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團
俄羅斯古典苗蕾舞團由亞歷山大.浦羅高菲夫創立於九九〇年,並由艾力克.梅里柯夫(Elik. Melikov)擔任舞團指導。該團主要舞者都是由俄羅斯知名芭蕾劇院網羅而來,包括莫斯科波修瓦大劇院、聖彼得堡大劇院、 白爾姆(Perm)大劇院、奧得薩(Odessa)大劇院等。該團擅長演出全本芭蕾舞劇,包括《天鵝湖》、《胡桃鉗》、 《睡美人》、《仙履奇緣》、《吉賽兒》、《風流寡婦》等。
-
即將上場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全省巡迴音樂會
由國內各職業樂團首席組成的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團,多年來經常應邀在海內外演出,同時爲推展國內古典音樂的欣賞,也參與文建會所舉辦的「藝術下鄕─好戲開鑼」的活動,是國內活躍的樂團。 這次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團將帶來三位北國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葛利格爲弦樂四重奏的編製寫的g小調與F大調兩首曲子,及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四十四歲時完成的《親愛的聲音》弦樂四重奏曲,最後將演出丹麥作曲家尼爾森的第四號弦樂四重奏曲。
-
即將上場
慈濟大林醫院募款音樂會
此次音樂會將由曾耿元擔任小提琴、Boris Slutsky擔任鋼琴伴奏,所有票款盈餘將捐給慈濟基金會。 五歲由父親啓蒙開始學習小提琴,六歲便登台演奏的曾耿元,一九八三年跟隨紐約愛樂首席Glenn Dicteron學習,曾獲得北卡羅萊納國際藝術家首獎,紐澤西交響樂團所舉辦的全美音樂比賽第一名,一九八八年獲得了華盛頓郵報國際大賽評審團及現場觀眾投票雙重首獎。 Boris Slutsky爲曼哈頓音樂院音樂碩士,曾獲馬里蘭大學的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及最佳聽衆獎、聖地牙哥國際鍵盤大賽及蕭邦大賽首獎;其他獲獎紀錄還包括:義大利Rina Sala Gallo國際鋼琴大賽及加拿大巴赫國際鋼琴大賽等。
-
即將上場
法國路德維希弦樂四重奏
曾在多年前來台巡迴演出的法國路德維希弦樂四重奏 (Ludwing Quartet)曾獲弗羅倫斯國際室內樂大賽首獎、法國大詩人羅瑞耶特紀念基金會年度最佳室內樂獎、波次維斯國際弦樂大賽最佳作品詮釋獎,此次再度來台,將帶來海頓的《皇帝》主題與變奏第二樂章、小夜曲,莫札特的小步舞曲,舒伯特的《死與少女》,蕭士塔高維契的弦樂四重奏No.8,拉威爾的F大調弦樂四重奏等。
-
即將上場
美國巫婆不在家
「美國巫婆不在家」精選美國叔叔(李永豐)作品精華組合,由活潑逗趣的《巫婆不在家》開始串聯起,接著有《動作與聲音》、《起床號》、《小口袋》、《手指交響曲》、《藍騎士與白武士》、《賣芭樂》及《歡樂中國節》等,藉由舞蹈音樂、燈光、美術及編導的創意結合,帶給小朋友藝術與娛樂兼具的夜晚!紙風車劇團五年來一直努力推動國內兒童戲劇多元、精緻化的發展,期望大小朋友除了「看」一齣戲之外,更能激發劇場中漫無邊際的想像空間。
-
即將上場
極體劇團「蓮之二」─《虛擬羊逃》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些「逃」的渴望──想逃離身邊的人、事、物、或某種狀態的渴望──不是不想與這些人事物狀態維持一定的關係,可是因爲與它們產生關係太久了,有點累,有點膩。所以如果可以暫時擱置這個關係,也許呼吸會順暢些吧! 《虛擬羊逃》就是假借羊逃(音意)與楊桃(字意),來討論種種背叛/逃離的一齣戲,由吳文羽、黃俊華編導,演員由楊婉怡、秦嘉嫄等人擔任。
-
即將上場
低音提琴饗宴──郭馥玫獨奏會
在法國留學期間,曾多次擔任學校管弦樂團及校外室內樂團低音提琴首席的郭馥玫,先後以第一獎的出色成績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與法國國立Rueil-Malmaison音樂學院的文憑。九四年在學校推薦下,郭馥玫參加羅斯托波維奇每年在法國Evain所舉辦的音樂節慶,接受其指導與演出,同年獲全額獎學金並考取德國柏林世界靑年管弦樂團,遠赴歐、美各國演出。在郭馥玫返國任敎後,因獲選爲兩廳院「樂壇新秀」而舉辦全省巡迴演出,並且投入敎職行列,同時也是台南市室內樂團的低音提琴首席。這次演出,郭馥玫將精選低音提琴的經典作品。
-
即將上場
台灣藝術學院舞蹈學系第一屆畢業公演「八爪風箏」
國立藝專舞蹈科三專部自改制爲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舞蹈系以來,首屆的學院部舞蹈系畢業生將自四月起展開以「八爪風箏」爲名的畢業巡迴展演活動。 本次演出的十二支作品當中有演繹人際關係的《人vs. 人》;面對生活忙碌困頓和矛盾的《忙、茫、盲》;以水袖舞出南宋吳說所創如遊絲般的書法字體《遊絲書》;以古典戲曲角色之間陰陽虛實之際會,倘若天上行雲的 《行雲》;將探戈音樂給人孤傲及熱情的感覺以芭蕾舞表現的Not Tango;藉由芭蕾技巧表現水上芭蕾的形式、動作、特色的詼諧芭蕾《選手─請就位》等。
-
即將上場
如歌的木管之夜
如歌的木管室內樂團(Cantabile Wind Chamber Players)是由五位來自高雄的年輕音樂家(葉瓊婷/長笛,郭映秀/雙簧管,郭澤寬/豎笛,王儷靜/法國號,邱千皇/低音管)所組成的團體。有感於一般民衆對古典音樂接受程度不同,從成立至今,該團在曲目的選擇上,兼具古典與本土民謠,演出中並以互動的方式爲聽衆解說。上次推出「如歌的木管之夜Midi和木管奇遇」,展現電子合成樂器與木管樂器之間的合作可能後,該團這次將以經典的木管重奏作品,展現木管婉約之美。這五位團員目前均任敎於南台灣的各院校音樂班,同時也是高雄市立實驗交響樂團的團員。
-
即將上場
百老匯室內管弦樂團
百老匯室內樂團(Broadway Chamber Orchestra)成立於一九九〇年,成立初期該團以演奏巴洛克室內樂爲主,直到一九九三年由羅傑.希克曼擔任該團指揮,由於他的努力,該團除了爲許多音樂劇演出伴奏外,也是洛杉磯古典芭蕾舞團的伴奏樂團,全年有一百多場的演出。百老匯室內樂團每年不定期演出新曲目,包括交響曲、音樂劇、協奏曲等,該團已擺脫古典音樂給人的嚴肅感,在音樂會中不時加入新的要素。此次來台,他們將帶來《眞善美》、《西城故事》、《歌舞線上》、《歌劇魅影》等歌曲二十餘首。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日本〕 日劇首次赴韓演出 在通過韓國政府敎育部諮詢機關、公演倫理委員會的審査後,日本大分市所屬的塚工兵劇團得以順利在漢城以日語演出。 首演作品《賣春搜査官》描述韓國人在日本所受的差別待遇及問題,劇團中的日本演員及韓國演員均以母語演出。大分市敎育委員會表示,當初原本擔心劇本會被更換,後來沒有發生,但是按照規定,劇本可以日語演出,只是未成年觀衆不能入場。儘管如此,這還是戰後以來,首次日語版戲劇得以進入韓國境內演出。 (襲加) 土方巽紀念公演《我的母親》 舞踏家大野一雄今年在橫濱區民中心演出《我的母親》(二月十七〜三月一日),這是繼去年所展開的「土方巽十三回忌紀念公演」系列作品之一。 擔任此回演出製作,也是大野之子的大野慶人表示,土方巽的舞踏表現方式雖與父親不同,但終究目的是一致的,趁著這次機會,再一次重新詮釋土方舞踏的根源與意境。而《我的母親》與《拉.阿爾呼吉那之頌》並列爲大野舞踏的代表作。《我的母親》是一九四九年,大野與土方相遇後共事的作品,源生自「胎內冥想」,一種對胎兒所產生的豐富幻像和變化。 公演時並將發行土方巽未曾發表的舞踏原稿及舞踏譜──土方巽全集。其中除以寫眞版收錄土方的手稿、繪畫、舞台裝置理論、日記等外,第一部分是已出版的《病態的舞姬》等舞踏作品。 在土方巽十三回忌公演中,除了重新再現土方舞踏,對於舞踏界所定位的「光的大野」及「闇的土方」的評價與論定,也藉此得以探看究竟。 (襲加)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二屆文藝獎收件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簡稱文藝獎),將於即日起至四月三十日止受理申請與推薦。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獎勵類別爲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五類,各選拔一名,希望鼓勵具有累積性成就的傑出文藝工作者,得獎者可獲獎金新台幣六十萬元以及獎座乙座。
-
即將上場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
維吾爾族大型民間古典敍詠、歌舞套曲《十二木卡姆》,在世界音樂大系中佔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伊斯蘭世界的共同財富,同時也是一部中華各民族文化與東西文化交融的史詩;由於歷久不衰,深受新疆各族人民喜愛,以其豐富的音樂、詩歌及舞蹈,成爲反映維吾爾族人民歷史及生活的藝術百科全書。這部以口頭傳授在民間流傳的珍寶,由於流傳年代久遠,在一九四九年自治區成前,僅有二、三位高齡藝人能夠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自治區成立後,大陸相關單位即投入人力物力,邀請南北疆碩果僅存的著名老藝人,進行了《十二木卡姆》蒐集、錄音和記譜的整理工作,並成立木卡姆硏究所及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始將這部瀕臨失傳的珍貴藝術遺產完整保存下來。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成立於一九八九年,該團的主要任務是繼承、蒐集、整理和表演以木卡姆爲主的維吾爾族古典民間歌舞和音樂。此次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帶來的節目除《十二木卡姆》精采選段外,還包括新疆民間舞蹈、歌謠以及器樂演奏,觀眾可以從演出中領略到維吾爾族民間古典樂舞的神韻。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空間搶灘
對國內藝術工作者而言,展演空間的匱乏一直沒有獲得充分解決;對觀衆而言,欣賞藝術表演未必要正襟危坐在大劇場中,城市中有許多空間可以藉著藝術活動和人們聯結、活潑互動。這樣的空間在政府主動規劃與民間積極爭取的過程中,面臨了什麼難題?又激盪出什麼樣的藍圖?我們透過「中正二分局小劇場派出所」、「蔡瑞月舞蹈館」、「華山特區」等空間實例,一起來探究。
-
交流道
一桌二椅 一體兩面
在進念廿面體導演榮念曾「一桌二椅」的命題下,十二名來自台、港、大陸、新加坡、加拿大、紐約的華人藝術家,匯集香江,進行十二齣「百無禁忌」的折子戲問答。王景生、林奕華、張獻、賴聲川、張平、林兆華、王純杰、魏瑛娟、邱金海、黃柏武、蔡明亮和榮念曾自己,每個人都在這個自由的申論空間下,放懷自我的概念、批判與想法。在多方評論者的解讀與辯證下,「身份認同」成爲此次Journey to the East「東遊記」關心的文化議題。多元的交流固然拓展了更開濶的創作與文化視界,然而在「藝術家」的光環下,有人卻在多元的交流中,看見了政治性權力的陰影,也有人質疑這些演出的戲劇性。「中國旅程II九八」的定義是來自於創作者自己,還是觀衆的回應?我們藉著主、客觀的角度,來看看這十二位導演在旅程中走過的痕跡。
-
即將上場
草地上的精靈──精華大學藝術市集
草地上的精靈─淸華大學藝術市集的集會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美術類:一些新竹在地與北區之繪畫、陶藝、木雕、手工藝等創作者、工作室或畫廊,將於現場展示作品;另有人像速寫與現場示範敎學活動。音樂表演類:將有專業或業餘音樂家,交、淸大音樂性社團學生或即興演出者,於現場做街頭藝人歌唱,舞蹈或戲劇即興演出,亦有小型管弦樂團演奏小品樂曲。飮食類:除了一般的小吃之外,安排具健康自然的食品於現場販售。其他類:有藝術圖書、有聲CD、卡片、海報等展示販售,亦有其他DIY物品或彩繪物件人體等活動。這是一個結合視、聽、味覺,並以美感與生活化內容爲主的「藝術市集」!
-
即將上場
小提琴家白莉娜與台灣弦樂團
常與國外演奏家演出的台灣弦樂團,繼去年邀請柏林愛樂小提琴首席安永徹、俄國小提琴家皮凱森來台後,今年邀請來自美國(俄裔美籍)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妮娜.白莉娜(Nina Beilina),除了在台北與高雄分別合作一場精彩的弦樂作品音樂會之外,三月四日白莉娜會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一場個人獨奏會,同時也將配合實際演出需要,舉行講習會(Master Class)。 現任職於紐約曼尼斯音樂院的白莉娜,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當她接連贏得恩耐斯柯(Enescu)、法國的隆.提伯、與柴可夫斯基大賽後,因遭受政治迫害,轉而逃往美國。來到西方世界的白莉娜,曾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樂團,以及聖塔西西里亞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奏足跡尙未觸及台灣的白莉娜,此次是第一次訪台,與台灣弦樂團合作演出的曲目有巴赫爲兩把小提琴與弦樂團所寫的c小調協奏曲,由白莉娜與她的學生黃義勛主奏;另有弦樂作品的經典之作《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當代美國作曲家蓋希文所寫的音樂劇《波吉與貝絲》,弦樂團也將呈現其中數段的經典選曲,最後還有一首許尼特基的老式組曲。
-
即將上場
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帽失的婚禮》
故事內容是以一頂義大利草帽在錯中錯的情況下所引發的。農場主人范希瑞因誤毀賴玉枝的義大利草帽,而在新婚之日被迫四處尋找相同款式的帽子,以防賴女之夫周武雄大發醋勁,但范希瑞的岳母及一行親友卻不明究理而窮追不捨。最後「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部費工夫」,事情有了圓滿的結局,婚禮得以如期完成。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公演《帽失的婚禮》,原名《一頂義大利草帽》An Italian Strow Hat,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劇作家尤金.萊比哥(Eugene Labiche)所著之笑鬧劇,此劇於輕鬆戲謔中反映出當代社會現象。
-
即將上場
法國號狂想之夜─法蘭西斯.歐佛獨奏會
才於去年十二月天訪華演出的法蘭西斯.歐佛將再度來訪,除了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外,還將在十方樂集舉行兩場講習會。法蘭西斯.歐佛目前任敎於德國的Tros-singen音樂學院,在長達二十年吹奏法國號的經驗中,為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盧森堡國家管弦樂團與比利時國家歌劇院管絃樂團的首席;同時除了任敎於歐洲各大音樂學院之外,亦從事推廣法國號的音樂工作,目前是國際法國號協會(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的顧問委員。 此次演出,上半場推出的是布拉姆斯的法國號三重奏曲,這首曲子是布拉姆斯爲法國號所寫的唯一的作品;還有美國作曲家威爾德(Alex Wilder)爲法國號、低音號與鋼琴所做的組曲;最後則安排一首由當代美國作曲家裴西徹提(Vincent Persichetti)所寫的《寓言VIII》。
-
即將上場
三重奏經典之夜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的組合,向來是古典音樂裡的最佳三重奏拍檔,從史上的黃金組合(海飛茲+魯賓斯坦+皮亞第高斯基)到二十世紀的創新陣容(帕爾曼+馬友友+巴倫波因),以及去年兩廳院十週年慶所請來的超強卡司(林昭亮+馬友友+布朗夫曼)。這次錢舟(小提琴)、簡碧靑(大提琴)、隆信眞(鋼琴)將聯手獻演經典三重奏曲,帶來貝多芬、拉威爾及蕭泰然、蕭士塔高維契等作品。
-
即將上場
復興劇團《紅娘》、《群英會》
成立三十四年的復興劇團,爲推廣傳統戲曲之美,常赴全省各地區及校園做推廣、示範演講。三月份復興劇團將推出由朱民玲、趙揚強擔綱的《紅娘》、及趙揚強、王勝全、謝復靑演出的《群英會》,二場皆爲免費演出。《紅娘》是演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中偶遇相府千金崔鶯鶯後一見傾心;在侍女紅娘穿針引線下,兩人終成美眷的故事。《群英會》則是關於三國時魏蜀吳對峙,曹操領兵直逼東吳,周瑜因此和蜀漢諸葛亮聯手共思對策,霎時群英會聚,瑜亮鬥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