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日本〕 日劇首次赴韓演出 在通過韓國政府敎育部諮詢機關、公演倫理委員會的審査後,日本大分市所屬的塚工兵劇團得以順利在漢城以日語演出。 首演作品《賣春搜査官》描述韓國人在日本所受的差別待遇及問題,劇團中的日本演員及韓國演員均以母語演出。大分市敎育委員會表示,當初原本擔心劇本會被更換,後來沒有發生,但是按照規定,劇本可以日語演出,只是未成年觀衆不能入場。儘管如此,這還是戰後以來,首次日語版戲劇得以進入韓國境內演出。 (襲加) 土方巽紀念公演《我的母親》 舞踏家大野一雄今年在橫濱區民中心演出《我的母親》(二月十七〜三月一日),這是繼去年所展開的「土方巽十三回忌紀念公演」系列作品之一。 擔任此回演出製作,也是大野之子的大野慶人表示,土方巽的舞踏表現方式雖與父親不同,但終究目的是一致的,趁著這次機會,再一次重新詮釋土方舞踏的根源與意境。而《我的母親》與《拉.阿爾呼吉那之頌》並列爲大野舞踏的代表作。《我的母親》是一九四九年,大野與土方相遇後共事的作品,源生自「胎內冥想」,一種對胎兒所產生的豐富幻像和變化。 公演時並將發行土方巽未曾發表的舞踏原稿及舞踏譜──土方巽全集。其中除以寫眞版收錄土方的手稿、繪畫、舞台裝置理論、日記等外,第一部分是已出版的《病態的舞姬》等舞踏作品。 在土方巽十三回忌公演中,除了重新再現土方舞踏,對於舞踏界所定位的「光的大野」及「闇的土方」的評價與論定,也藉此得以探看究竟。 (襲加)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二屆文藝獎收件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簡稱文藝獎),將於即日起至四月三十日止受理申請與推薦。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獎勵類別爲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五類,各選拔一名,希望鼓勵具有累積性成就的傑出文藝工作者,得獎者可獲獎金新台幣六十萬元以及獎座乙座。
-
即將上場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
維吾爾族大型民間古典敍詠、歌舞套曲《十二木卡姆》,在世界音樂大系中佔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伊斯蘭世界的共同財富,同時也是一部中華各民族文化與東西文化交融的史詩;由於歷久不衰,深受新疆各族人民喜愛,以其豐富的音樂、詩歌及舞蹈,成爲反映維吾爾族人民歷史及生活的藝術百科全書。這部以口頭傳授在民間流傳的珍寶,由於流傳年代久遠,在一九四九年自治區成前,僅有二、三位高齡藝人能夠完整演唱《十二木卡姆》。自治區成立後,大陸相關單位即投入人力物力,邀請南北疆碩果僅存的著名老藝人,進行了《十二木卡姆》蒐集、錄音和記譜的整理工作,並成立木卡姆硏究所及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始將這部瀕臨失傳的珍貴藝術遺產完整保存下來。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成立於一九八九年,該團的主要任務是繼承、蒐集、整理和表演以木卡姆爲主的維吾爾族古典民間歌舞和音樂。此次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帶來的節目除《十二木卡姆》精采選段外,還包括新疆民間舞蹈、歌謠以及器樂演奏,觀眾可以從演出中領略到維吾爾族民間古典樂舞的神韻。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空間搶灘
對國內藝術工作者而言,展演空間的匱乏一直沒有獲得充分解決;對觀衆而言,欣賞藝術表演未必要正襟危坐在大劇場中,城市中有許多空間可以藉著藝術活動和人們聯結、活潑互動。這樣的空間在政府主動規劃與民間積極爭取的過程中,面臨了什麼難題?又激盪出什麼樣的藍圖?我們透過「中正二分局小劇場派出所」、「蔡瑞月舞蹈館」、「華山特區」等空間實例,一起來探究。
-
交流道
一桌二椅 一體兩面
在進念廿面體導演榮念曾「一桌二椅」的命題下,十二名來自台、港、大陸、新加坡、加拿大、紐約的華人藝術家,匯集香江,進行十二齣「百無禁忌」的折子戲問答。王景生、林奕華、張獻、賴聲川、張平、林兆華、王純杰、魏瑛娟、邱金海、黃柏武、蔡明亮和榮念曾自己,每個人都在這個自由的申論空間下,放懷自我的概念、批判與想法。在多方評論者的解讀與辯證下,「身份認同」成爲此次Journey to the East「東遊記」關心的文化議題。多元的交流固然拓展了更開濶的創作與文化視界,然而在「藝術家」的光環下,有人卻在多元的交流中,看見了政治性權力的陰影,也有人質疑這些演出的戲劇性。「中國旅程II九八」的定義是來自於創作者自己,還是觀衆的回應?我們藉著主、客觀的角度,來看看這十二位導演在旅程中走過的痕跡。
-
即將上場
草地上的精靈──精華大學藝術市集
草地上的精靈─淸華大學藝術市集的集會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美術類:一些新竹在地與北區之繪畫、陶藝、木雕、手工藝等創作者、工作室或畫廊,將於現場展示作品;另有人像速寫與現場示範敎學活動。音樂表演類:將有專業或業餘音樂家,交、淸大音樂性社團學生或即興演出者,於現場做街頭藝人歌唱,舞蹈或戲劇即興演出,亦有小型管弦樂團演奏小品樂曲。飮食類:除了一般的小吃之外,安排具健康自然的食品於現場販售。其他類:有藝術圖書、有聲CD、卡片、海報等展示販售,亦有其他DIY物品或彩繪物件人體等活動。這是一個結合視、聽、味覺,並以美感與生活化內容爲主的「藝術市集」!
-
即將上場
小提琴家白莉娜與台灣弦樂團
常與國外演奏家演出的台灣弦樂團,繼去年邀請柏林愛樂小提琴首席安永徹、俄國小提琴家皮凱森來台後,今年邀請來自美國(俄裔美籍)的女性小提琴演奏家妮娜.白莉娜(Nina Beilina),除了在台北與高雄分別合作一場精彩的弦樂作品音樂會之外,三月四日白莉娜會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一場個人獨奏會,同時也將配合實際演出需要,舉行講習會(Master Class)。 現任職於紐約曼尼斯音樂院的白莉娜,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當她接連贏得恩耐斯柯(Enescu)、法國的隆.提伯、與柴可夫斯基大賽後,因遭受政治迫害,轉而逃往美國。來到西方世界的白莉娜,曾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洛杉磯室內樂團,以及聖塔西西里亞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奏足跡尙未觸及台灣的白莉娜,此次是第一次訪台,與台灣弦樂團合作演出的曲目有巴赫爲兩把小提琴與弦樂團所寫的c小調協奏曲,由白莉娜與她的學生黃義勛主奏;另有弦樂作品的經典之作《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當代美國作曲家蓋希文所寫的音樂劇《波吉與貝絲》,弦樂團也將呈現其中數段的經典選曲,最後還有一首許尼特基的老式組曲。
-
即將上場
法國號狂想之夜─法蘭西斯.歐佛獨奏會
才於去年十二月天訪華演出的法蘭西斯.歐佛將再度來訪,除了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外,還將在十方樂集舉行兩場講習會。法蘭西斯.歐佛目前任敎於德國的Tros-singen音樂學院,在長達二十年吹奏法國號的經驗中,為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盧森堡國家管弦樂團與比利時國家歌劇院管絃樂團的首席;同時除了任敎於歐洲各大音樂學院之外,亦從事推廣法國號的音樂工作,目前是國際法國號協會(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的顧問委員。 此次演出,上半場推出的是布拉姆斯的法國號三重奏曲,這首曲子是布拉姆斯爲法國號所寫的唯一的作品;還有美國作曲家威爾德(Alex Wilder)爲法國號、低音號與鋼琴所做的組曲;最後則安排一首由當代美國作曲家裴西徹提(Vincent Persichetti)所寫的《寓言VIII》。
-
即將上場
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帽失的婚禮》
故事內容是以一頂義大利草帽在錯中錯的情況下所引發的。農場主人范希瑞因誤毀賴玉枝的義大利草帽,而在新婚之日被迫四處尋找相同款式的帽子,以防賴女之夫周武雄大發醋勁,但范希瑞的岳母及一行親友卻不明究理而窮追不捨。最後「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部費工夫」,事情有了圓滿的結局,婚禮得以如期完成。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公演《帽失的婚禮》,原名《一頂義大利草帽》An Italian Strow Hat,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劇作家尤金.萊比哥(Eugene Labiche)所著之笑鬧劇,此劇於輕鬆戲謔中反映出當代社會現象。
-
即將上場
薰衣草劇坊《未完成》
薫衣草劇坊即將推出的《未完成》從三年前兩個北一女學生在蘇澳自殺談起。面對一則已成爲我們集體記憶的社會新聞,要如何掌握它在我們心中引起的騷動?整個創作、思索的過程已讓《未完成》最後的形貌與一般人熟悉的戲劇漸去漸遠,但導演何一梵並不擔心新竹居民對所謂「前衛」劇場會產生疏離效應,他希望此次作品能有異於時下戲劇風潮。
-
即將上場
復興劇團《紅娘》、《群英會》
成立三十四年的復興劇團,爲推廣傳統戲曲之美,常赴全省各地區及校園做推廣、示範演講。三月份復興劇團將推出由朱民玲、趙揚強擔綱的《紅娘》、及趙揚強、王勝全、謝復靑演出的《群英會》,二場皆爲免費演出。《紅娘》是演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中偶遇相府千金崔鶯鶯後一見傾心;在侍女紅娘穿針引線下,兩人終成美眷的故事。《群英會》則是關於三國時魏蜀吳對峙,曹操領兵直逼東吳,周瑜因此和蜀漢諸葛亮聯手共思對策,霎時群英會聚,瑜亮鬥智的故事。
-
即將上場
三重奏經典之夜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的組合,向來是古典音樂裡的最佳三重奏拍檔,從史上的黃金組合(海飛茲+魯賓斯坦+皮亞第高斯基)到二十世紀的創新陣容(帕爾曼+馬友友+巴倫波因),以及去年兩廳院十週年慶所請來的超強卡司(林昭亮+馬友友+布朗夫曼)。這次錢舟(小提琴)、簡碧靑(大提琴)、隆信眞(鋼琴)將聯手獻演經典三重奏曲,帶來貝多芬、拉威爾及蕭泰然、蕭士塔高維契等作品。
-
即將上場
台南人劇團《求婚記》
台南人劇團將於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於華燈藝術中心演藝廳推出《求婚記》,並巡迴南部各大專院校及社區演出。 《求婚記》是俄國劇作家契可夫的作品,是齣極爲逗趣的輕喜劇,故事敍述一位前去女方家求婚的地主,卻因與女方家爭執土地所有權及家犬優劣等芝麻綠豆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差點求婚不成。劇團仍以一貫擅長的台語,添增本土語言的趣味性。本劇由劇團資深演員陳玉惠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郭吟香、蔡鑫昶、黃詩媛等人。這次演出由文建會主辦,是該會「輔導地區劇團人才培育極戲劇推廣計畫」活動之一。
-
即將上場
樂壇新秀系列─蔡佳憓鋼琴獨奏會
甫獲選參加克里夫蘭國際鋼琴比賽的蔡佳憓,是九七年兩廳院甄選「樂壇新秀」系列的鋼琴新人,一九八五年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J.O.C.國際創作發表大會,隔年以最高分考入德國國立Freiburg音樂院,師事匈牙利鋼琴家Tibor Hazay,一九九三年以特優成績取得藝術家文憑,同年再考上Freiburg及Trossingen國立音樂院獨奏家最高硏究班,並隨俄籍大師Boris Lvov學習。一九九三年進入Gottingen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準決賽。一九九六年返國任敎後,經常應邀演出。此次她將帶來莫札特的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及史克里亞賓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下半場安排的是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大陸〕 北京掀起「話劇熱」 爲紀念中國話劇九十周年,新年伊始,文化部、中國文聯聯合舉辦了大陸各地十八台經典劇目及新創劇目的展演,使北京舞台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廣州話劇團《男兒有淚》、中國靑年藝術劇院《全是北京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尊嚴》、遼寧人民藝術劇院《船廠歲月》、南京市話劇團《大江奔流》、福建省人民藝術劇院《滄海爭流》、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蛐蛐四爺》等,受到歡迎,場場滿座。此次展演劇目中,最引人矚目的當數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推出的《虎踞鍾山》,該劇以劉伯承創辦軍事學院爲背景,風格厚實凝重,大氣磅礴,凸顯出創、演人員的藝術功力。 (蕭勇) 〔德國〕 《暴風雨》引起舞台混亂 最近,德國科隆劇院上演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來自九個國家的十二位演員在表演時均各自使用自己的母語。導演卡琳.拜爾今年三十二歲,她過去六年曾執導了十部莎士比亞的戲劇。卡琳.拜爾非常崇拜莎士比亞,她說,「莎翁很懂得心理學,在其戲劇中,人性隱藏的墮落被暴露無遺。他是個天才,因爲至少有上百種方式來讀他的每一個劇本。」一些反對歐洲國家此次共同合演《暴風雨》的人士則尖銳批評卡琳.拜爾,指責這位年輕女導演「製造了一場多種文化的舞台混亂。」 (蕭勇) 〔法國〕 巴黎第二屆「想像」國際藝術節開鑼 在法國文化部擘畫下成立,以展現非歐洲地區藝術表演爲特色的巴黎世界文化館(Manison des Cul-tures du Monde, MCM),去年舉辦第一屆「想像國際藝術節」(Festival de I'lmaginaire)頗獲好評,今年從二月十六日到四月四日再度於同地舉辦。除了邀請各國的民俗音樂、戲劇、舞蹈演出,並舉辦討論會,放映相關紀錄片外,巴黎西邊巴卡代勒花園的特里阿農畫廊(Galerie du Trianon de Bagatelle)也將在此次系列活動中展出台灣畫家吳炫三的作品。
-
即將上場
六種不對號入座的自由
第一屆耕莘藝術季,由主辦單位邀請含括北、中、南三區各具特點的十個表演團體參與演出,耕莘除了免費提供一切設備,票房收入亦歸表演團體所有,這樣的作法對許多團體有很大的鼓舞。此次第二屆藝術季首先登場的是河左岸劇團的《迷走地圖番外篇》,導演爲陳品秀,內容主要描述一個時空迷離的空間(暗喩今日的台北),居住在那裡的人民爲了要了解神的意旨,而展開一連串的心靈旅途。其間有神與神之間的爭執、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試探、迷惘、傷害、以及痛苦。最後,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撫慰,聖地子民們終於獲得了某種救贖,只不過這救贖竟是透過死亡的方式顯現。 牛古劇團《等待三部曲》則由鍾雲鵬編導,以三部短劇成一齣「等待」的劇情,段落中都是以兩個角色爲主,明確的對話卻只是戲劇情節的導引作用,重點在於對話之外所無法承載的空間感以及象徵性,將著重演員的肢體語言以及演員與舞臺空間的互動關係。文薪劇團則推出《新孟麗君》,企圖捨棄傳統布幕,強化肢體的語言,希望在保留歌仔戲精髓的創作上,帶給觀衆另類的感動。耕莘實驗劇團將帶來《獅王史赩魔》,以表面具熱鬧的表演型式爲主調,但卻於內層深處凸顯人物的內在張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劇敎育校閱
在舞台劇漸漸受到年輕朋友喜愛下,不少知名劇團開設表演訓練課程,提供許多躍躍欲試的靑年學子一個學習與表現的機會;的確,戲劇不似舞蹈、音樂、傳統戲曲般需從小打好根基,現代戲劇的表演可以隨時被開發及引導。然而,舞台上的光芒使不少人抱著「戲劇等於表演」的想法進入戲劇學校就讀,而當明星夢碰上劇場磨練而幻滅時卻後悔不已。因此,從二月開始,不少相關戲劇學校已陸續招生,本刊特別依高中職、大學院校及硏究所作一深入報導與介紹,讓有興趣的學子能在報考之前先認識各科系所的現況,以作爲選擇的參考及準備之方向。
-
專輯(一)
無聲的舞台
他帶著明星式的笑容出場,走了兩步路,一個踉蹌往前滾了三圈,才要穩住,脚上又踩到個東西,一滑,劈腿橫坐地板上。摸摸口袋拿出個氣球,鼓起腮幫子用力一吹,球愈漲愈大,人也慢慢地被氣球往上拉起舞台上,沒有繩子、沒有香蕉皮,也沒有氣球,只有個白著一張臉的──小丑演員。
-
即將上場
夢幻、蝶舞、小精靈莫斯科兒童芭蕾舞團
莫斯科兒童芭蕾舞團成立於一九七六年,團員共有四百多位,年齡在七歲至十五歲之間,目前與「莫斯科維奇古典芭蕾學校」建敎合作;爲培育新一代的年輕舞者,兒童進入該團後,必須學習古典芭蕾、民族舞蹈及現代舞三大主要課程。自建團以來,該團演出的舞碼超過六十部,該團並爲俄羅斯電視台「傑出藝術家」節目錄製一連串兒童靑少年的系列節目。
-
即將上場
魏樂富鋼琴獨奏會
魏樂富曾跟隨俄籍鋼琴家艾羅諾夫、美國鋼琴家葛拉夫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嫡傳弟子培烈姆特及德國名師凱默林等國際名家硏習琴藝,並曾受敎於兩位美國現代音樂作曲大師:約翰凱吉(John Cage)及艾里奧.卡特(Elliot Carter);魏樂富亦先後巡迴歐美及亞洲、南非各地演出;曾與莫斯科愛樂交響樂團、俄羅斯史維德洛夫斯克愛樂交響樂團、瑞士洛桑室內樂團、加拿大加爾各里愛樂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樂團搭檔演出。除此外,也經常做室內樂及現代音樂之首演。此次音樂會將呈現的曲目包括有:史卡拉第的二首奏鳴曲、貝多芬降A大調奏鳴曲、韋伯的邀舞、蕭邦四首練習曲、降b小調奏鳴曲以及浦羅柯菲夫瞬間的幻影、魔鬼的誘惑等多首名曲。
-
即將上場
鄧皓敦小提琴獨奏會
目前還是國立藝術學院學生的鄧皓敦,九二年獲得市交協奏曲比賽小提琴組的優勝,與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後,同年參加國際太平洋音樂節,赴日硏習深造並演出,目前是台北名弦管弦樂團的小提琴首席。而這次的音樂會,在鄧皓敦積極的策劃下,推出小提琴代表作品,包括巴赫的夏康舞曲、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