,「尼貝龍的指環」系列則於隔天開始首演,共四天演完。樂迷對今年的指環系列期待已 久,自二○○○年Jurgen Flimm未來跨國公司版的指環歌劇後,這六年來新指環導演的遴選過程一直風波不斷,原定執導的《在黑暗中漫舞》、《厄夜變奏曲》的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後來中途退出;之後的繼任人選,則是跟丹麥小子一樣沒歌劇導演經驗的Tankred Dorst。高齡八十一歲的Dorst是德國知名劇作家,一九九○年曾獲得德國文學最高榮譽的畢希納獎(Georg Bchner Prize)。在華格納孫子Wolfgang Wagner欽點下,Dorst自然放手一博。屆時該製作會有什麼爭議出現,應該也是意料中事,畢竟這是一百多年前華格納就創下的傳統不要怕醜聞,越有爭議越好。 當然,華格納歌劇已成了世界的音樂遺產,像西雅圖歌劇院首度舉辦的國際華格納大賽(International Wagner Competition),將於八月十九日進行總決賽,十位來自全球的華格納歌手將一決高下,爭奪一萬五千美元的獎金,有興趣者可上網查詢www.seattleopera.org/operas/iwc。(耿一偉) 作曲家李給悌逝世於維也納 才剛慶祝八十三歲生日的奧地利籍當代作曲家李給悌(Gyrgy Ligeti),六月十二日因病逝世於維也納。 李給悌一九二三年出生於現今羅馬尼亞境內的匈牙利語地區川西凡尼亞(Transylvania),一九五六年由居留地匈牙利逃亡至維也納,隨即獲奧地利國籍,並前往德國科隆電子音樂中心任職。科隆時期發表大型管絃樂曲《大氣》Atmosphres(1961), 開始受到矚目。一九六九年,他獲得DAAD獎學金前往柏林,一九七二年再前往加州,成為史丹福大學的駐校作曲家。自美返歐之後,李給悌除了於漢堡音樂院擔 任作曲教授以外,並繼續開展作曲家的生涯,是第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挑釁!2006新舞風
赤裸暴力的美學極限,挑釁撞擊文明社會的意識形態, 傑宏.貝爾用驚世駭俗的語彙,逼迫你閱讀身體的零點。 卡夫卡的夢境寓言,馬格利特的超現實畫風, 黎海寧用詩意的舞蹈劇場,讓你瞥見身體的變形記。 什麼是身體? 今年的「新舞風」透過傑宏.貝爾與黎海寧, 丟出了這個大哉問你,看見自己的身體了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向左走向右走?
過去, 表演藝術這一行是職業欄上沒有的行業, 「吃不飽、餓不死」似乎是必然的宿命。 今日, 文化創意產業發燒, 表演藝術成了職場舞台上最熱門的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究竟版圖有多大? 又有多少空間可以讓藝術科班新鮮人發揮? 藝術畢業生該向前看,還是向錢看? 通往明天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下一步,怎麼走? 迎接畢業季的到來, 本刊這一期特別聚焦表演藝術畢業生的未來, 共同就「產業問題」、「就職趨勢」、「經驗分享」三方面探討。 除了關注畢業生求職的焦慮和問題, 更分析藝術產業的市場現況與優劣態勢, 提供過來人的觀察與建議。 為這群即將走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找到人生的下一個舞台。
-
PAR的表演週誌
這個月,一定要看!
PAR編輯部常常被問到:你們覺得什麼節目值得一看? 說來選擇看什麼表演常是「人各有志」,但為滿足讀者殷切探問, PAR的編輯們在此公開「私人看戲行程」, 告訴大家,他們想看啥,又是為啥去看, 歡迎讀者大人們參考比較囉!
-
藝視窗 News
西班牙編舞家Nacho Duato重拾舞鞋演出天使
西班牙編舞家Nacho Duato重拾舞鞋演出天使 久違舞台的西班牙國家芭蕾舞團(Compaa Nacional de Danza)藝術總監兼編舞家Nacho Duato最近再度復出,四月親自領導舞團演出由斯洛維尼亞劇場導演Tomaz Pandu的舞劇Alas(Wings),並在劇中擔任天使角色。該舞取材德國電影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作品《慾望之翼》,導演截取電影部分片斷重新改編成舞蹈劇場形式。Alas於四月廿八日於西班牙Santander的皇宮藝術節(Palacio de Festivales)首演後會移至德國Wolfsburg演出,並於西班牙巡演。 Duato 對於重回舞台所考慮的非關體能與技巧,而是抱持著「嘗試新的藝術創作方向」的心情,並不覺得是以「舞者」身分重回舞台。在這部作品中Duato不但是舞 者、也是演員,有獨白的戲劇演出,但他仍認為自己既不是舞者也不是演員因為現今的潮流,芭蕾不僅是芭蕾、戲劇不僅是戲劇、歌劇也不再僅是歌劇這麼單純 的創作體。(王詩尹) 鋼琴家陳瑞斌出書 《天使手指》細數奮鬥歷程 十三歲出國,十六歲拿下第一個國際音樂大獎銀牌獎,曾獲十八項國際音樂大獎的鋼琴家陳瑞斌,今年七月即將登上美國洛杉磯新落成的迪士尼音樂廳,舉行個人獨 奏會,成為首位在該廳演奏的台灣人。從小在國外的成長歷練,高雄市國樂團團長吳宏璋形容他是以「台灣水牛」的精神,務實的態度再加上不怕艱難的決心,終於 闖出一片天;陳瑞斌將自己奮鬥過程寫成新書《天使手指:陳瑞斌的鋼琴傳奇》,與聽眾分享他的鋼琴傳奇。新書並附有動畫光碟,細說陳瑞斌的奮鬥故事。(廖俊逞) 布袋戲匯演 十優秀團隊入選 由文建會指導、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二○○六年布袋戲匯演」甄選結果出爐,共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南管的三度驚豔──《洛神賦》
那一夜,歐洲人全都給南管迷醉了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南聲社及主唱人蔡小月的聲音,透過法國國家廣播電台,播送到全歐洲。這場創紀錄的廣播音樂會,從晚上十時到隔天凌晨六時,終夜弦歌不輟,全歐洲估計約有三百萬人,為南管動了心弦。 又一夜,當南管音樂碰上梨園科步 一九九六年,漢唐樂府編創《豔歌行》,舞蹈家吳素君將梨園戲的舞蹈科步融入南管音樂中,歌、樂、舞重新凝塑揉合,形成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南管樂舞劇,成了台灣南管發展分野最重要分水嶺。 這一夜,南管再造新的舞台生命 二○○六年,兩廳院與法國亞眠文化中心、法國布赫居文化中心跨國合製,南管樂舞劇《洛神賦》,將在台、法、德、港四地藝術家的共同參與下,有了新的舞台生命。來自德國的導演盧卡斯強調,並不希望為南管帶來「嶄新的樣貌」,自己反而像是烏龍茶裡的一滴干邑酒,不改變茶香,但是讓茶味更香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張愛玲唱京戲──新編京劇《金鎖記》
張愛玲在兩岸三地的舞台上,永遠是不退流行的題材。 從大陸知名作家王安憶,香港劇場導演林奕華、編舞家黎海寧、 到台灣六年級新銳導演劉亮延, 都曾將張愛玲作品,改編成舞台劇、電影、電視、舞蹈等各種形式。 只是這回,張愛玲要開口唱京戲!
-
PAR的表演週誌
這個月,一定要看!
PAR編輯部常常被問到:你們覺得什麼節目值得一看? 說來選擇看什麼表演常是「人各有志」,但為滿足讀者殷切探問, PAR的編輯們在此公開「私人看戲行程」, 告訴大家,他們想看啥,又是為啥去看, 歡迎讀者大人們參考比較囉!
-
藝視窗 News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雲門舞集《狂草》掄元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十三位編舞家 十三種與舞蹈相遇的方式
春天.賞花 春天.讀詩 春天.戀愛 春天.看舞 霏霏細雨 溫柔點醒冬眠感官 吸吐放晴後的第一道清新空氣 丟開厚重灰沉大衣 身體恣意舞躍綻放 姿態繽紛 如春之花 走進舞蹈花園 隨著十三位編舞家翩然起舞 林懷民的春天容顏 是寫意純淨的「白」 劉鳳學以布蘭詩歌 驚撼蟄伏心靈感動 ROSAS姬爾美可交織舞蹈與音樂 從比利時帶來一波波春雨漣漪 加拿大瑪麗.書娜探究身體可能性 譜出殘缺且美麗的身體狂想曲 一年一度兩廳院新點子舞展 中生代編舞家馳騁肢體想像 何曉玫捕捉生活點滴 刻劃台灣文化現象 林原上以禪入舞 邀你入夢探索生命旅程 楊桂娟與David Grenke辯證人性光明黑暗 劉紹爐重現奧林匹克經典 帶來力與美的春天饗宴 姚淑芬與裝置藝術家陳俊明 跨界尋找失落的心靈 春鬥2006三支舞作風格迥異 羅曼菲姊妹情深 粉墨登場唱曲尋夢 布拉瑞揚沉重探索死亡的昇華與體悟 年輕的鄭宗龍則舞起「莊嚴的笑話」 踏著不同節奏 走進春天 與十三位編舞家悄然相逢 瞧見不一樣的生命風景 你 準備好了嗎?
-
PAR的表演週誌
這個月,一定要看!
PAR編輯部常常被問到:你們覺得什麼節目值得一看? 說來選擇看什麼表演常是「人各有志」,但為滿足讀者殷切探問, PAR的編輯們在此公開「私人看戲行程」, 告訴大家,他們想看啥,又是為啥去看, 歡迎讀者大人們參考比較囉!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香港導演鄧樹榮來台主持「形與物『偶』發演員工作坊」 無獨有偶工作室將於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邀情香港知名劇場導演鄧樹榮,來台主持「形與物--『偶』發演員工作坊」,讓劇場工作者以身體出發,透過肢體 與物件的連結,從中更認識自我形體;「無獨有偶」表示,在偶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劇場表現媒材,且任何物品皆可能成偶的概念風潮下,實驗偶的可能性將成為現代 劇場創作的趨勢;演員更可從賦予物體生命的過程中,感受存在的喜悅。工作坊講師鄧樹榮是香港少數能貫通理論與實踐的藝術家,以探討劇場性與敘事性見稱,並 擅長以戲偶本身的假定性作為隱喻,營造真實與幻覺間的「超然的真實」;作品多次獲香港及國際獎項。二○○三年亦獲香港舞台劇最佳男主角獎。報名請 洽:02-25230812。(廖俊逞) 國台交指揮甄選 五場音樂會關鍵勝負 國 立台灣交響樂團甄選新任指揮,即日起至六月三日在國台交演奏廳展開第二階段演奏會甄選的程序。這次大規模的常任指揮遴選,報名來自美國、匈牙利、日本、加 拿大等國加上台灣,共計十八位指揮家報名參加,經過初選後,挑選五位候選人進入第二階段的演奏會評選,包括本國籍張佳韻、匈牙利籍湯瑪斯蓋爾、加拿大籍的 謝建得、本國籍的邱君強和李秀文。國台交表示,每位候選人將與樂團排練六次後,即舉行正式音樂會,由評審評分及團員投票匯整入圍名單後,再報由文建會圈選 核定;遴選過程公開透明,演奏會依正常的演出舉行並對外公開售票,場地在國台交霧峰演奏廳,請洽:04-23391141。(廖俊逞) 《劇作家》雜誌創刊 為國內編劇尋找舞台 劇本是一切的根基,有好的劇本,作品就有了靈魂,無論是電影、電視、舞台劇、動畫、漫畫、遊戲,甚至廣告,有一個好的劇本作為地基,才能有穩健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06國際劇場藝術節 歐丁劇場的表演魔力
今年兩廳院國際劇場藝術節 仍以「騷文意動」為主題, 尋索劇場與文學家之間的萬縷千絲, 邀演團隊中,以來自丹麥的歐丁劇場最具分量。 曾兩度受邀前往歐丁劇場授課的歡喜扮戲團總監彭雅玲, 將歐丁劇場形容成是劇場界的嵩山少林寺, 是劇場工作者朝聖修練的所在。 師承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的歐丁劇場創辦人尤金諾.芭芭, 廣泛地從東方吸取養分,融合各家精華, 獨創的身體與聲音的訓練方式,有著明確的系統與成效。 本刊特邀彭雅玲,專文呈現她的「歐丁經驗」, 另由資深劇場工作者李立亨, 撰文介紹尤金諾.芭芭其人其事與他獨創的「劇場人類學」研究。 另有李立亨四年前對芭芭的專訪文章, 讓我們從大師的話語中窺見其劇場智慧。 今年的國際劇場藝術節, 歐丁劇場帶來為慶祝安徒生兩百歲生日的新作《安徒生之夢》; 此外,陸續登場的還有擅長肢體演出的香港劇場組合, 由當家女主角自導自演、靈感來自湯顯祖《牡丹亭》的《遊園》, 以及來自加拿大的史密斯.甘爾瑪劇團, 一口氣串連五篇俄國文學家契訶夫短篇小說的《短打契訶夫》。 不一樣的表演魔力,等著好奇的你親身來體驗。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面對大師
馬捷爾將給NSO的一堂課
紐約愛樂的羅林‧馬捷爾來了! 從二十世紀中葉至今,指揮家馬捷爾不僅大師聲勢不墜,更常為世界各地的樂團「把脈」,據說,凡經過他「調教」樂團的演奏水準都越來越好,因為演奏技巧訓練越來越系統化,也越見效果。 馬捷爾從不掩飾他的高傲,認為「謙虛」是指揮的罪過。他自稱最大的優點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受到樂團的優點,明確的讓團員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所在,並將樂團真正的水準與潛力帶出來, 今年即將滿二十週年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給樂團的成人禮就是上一堂「震撼教育」──讓團員「面對大師」,見識真正的國際巨星。他說,馬捷爾是那種會讓樂團從彩排到演出之間,猛然把水準提升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指揮。 紐約愛樂的馬捷爾將會帶給NSO怎麼樣的一堂課?在走進音樂廳前,先聽樂評家楊忠衡、邱瑗怎麼說!
-
PAR的表演週誌
PAR的表演週誌
PAR編輯部常常被問到:你們覺得什麼節目值得一看? 說來選擇看什麼表演常是「人各有志」,但為滿足讀者殷切探問, PAR的編輯們從這個月起公開「私人看戲行程」, 告訴大家,他們想看啥,又是為啥去看, 歡迎讀者大人們參考比較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玩藝好所在——藝文消費新去處
國家音樂廳「閔的古典音樂世界」 五坪大的店面,九千張CD 古典樂達人「小閔」 解決樂友疑難雜症 讓你打通古典音樂任督二脈 世界知名百年老牌「貝克父子提琴店」 即日起進駐國家音樂廳 古琴、新琴、販售、鑑定通通搞定 提供與世界同步的服務品質速度 結合美食、美瓷、藝文、表演 城市舞台藝文沙龍「Franz Friends」延續「艾迪亞」精神 時尚空間 創意料理 開放舞台 重溫四五年級舊夢 讓新生代造夢圓夢 誠品信義旗鑑店表演藝術書區 期刊、書籍、樂譜、影音應有盡有 倚櫃閱覽 徜徉書香樂聲 猶如走進一座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 年節長假 悠閒週末 不妨走走這些台北特色藝文消費去處 充實你的藝術心靈 點綴生活豐富色彩
-
其他分類
藝壇動態
《敲星擊月》紀錄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十年成長歷程 為慶祝創團二十歲,朱宗慶打擊樂團將一路走來的擊樂經驗集結出版,由資深文化新聞工作者于國華為樂團撰著編輯《敲星擊月─擊樂明星的成長紀事》,另有影像專輯DVD《擊樂畫像─朱宗慶打擊樂團20周年精選DVD》,將一九八六年創團至今的點點滴滴,以影像方式呈現。在這張專輯中,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說:「朱宗慶打擊樂團是台灣文化生命力的代表。」;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則說:「如果沒有朱宗慶打擊樂團,我是不會演《薪傳》的!」念念不忘朱宗慶打擊樂團替雲門舞集《薪傳》一作配合演出的情景。(廖俊逞) 國美館「紙風車繪本館」打造全世界前所未有「情境閱讀空間」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突破過去的經驗,以裝置藝術的觀念設計、結合戲劇與故事的情境、以繪本閱讀為主題,在國美館中設計了「紙風車繪本館」,去年十二月廿四日下午二時開幕,為期一年。不但是個世界性的創舉,更是台灣推動創意產業新創意。用載滿「九輛十五噸卡車」的裝置景觀,八大主題區、約一百五十坪情境空間,打造一個讓小朋友愛上閱讀的童話王國。(田國平) 文建會「2006文化走春」 六大主題體驗文化新故鄉 文建會近年來推動社區再造、設置地方文化館、整修老建築,加上歷史古蹟建物及公共藝術空間景點,讓「地方文化」成為文化風潮。今年年節長假,文建會再度舉辦「文化行春」活動,彙整全台灣二十一縣市及北高兩直轄市,共計五百四十五個參訪點,舉辦「藝文展演」、「文化家族」、「活力社區」、「公共藝術」、「歷史建築」、「風味美食」六大主題活動,讓民眾年節返鄉也能感受人文活力,了解並體驗各地文化工作者打造的新故鄉。 「2006文化行春」活動日期從一月二十八日到二月八日。地圖及活動手冊二十萬冊可在統一超商、縣市文化局、鐵公路車站、航空站、高速公路休息站取得,或至網址查詢下載http:// spring2006.cca.gov.tw。(鄭淑瑩) 更正啟事 1. 本刊第158期p.58上方圖
-
其他分類
表演藝術圖書館 影片欣賞╱專題講座
免費入場辦法: ◎週五場次不需預約 ; 放映前半小時依序入場,額滿為止。 ◎週六、日場次需預約 ; 每週一開始預約當週六、日場次。預約時間 : 週一至周五 ( 國定假日除外 ) 上午 9:00〜12:00。預約電話:(02) 3393-9798。至放映前十分鐘未出席之預約者,席位將提供現場未預約之觀眾使用。 ◎除註明【兒童節目】外,觀眾需年滿七歲。團體(限30-50人)請先電洽(02)3393-9798 另安排場次。影片放映二十分鐘後,請勿入場。 ◎影片放映地點:表演藝術圖書館視聽中心原址(位於國家戲劇院地面層) 影片欣賞 【音樂劇】 歌劇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 1/14、15 2:00〜4:00 1/13-15 5:30〜7:30 電影版的洛伊.韋伯音樂劇,敘述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的鬼魅和女高音克莉絲汀的愛情故事。音樂部分添加了一段電影配樂和一首片尾曲,經過修飾的劇情,增添了原著小說不足的唯美與浪漫。Joel Schumacher導演、Gerard Butler與 Emmy Rossum主演。(英語發音、中文字幕) 拜訪森林 Into the Woods 1/21、22 2:00〜4:30 1/20〜22 5:00〜7:30 獲一九八八年東尼獎音樂劇類的最佳音樂、原著和女主角獎,根據 James Lapine 原著,內容串連格林童話〈傑克與魔豆〉、〈灰姑娘〉、〈長髮公主〉、〈小紅帽與大野狼〉,敘述被巫婆詛咒、求子心切的麵包師夫婦在森林裡和大家合力征服巨人的故事。Stephen Sondheim 作曲作詞,Bernatte Peters 主演。 (英語發音、中文字幕)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