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動見体《暴雨將至》 直視長照家庭的血與淚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長期照護」成為最新話題,動見体劇團最新製作《暴雨將至》,在「長期照護」的命題下,試著探問人性中幽微黑暗的層面,透過戲劇探索那些被淹沒的聲音。
-
藝視窗
NCO「菁英爭揮」青年指揮決選 曾維庸勇奪首獎
【台灣】 NCO「菁英爭揮」青年指揮決選 曾維庸勇奪首獎 臺灣國樂團於去年12月21日晚間舉辦「2016菁英爭揮青年指揮決選之夜」音樂會,樂界專業評審從指揮技術、樂團領導能力、樂曲詮釋等方面考評參賽者的表現。此外為激發參賽者對文宣形象的表現能力,邀請媒體工作者擔任評審,針對參賽者的舞台魅力進行評比。現場觀眾亦在音樂會結束後,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的得主。5位參賽者以自選曲《弦上秧歌》、《蓬瀛狂想》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歷經兩小時的演出後,結果由曾維庸摘得第一名的殊榮,第二名為陳奕全;而曾德偉不僅獲得現場觀眾最高票數成為最佳人氣選手,亦獲得媒體評委票選最佳魅力台風獎得主。(李秋玫) 臺灣戲曲中心2016創意競演節目徵集 決選團隊出爐 臺灣戲曲中心於今年推出首個重點節目「創意競演節目徵集計畫」,鼓勵表演團隊及創作者參與當代戲曲,期能藉由各領域與各世代創作者碰撞,激發多元的戲曲表現形式。在歷經長達半年的創作陪伴、劇本工作坊、讀劇會及試演後,參與決選團隊名單終於出爐,分別為:安琪歌子戲工作坊《纏》、新聲劇坊英雄《再見》、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聶隱娘》、真快樂掌中劇團《孟婆.湯》與栢優座《畢方之國》等。 本次入選以「劇本工作成果」、「試演導演詮釋及演員表現」、「舞台、服裝、燈光等設計呈現」為主要評分項目,參賽作品必須能夠表現出「傳統戲曲的創意展現」、「保留戲曲傳統精神的新突破」,同時更必須維持「劇本、表演的完整性」,本次入選團隊將於今年3月份參與決選公演,演出完整劇目內容,最終優勝團隊將可擁有臺灣戲曲中心演出計畫之優先提案權外,也有經費獎勵大表演廳組最高600萬、小表演廳組最高200萬之製作經費分攤。(張慧慧) 亞太詩歌樂舞慶臺戲系列「與藝術家有約」活動即日起報名 亞太詩歌樂舞慶臺戲系列活動之中的「與藝術家有約」示範講座與工作坊,將與1月18日及19日「來自蒙古、歐亞、天山草原與河中流域的音樂故事」音樂會同步舉行,歡迎意者報名
-
藝視窗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推出跨場館服務 三館共製計畫展開徵件
【台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推出跨場館服務 三館共製計畫展開徵件 2017年應是台灣表演藝術圈邁向下一里程碑的關鍵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三場館「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跨場館整合服務將正式啟動,推出除了推出三館共同製作計畫外,也公告三館的巡演場地租用申請辦法,提供場館各式行政資源之最大效益。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自12月起展開徵件,以單一製作上限1000萬元的經費,以及場地、行政資源扶植國內優質創作,首批成果將於2019年春天首演並巡迴三場館演出。 此外,由兩廳院與歌劇院輪流主辦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巡演場地租用申請辦法」,以單一窗口收件、一次申請兩場館巡演的精簡機制,整合後,租用範圍涵蓋兩廳院及歌劇院共7場地,團隊可以一次就演出需求申請場地,相當便利。申請通過評議後,將依據各場館租用管理辦法和場館簽約。而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式營運後,此聯合服務亦將延展至高雄。該辦法將於每年1月、7月公告翌年上、下半年檔期,以便團隊盡早確定演出檔期。(張慧慧) 傳藝中心培養歌仔戲新苗 台北高雄輪番發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推動戲曲人才培育有成,「105年歌仔戲新苗培育計畫聯合成果演出」特以「戲.青春」為主題,從11月25日起陸續在台北、高雄兩地展開五場育成大戲的演出。 105年全新啟動的「歌仔戲新苗培育駐園演訓計畫」,共計招收10位前場藝生、8位後場藝生,以累積四個月、超過兩百場演出的實戰經驗,潤澤了戲曲新苗的舞台生命。另「歌仔戲前場新苗駐團演訓進階計畫」今年更增加「輔導中南部歌仔戲新秀駐團演訓計畫」,南北兩大計畫共計媒合6位青年前場藝生進入5個職業劇團。後場人才部分,則自104年起連續兩年推動「輔導戲曲後場人才駐團演訓計畫」,今年則有歌仔戲、布袋戲及客家戲等劇種,共計有9位藝生進入5個劇團學習與工作。 繼11月25日在台北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的演出後,12月16日起連續三天則將由「中南部歌仔戲新秀駐團演訓計畫」入選的三組團隊:春美歌劇團、小金枝歌劇團、明華園星字戲劇團,在
-
舞蹈
肢體音符《月牙泉》 科技跨界穿越時空
肢體音符舞團藝術總監華碧玉最新製作《月牙泉》,把現代伸展台搬上舞台,舞者穿著紙造型的服裝,與現場演奏的樂手變成走秀模特兒,舞者甚至跳起機械舞,這真的是敦煌?
-
音樂
波蘭的瑰寶 耀眼登台
「2016我是這樣看世界」講座音樂會系列邀請到波蘭Kroke樂團登台演出,該樂團由中提琴、手風琴、低音提琴組成,將極具即興精神的克雷茲莫音樂與現代音樂結合,創造出獨特聲響。
-
其他
「2016新人新視野」開跑 虛擬實境、反課綱、戲劇實驗反映世代
讓我們想像,卅年後,虛擬實境的未來人類狀態是怎麼樣的呢?台灣教育體系餵養「好國好民」的僵化課本,在反課綱後如何被檢視?台灣作家晦澀難懂的文本如何在劇場中展演?
-
戲劇(曲)
金枝演社《伊底帕斯王》 一窺古希臘英雄史詩盛典
金枝演社將演出希臘悲劇索福克里斯經典鉅作《伊底帕斯王》,在國家音樂廳的戶外星空下,打造環形舞台觀戲視野,結合西方神話於東方祭儀,企能展現磅礴壯闊、詭譎華麗的英雄史詩。
-
音樂
舒米恩與黃裕翔電影音樂會 重現美好記憶
電影《逆光飛翔》男主角黃裕翔將與創作歌手舒米恩、「泰雅學堂」及「玩弦四度樂團」共同合作《和你在一起──舒米恩X黃裕翔電影音樂會》,聯手為觀眾帶來一場最溫暖的樂音。
-
藝視窗
NSO「30小時不斷電」 號召樂迷一起演出薩替作品Vexations
【台灣】 NSO「30小時不斷電」 號召樂迷一起演出薩替作品Vexations 為了慶祝30周年,國家交響樂團(NSO)規劃了「30小時不斷電」活動,內容除了跨年音樂會、講座、影片欣賞、樂器體驗工作坊等之外,更將舉辦「840人鋼琴馬拉松」音樂會,號召840位樂迷,從2017年元旦凌晨1點開始,以鋼琴獨奏的方式接力演出作曲家薩替的作品《煩惱事》Vexations,「演出」地點則於國家演奏廳舞台上。 想當NSO客席演奏家,與音樂總監呂紹嘉一起創下歷史紀錄者,可於即日起至11月11日前繳費報名。可獲贈《麻煩事》客席演奏家證書乙紙、《30 Hrs熱古典》音樂會票券2張、《麻煩事》演奏廳入場券10張、演出實況影音紀實等。意者請洽nso.pianomarathon@gmail.com、02-3393-9888。(李秋玫) 文化部多個表演藝術補助項目 11月起受理申請 文化部11月份有多個表演藝術相關補助項目開始受理申請,包含「臺灣品牌團隊計畫」、「表演藝術類活動補助」、「表演藝術製作提升排練補助計畫」與「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等,皆自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截止。 「106年度臺灣品牌團隊計畫」係透過資源挹注,提升具國內外展演能量的團隊,成為臺灣對國際的文化品牌;並期待團隊能帶動其他表演團隊共同成長。凡曾獲「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作業要點」卓越級補助之團隊,皆可申請。 「表演藝術類活動補助」是針對「整合性表演藝術活動」(計畫內包含五個以上團隊之五項以上製作,或計畫內包含十五場以上演出)與「有助於培育表演藝術專業人才、促進表演藝術國際交流發展,在國內地區辦理之國際研討會或國際性表演活動」提供補助,此次為106年度第一期申請,受理1月至6月的活動。 「表演藝術製作提升排練補助計畫」旨在協助製作單位加強整體
-
戲劇(曲)
黑眼睛跨劇團《蜜莉安的詭計》 法國鬧劇南島歌舞版
黑眼睛跨劇團以台灣新住民為主題的新作《蜜莉安的詭計》,以鬧劇的形式,加上不時穿插的歌舞片段,特別在台北花博公園免費演出,讓藝術更貼近觀眾,呈現完全不同的喜劇氛圍。
-
音樂
雲門《流浪者之歌》原唱喬治亞魯斯塔維合唱團 首次在台舉辦音樂會
以歌聲伴隨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巡演全球、感動數萬人的喬治亞魯斯塔維合唱團,本週在淡水雲門劇場開唱,台灣觀眾將能欣賞舞台上宛如十座大型行動音箱的人聲交響樂團。
-
其他
2017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精采連三月
國家兩廳院明年將歡慶卅周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自三月三日至五月廿八日,首次以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帶來廿五檔精采節目,並以「時‧差」為主題,用全新面貌、絕佳陣容迎接未來。
-
其他
《火炬下的囚犯》 無人機與舞者來回穿梭時空影像
由無人機與舞者共同領銜主演的《火炬下的囚犯》,打破室內劇場空間限制,大膽運用無人機擔綱演出,並搭配即時傳輸現場空拍影像,讓每位觀眾都可能是演出的一部分。
-
戲劇(曲)
香港鄧樹榮與白光劇社合作新戲《安提戈涅》 網路全程直播
香港西九文化區將於十一月為當地及海外民眾網路直播由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及白光劇社首度合作的希臘悲劇《安提戈涅》,在日落及維多利亞港景致下一同見證一幕幕生與死的鬥爭角力。
-
戲劇(曲)
希臘導演特爾左布勒斯《酒神的女信徒》 創造極致觀戲饗宴
國家兩廳院主辦的國際劇場藝術節,今年特別邀請希臘阿提斯劇院藝術總監、國際戲劇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來台執導《酒神的女信徒》,在藝文廣場免費演出。
-
音樂
經典法文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再度來台演出
全球逾十八國競相邀演,被譯為十四種語言版本,累計超過六百五十萬人次觀賞的經典法文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睽違多年後再度來台演出,為台灣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震撼和感動。
-
戲劇(曲)
栢優座《椅子》演繹荒誕人生
栢優座參與臺灣戲曲中心試營運「試.戀戲曲」系列節目,推出法國劇作家尤涅斯科經典荒謬劇《椅子》,由黃宇琳、許栢昂、王辰驊主演,為國人帶來耳目一新的「實驗戲曲」。
-
戲劇(曲)
紙風車劇團《巫婆》系列再延續 文學跨界新火花
紙風車劇團年度新戲《巫頂站在屋簷上》結合兒童文學創作,改編作家小野的《心所愛的人》和哲也的《小火龍與糊塗小魔女》,利用這部戲陪伴孩子們超越困難,擁有更高的視野角度。
-
戲劇(曲)
如果兒童劇團挑戰歌仔戲 明華園全力支持
如果兒童劇團全新製作大型舞台劇《我的媽媽是薛丁山》,第一次以歌仔戲劇團生活、台灣媽媽努力經營家庭為故事藍本,將歌舞劇的熱鬧、兒童劇的溫馨、歌仔戲的文化一次呈現。
-
舞蹈
雨過天青 布拉瑞揚《漂亮漂亮》跳出不一樣的生活樣貌
受到接連三個颱風的影響,台東布拉瑞揚舞團原本已開排的第三號作品《漂亮漂亮》被迫中斷,排練場屋頂被吹掀,室內泥濘積水,然而,卻因此讓舞作有了全新風貌。
-
舞蹈
為雲門《流浪者之歌》一站廿二年 林懷民向王榮裕致敬
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流浪者之歌》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將於淡水雲門劇場連演四場,藝術總監林懷民透露,舞作將暫時封箱,他特別感謝飾演僧人的王榮裕一站已廿二年。
-
音樂
熱情與技藝將音樂廳化身競技場 NSO與肯普夫各顯神通
國家交響樂團(NSO)三十樂季的英雄主題將繼續挑戰樂迷的聽覺,十月十二日將由駐團指揮張尹芳指揮,帶來一場展現樂團特色,如英雄競技般的音樂會。
-
戲劇(曲)
《當妳轉身之後》 看見生命最終的溫暖
導演吳念真、吳定謙父子繼《八月,在我家》首次合作後再次聯手,改編美國劇作家瑪格麗特‧艾德森的作品,推出《當妳轉身之後》,透過女主角逐漸趨近盡頭的生命旅途中反思過往人生。
-
戲劇(曲)
台法共製作品《歐洲聯結》 看見人性對權力的渴望
2016臺北藝術節壓軸大戲《歐洲聯結》,由台灣同黨劇團及法國守夜人劇團共同製作,導演馬修‧華將透過「聲音」這個元素,打造台灣劇場從未有過的超親密體驗。
-
戲劇(曲)
搖滾樂、錄像與行為藝術的跨域獨角戲 《中性》交織性別辯證
突破認知框架、性別取向、身體外觀,鬆開性別定義的《中性》,演出者希薇亞.卡德洛妮以雌雄莫辨的角色,讓雙性同體者的故事交錯於電子、搖滾樂、多媒體與強烈閃爍霓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