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九七經典音樂會
從原始傳統的民族音樂到現代前衛的世界音樂,「金木皮」一直都是打擊樂世界裡三大主要樂器種類;在無限可能的變化組合中,金屬、木頭、皮革以各自獨特的音色、質感,構成了打擊樂世界的多樣風貌。 此次音樂會中安排的曲目包括賴德和的《起鼓》、洪千惠的《五行》,這兩首國人作品透過嚴密計算與大膽嘗試,開發出新的音色與演奏型式;經典名著《皮革》、《木盒子》則在精密的結構中呈現出節奏的律動與美感,並以驚人的爆發力撼人耳目;美國作曲家麥可.優導所作的《迴響》,將打樂擊與電子合成樂作緊密結合,並營造出一種新的視聽經驗;另外由西村朗所作的《定音鼓協奏曲》,則是一首由五位打擊樂手搭配定音鼓獨奏的著名樂曲。
-
即將上場
文大影劇組《惡地迷蹤》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將演出由學生集體創作的舞台劇《惡地迷蹤》。 這是一個由即興構成,以山難事件爲題材的演出。在劇中可以看見角色之間互相推卸責任,爲求獲救不斷尋找求生之道。在事件與事件交替過程中產生了死亡、愛情、爭執、悔恨。「等待」伴隨著劇情延續著,劇中人等待獲救,觀衆等待結果。 此次演出採自由捐款的方式入場,歡迎所有喜歡戲劇,想一窺集體創作呈現的觀衆朋友踴躍前往觀賞。
-
即將上場
第一屆耕莘藝術季
耕莘文敎基金會於一月至四月,舉辦第一屆耕莘藝術季,邀請十個各具特色的表演團體共襄盛舉,以饗喜好表演活動的民衆。 一月首先推出三個劇團的作品:戲班子劇團《橘色泡泡》描述一個一不說話就會神經緊張的男子,和一個沈默、年齡三十多歲的女子同住一個戶簷下的故事。 臨界點劇團重演已故導演田啓元舊作《一個少尉軍官和他的二十二道金牌》,做爲田啓元作品回顧演出系列的第一齣。該劇以拚貼手法,呈現現代人潛在性格的多元,對社會價値的質疑。 台灣渥克劇團演出《//WWW.I❤YOU/捜尋中》,藉由追査陌生女子在答錄機的留言過程,企圖呈現在現代社會各種便利的通訊、交通支配下,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此次藝術季由耕莘文敎基金會主動邀請表演團體參與藝術季,一切演出設備免費使用,票房收入歸表演團體所有。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香港〕 九七舞匯舞蹈節八月隆重舉行 九七年對香港來說,不僅政治舞台上的大戲令人注目,藝術方面亦熱鬧繽紛。九七舞匯舞蹈節將於八月一至十四日舉行。 九七舞匯的前身是自八六年由香港演藝學院發起主辦,至今已有十年歷史,毎年暑假邀集世界各地舞蹈學院學生齊聚。九〇年由前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胡善佳發展爲國際舞蹈聯盟亞太中心,由台灣、韓國、北京、東京、馬尼拉等不同地區輪流主辦。並與歐、美聯合爲一個國際舞蹈機構,每年舉辦年會。 此次節目內容包括學術性舞蹈硏討會、舞蹈技巧課、午間示範觀摩演出及舞蹈裝置藝術展、香港舞蹈發展圖片展、舞蹈演出等。國際舞盟亞太中心年會將有四+多位舞蹈學者參與,以「舞蹈在現今社會的價値」爲主題,探討舞蹈在社會、文化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發表的論文將結集出版。舞蹈技巧課程公開讓海外各地舞校學生自費參加。 晚間正式演出以「今日的中國舞蹈:傳統與當代」爲主題,邀請中、港、台三地具傳統與現代特色的專業舞團演出。台灣有原舞者舞團,以及由光環舞集、太古踏舞團、多面向舞蹈劇場三個團體組成的「第三波」共同演出;大陸以山西省歌舞團舞劇《黃河水長流》,及廣東現代舞團爲代表;香港有新一代編舞者梅卓燕、潘少輝等發表新作。國際拉邦動作分析委員會,亦會在香港舉辦雙年會(首次於亞洲舉行)。 如欲參與午間示範演出,請於一月三十一日以前,逕寄PAL或NTSC系統VHS錄影帶至: Dance 97' C/O The Hong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School of Dance I Gloucester Road Wanchai Hong Kong (吳易珊) 〔大陸〕 東北亞戲劇交流 第三屆BESETO(BEIJING.SEOUL.TOKYO)戲劇節,去年十月中下旬在北京舉行。參加演出的有:北京曲劇團的《烟壺》、陝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張騫》、北京話劇界老藝人聯合演出的《冰糖葫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新課堂
近年來,高等藝術敎育一一增設新科系,以培養更多專業的藝術人才,令人不禁對未來有更多的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呈現而充滿期待。本期我們除了介紹這些藝術新課堂之外,也把鏡頭帶到了立法院一場藝術敎育法的公聽會上,聽聽目前基礎藝術敎育面臨的問題,以及新法的訂定又爲我們規劃出了什麼樣的藝術敎育遠景。
-
即將上場
華岡舞蹈團年度公演
華岡舞蹈團這次公演的風格「非常的中國」,無論是芭蕾、現代或民族舞蹈都以本土的題材作爲創作的主題。 節目非常具新古典芭蕾的特色。盧翠滋的《閑愁》與魏沛霖的《荷風心境》都是以舞者瑣瑣細細的足尖舞步,融合婀娜細膩的手姿與身段,娓娓道出中國女性的心境。伍曼麗的舞作同樣具有新古典的特色,但較富有當代人的節奏感與精神,此舞分五段刻劃人對生命的熱愛與追求。 陳華夫婦《背水姑娘》以雅魯藏布江爲背景描寫藏族的姑娘在取水的舞蹈。演出形式活潑生動,但保留藏族舞蹈的原始動作風格。 《散花》是陳隆蘭取材自敦煌壁畫的伎樂天。余金文《再玩一次》回憶式的演出,以時光的流逝爲此舞發展的縱線,以及游好彥的《黑白遨翔》。
-
即將上場
妮娜曁俄羅斯首席芭蕾巨星國際公演
此次演出集結當今國際芭蕾舞壇上的首席芭蕾舞星。尤以甫自日本結束巡迴公演,享譽國際的妮娜.安娜妮亞舒薇莉爲首,連袂來台獻藝。 此次應邀來訪的芭蕾舞星包括了分別隸屬於俄羅斯最知名的波修瓦、基洛夫、頓內次克芭蕾舞團及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美國休士頓芭蕾舞團等世界知名舞團之首席舞者。繼九二年後再一次攜手合作。 他們除了各自展現其個人巔峰傑作之雙人舞外,並聯合演出《波拉卡舞曲》、《海盜》、《唐吉訶德》等舞碼。其中《蝶變》一舞是由俄國編舞家,依據作曲家李泰祥的交響曲特別爲此次來台演出而編作。本次演出並將請蘇聯的鋼琴家,現場以鋼琴伴奏此一舞碼,相信將帶給台灣舞迷們不一樣的視聽享受。
-
即將上場
台南家專舞蹈科畢業舞展
台南家專舞蹈科五專員間部第八十六屆畢業班舞展,以〈舞在水面上的葉子〉爲主題,節目內容涵蓋芭蕾、現代及中國舞,由老師及學生作品共同展演。學生作品有《禁地》、《環扣》、《靑喚》、《綑綁》、《武戰旗威》,其中《環扣》及《武戰旗威》曾獲校內學生創作比賽優等獎。老師作品包括:Show Time由許翠玲編作,以百老匯歌舞風格芭蕾舞技巧演出;許春香的《節慶》以特殊的編排方式描述節慶喜氣。《蟬》由曾瑞媛爲全班同學編排,呈現出蟬羽化的過程。
-
即將上場
吳佩菁打撃樂音樂會
吳佩菁十八歲就擔任朱宗慶打擊樂團的首席,自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後以不到三年的時間,取得美國北伊利諾大學打擊樂演奏碩士及西維吉尼亞大學打擊樂博士候選人資格。年紀輕輕卻已有超過七百場以上的演出經驗,演奏的足跡遍至世界各地,著名打擊樂家安倍圭子及知名打擊樂團隊如瑞典克羅瑪塔、法國史特拉斯堡等,都對她有極高的評價。 由於國際上甚少人能使用六根棒子演奏木琴,因此可用的樂譜並不多,爲求好曲,吳佩菁邀請黃婉貞爲她寫《水之精靈》,是一首極爲高難度的展技佳作。其他演出曲目包括:里安.提格《如閃電的手》、安德.喬立威《打擊樂協奏曲》、安倍圭子《祭典太鼓》等。
-
即將上場
《鱷魚在唱歌》
《風動紙風車.鱷魚在唱歌》好長的名字啊!其實在這一齣戲裡,不但有「紙風車」極具新意又可愛活潑的特色,還有風動舞團別樹一格的現代舞蹈風格。希望能在紙風車的兒童戲裡,加入另一種風格的氣質,好帶給大小朋友更多不同風味的想像空間! 鱷魚究竟會唱什麼歌,會跳什麼舞?戲/舞碼包括《一 一ˊ一ˇ一ˋ》、《三個強盜》、《離家出走》、《石頭心》、《嚇嚇鼓》等。
-
即將上場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十週年慶音樂會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成立以來,多次應邀至各地巡迴演出。八六年曾於國家音樂廳先後舉辦「迎接音樂新鮮人」、「弦樂四重奏名曲欣賞」等示範活動,介紹室內樂多元化的風貌。九〇年應政府之邀前往美、加各城市巡迴演奏,九二年再受文建會之邀赴紐約作多場演出。目前成員包括蘇顯達、陳幼媛、何君恆、曾素芝等,他們均曾擔任台灣各職業樂團的首席,具有極佳之樂團合作經驗,默契良好。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十週年,將呈現給愛樂者許多經典的弦樂四重奏曲目:海頓《日出》、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包羅定《夜曲》、德弗札克《美國》,及創團名曲:舒伯特《死與少女》,下午場將另有專家解說。
-
即將上場
克莉黛鋼琴獨奏
法蘭絲.克莉黛是世人公認當今詮釋李斯特作品最好的鋼琴家之一,她在非常年輕時即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並在兩年內獲得五項首獎。在布達佩斯的李斯特國際大賽獲得李斯特獎,此獎成爲她鋼琴生涯中的轉捩點,開始積極地轉而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成爲國際間衆所公認的「李斯特夫人」。 「克莉黛音樂中濃郁的情感及卓越的技巧,深觸靈魂深處而毫無匠氣。」克莉黛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國際間她已舉辦超過二千五百場的音樂會,並與許多管弦樂團如紐約愛樂、倫敦愛樂等合作錄音超過五十次。 演出曲目:蕭邦馬厝卡舞曲、李斯特《佩脫拉克之詩》、《愛之歌》,及德布西、拉威爾的鋼琴曲等。
-
即將上場
碩果僅存的世紀大師黎奇小提琴演奏會
被譽爲「帕格尼尼再世」的小提琴黎奇,十歲時即首度於舊金山演出聖桑、孟德爾頌等作品,震驚觀衆而自此展開絢爛的演奏生涯。十四歲時黎奇展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奏,造成了樂壇的轟動。之後便不斷與世界各大城市交響樂團合奏;與著名鋼琴家舉行聯合演奏會。 他也是當今第一位完整錄下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曲專輯的音樂家,他的演奏向來以色彩鮮明、富戲劇效果著稱。此次應廣大樂迷要求將四度來台演出,由台灣旅美鋼琴家隆信眞爲其伴奏。演出曲目爲:舒伯特《聖母頌》、帕格尼尼《帕爾比蒂》、布拉姆斯D小調奏鳴曲作品、韋瓦第A大調奏鳴曲、德布西G小調奏鳴曲、巴赫C大調奏鳴曲。
-
即將上場
海峡兩岸京劇名角聯合大公演
以國立國光劇團與中國京劇院爲主,外加北京京劇院著名譚派老生李崇善,以及戰友京劇團著名張派靑衣張萍組成的「海峽兩岸京劇名角聯合大公演」是今年海峽兩岸京劇界的交流盛會。中國京劇院一行三十人將提前抵台,與國光劇團展開爲期十天的密集排練。 中國京劇院是大陸文化部唯一直屬的京劇院團,首任院長爲藝術大師梅蘭芳。此次兩團首度攜手合作,名角雲集,中國京劇院來台包括國家一級演員楊春霞、馮志孝、景榮慶、王晶華等九位,國光劇團則推出包括魏海敏、言興朋、唐文華、朱陸豪等主要演員。 此次兩團合作雙方採對等原則,每齣戲皆不分彼此的合作模式。
-
即將上場
國立藝專年度舞展〈旋轉空氣的傻子〉
國立藝專舞蹈科今年年度公演〈旋轉空氣的傻子〉,打破傳統的演出形式,組合八支獨立的舞碼,以舞劇的面貌呈現出嶄新的風格。 作品包括:新生代創作舞展最佳創作獎《鼓手》;運用呼拉圈表現兩種不同的矛盾情節和生活態度的《圓內圓外》;《復活》具有濃郁埃及味道的舞蹈;改編霍桑文學名著的《紅字》;節奏輕快鮮明的《伏動》。《胡桃鉗》的重新詮釋及《代言者》等。 除了豐富的肢體語彙與精彩的故事情節外,爲此次演出設計一系列前衛且又別出心裁的造型和彩妝。
-
即將上場
打狗彩虹藝術節
「南風文化底層」以策劃藝文表演活動、戲劇創作、當代美術發表、藝術影片觀摩硏討爲主。附設南風劇團,以高雄當地熱愛表演藝術的人所集合而成,以自行創作舞台劇爲主,是高雄當地活動力旺盛的劇團。 搬至高雄彩虹公園旁的南風文化底層將在這一天慶賀成立,規劃爲期十天的〈打狗彩虹藝術節─搬新厝、作大戲〉的藝文活動,密集呈現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影展等表演及專題演講,邀請近年來相當活躍的表演團體及在各專業領域學有專精的學者參加。
-
即將上場
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劇團《鏡修羅》
國內資深的劇場創作、演出工作者劉守曜新成立的「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劇團」將演出創團首演《鏡修羅》。 劉守曜自民國七十六年加入劇場活動,八十二年發表個人的第一齣編、導、演出《觀自在》。之後前往美國紐約和英國的拉邦中心進修兩年,並嘗試發展出關於身體和表演的辯證思維。 去年回國至今曾參加密獵者劇團、臨界點劇團多齣戲劇的創作演出,儼然成爲國內小劇場炙手可熱的「明星演員」。此次《鏡修羅》是劉守曜八十四年回國後的第一齣個人創作,爲劉守曜個人導、演的劇場作品。內容敍述一對男女的愛欲糾結,他集男人與女人於一身,舉手投足間穿梭於陰陽的絕對差異。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亞曲盟將於菲律賓舉行大會暨音樂節 亞洲作曲家聯盟明年一月將在菲律賓召開第十八屆大會曁音樂節,中華民國總會除了積極推舉我國作曲家許常惠角逐下任大會主席外,並籌組一支集結作曲家、原住民及漢人樂舞等演奏團體共七十多人的龐大隊伍前往。除發表國人作曲家十首作品外,並演出傳統音樂與舞蹈。 亞洲作曲家聯盟與國際現代音樂協會是當前最重要的國際作曲家組織,每屆大會有各國報吿、現代音樂作品發表會、硏討會、作曲比賽、傳統藝術表演等。 此次台灣獲選發表作品的,包括何能賢、洪崇焜、黃妙萍、許雅民、石佩玉、李志純、絲國正、王怡雯、陳慶章、許博允等十位,其中王怡雯的《三重奏》還被評選爲參選「靑年作曲獎」的台灣代表。傳統器樂發表部分由涂惠民指揮、采風樂坊演出,長笛、鋼琴、弦樂四重奏等,將邀集國內傑出的演奏者參與。 除了發表作品的作曲家之外,許常惠、馬水龍、錢善華、鍾耀光、潘皇龍、曾興魁、張己任、李子聲、盧炎等多位音樂家都將前往,由音樂家樊曼儂擔任總領隊;演出團體包括漢唐樂府、原住民藝術代表團隊原舞者舞團等,將呈現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音樂、舞蹈。 (編輯室) 新興表演場地 台北誠品書店敦南店於上個月正式開幕,地下二樓的藝文空間佔地一百五十坪,除平時可作爲展覽、辦活動場地外,並有專業劇場燈光、音響及投影設備,可提供表演團體演出時使用。該場地還可以吸音隔板分成九十坪、六十坪兩個場地使用,以出租、合辦等方式供有興趣的團體或個人。 詳情請洽誠品書店企劃部:(02)775-5977 擅長以黑色幽默漫畫表達政論意見的魚夫,將多年前旅遊歐洲時在巴黎和平咖啡館所得到的靈感,落實在剛開幕的魚夫咖啡館裡。 魚夫咖啡館以魚夫推薦咖啡爲號召,並斥資購入專業劇場燈光及音響設備,在開幕之初免費提供場地及設備讓藝文界人士演出。 咖啡館的演出場地尙未正式推出,已有各界人士紛紛探詢,魚夫咖啡館將成爲愛好藝術活動人士的新聚點。 有意演出的團體請洽魚夫咖啡館:(02)523-9234
-
即將上場
浙江兒童藝術劇團《奧芝國歷險記》
浙江兒童藝術劇團帶來膾炙人口的兒童劇《奧芝國歷險記》,該劇改編自家喩戶曉的美國著名童話《綠野仙蹤》。浙江兒童藝術劇團自一九八八年成立以來,幾乎每年推出一齣自己創作的劇目上演,平均每年演出二百五十場至三百場左右,在大陸兒童藝術劇團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浙江兒童藝術劇團以精選的七個主要段落,配合別出心裁的舞台設計,充滿動感,趣味橫生;並揷入一些現實生活裡的對白及劇情,使這齣舞台劇更具現代感與戲劇性。離奇曲折的劇情、五光十色的舞台效果,展開一場驚奇有趣的冒險旅程展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同性戀.扮裝.戲
劇場內的「扮裝」旣是表演形式、也可以是議題本身。劇場外的「扮裝」、同性戀身份及議題,旣是文化現象也是表演形式。近幾年劇場當中所出現的「扮裝」、同性戀議題,爲劇場憑添許多「風景」。但是,要拿這兩種表演形式及議題入劇,劇場工作想要處理得有深度、處理得貼切,就得更加小心。歷史上的性別表演有過哪些可資參考的例子?民國初年曾盛極一時的新戲、扮裝,凸顯了什麼問題?國外有哪些例子?劇場人士又有什麼看法呢?我們嘗試藉由專文、採訪,來看看劇場中「扮裝」及同性戀議題,是不是可能在前衛及保守之間,走出一條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