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愛德華.加德納領軍 國慶假期訪台演出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歡慶90周年,將由首席指揮愛德華.加德納(Edward Gardner)率團來台於國慶假期演出璀璨英倫樂音。
-
戲劇(曲)
台南人劇團《Reality No-Show》 思辨與探究社群真假虛實
劇場編導演蔡柏璋睽違台灣劇場六年後的最新力作《Reality No-Show》,聚焦於「真相╱謊言」,上週末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首演後,好評延燒。
-
戲劇(曲)
杜達.派耶瓦劇團《布魯斯瑪莉》 一窺神祕超人類主義實驗室
「我絕不允許任何人碰我的頭!」個性古怪的猴子名叫瑪芬,能說話、會唱歌,被分屍照樣活蹦亂跳,身懷絕技的牠,只有一個罩門──千萬不能碰到牠頭上的晶片!荷蘭半身偶大師杜達.派耶瓦結合舞蹈和半身偶的全新作品《布魯斯瑪莉》,講述一位退休的變裝皇后,成為超人類主義實驗室的清潔員,撞見了被反覆測試的猴子瑪芬,一場營救行動就此展開。舞台上的派耶瓦一人分飾多角:是布魯斯,也是瑪莉,是猴子瑪芬、又是活在數位世界的法鬥犬;派耶瓦得救人、得被救,還得自己和自己鬥嘴,柔軟靈活的身段讓他與戲偶合而為一,快速切換角色和聲音,展現高超的操偶能力和深厚的脫口秀功力,一小時演出絕無冷場,故事線卻如詩般流暢。
-
音樂
再拒劇團《說吧,香港》 以聲音劇場再現香港200年歷史更迭
2023臺北藝術節壓軸節目即將登場,由第18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得主「再拒劇團」帶來的《說吧,香港》,2020年於臺北詩歌節首演時索票一空,大受好評。此作品以香港詩人廖偉棠的15首編年組詩為本,將於9月30日、10月1日在中山堂中正廳演出。本作品採用紀錄劇場╱報告劇的形式,以聲音為敘事主軸的手法,導演黃思農攜手台港兩地的金馬獎音樂人黃衍仁和曾韻方,為詩作譜曲演唱,並加入演員鄭尹真、禤思敏,以華語、粵語雙語朗誦詩作,述說香港這座島嶼200年來歷經的流變。
-
戲劇(曲)
楊景翔演劇團《愛.上.陌生人》談論現代男女交友關係
今年九月,楊景翔演劇團新作《愛.上.陌生人》將於台北南村劇場演出。本劇由艾美獎得主《紙牌屋》編劇Laura Eason原版授權,經由新銳編劇應修平中文在地化轉譯後,潘冠宏執導,將為該劇數百個製作版本中,首個中文版本首演。
-
音樂
莊東杰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抵台 攜手鋼琴家伽佛利佑克揮灑經典薈萃
台灣指揮家莊東杰親率德國百年的波鴻交響樂團抵台,順利成行榮光返鄉演出,主辦單位新象特並邀烏克蘭鋼琴家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來台,演出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和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及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在中秋假期以饗樂迷。
-
戲劇(曲)
2023兩廳院藝術出走《寶島曼波Formosa》 全台四縣市免費獻演
邁入第九年的「兩廳院藝術出走」與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攜手合作,即將於10月21日至11月11日展開全國巡演,一路在花蓮、台南安定、台中豐原及屏東九如等地免費呈獻原創音樂劇《寶島曼波Formosa》。今年與台南人劇團共同推出新作,力邀女星方文琳、方宥心、張仰瑄領銜主演,以工地秀為概念打造一場充滿台味的音樂劇體驗,歡迎民眾相招來看。
-
戲劇(曲)
中國國家京劇院疫後重訪 名家領銜歡慶訪台30周年
今年是中國國家京劇院訪台30周年。成立於1955年的中京院是中國最知名的京劇院團,首任院長即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
-
戲劇(曲)
王偉忠最後一次親自演出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
「今天,我要說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叫做王忠偉,不是王偉忠。」王偉忠這回要說的,不是他的故事,是他朋友「王忠偉」的事。這不只是王忠偉的故事,也是你我身邊熟齡男女的心事。人生如戲,不論演什麼角色,都有機會獲得掌聲、也可能落漆被噓,經過努力,就值得一聲「謝謝大家收看」。
-
戲劇(曲)
優人神鼓經典《墨具五色》2.0 尋找你的蝴蝶夢
優人神鼓35周年經典《墨具五色》2.0將公開邀請觀眾說說自己的「蝴蝶夢」,虛實之間,哪個我是我?我,在哪裡?如果能與老莊及優人有所共鳴,則有機會於〈莊周夢蝶〉篇章中上舞台與大家分享。而首演場特別邀請作家暨主持人謝哲青拋磚引玉做分享。
-
戲劇(曲)
2023承功─新秀舞臺 以汗水書寫青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23承功─新秀舞臺」,將從10月19日起至11月5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演出。本劇展今年邀集12團優秀劇團、14位新秀,橫跨歌仔、客家、京劇、豫劇等劇種,各自拿出看家本領併場拚戲。
-
舞蹈
舞蹈空間《往月的方向去》 以「美好」撫慰人心
舞蹈空間《往月的方向去》本週首演,高質量內容將「舞蹈性」這三個字推到另一個高峰。
-
音樂
NSO開季音樂會 尤森兄弟檔帶來雙重饗宴
NSO國家交響樂團2023╱24樂季即將揭開序幕,在開季音樂會中,邀請來自荷蘭的鋼琴家兄弟檔盧卡斯.尤森(Lucas Jussen)與亞瑟.尤森(Arthur Jussen)前來。這是繼2019年兩兄弟到訪衛武營之後再度來台,他們這回會先在衛武營演出「春之祭」雙鋼琴音樂會,接著就參與NSO的開季演出「幻夢如海.雙鋼琴之夜」。
-
其他
2023米倉劇場藝術節 9月16日至10月29日登場
2023米倉劇場藝術節以「來拚場」為策展主題,於9月16日至10月29日舉辦,期間包括七檔劇場內演出節目、一檔老城區的街區型表演、五場工作坊、三場座談及四天市集,讓民眾在欣賞藝術表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歷史建築的魅力。
-
舞蹈
兩大舞蹈巨人 荷蘭舞蹈劇場與侯非胥.謝克特舞團10月來台
今年度,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遇見巨人」系列,請來的兩大國際巨人,台灣的舞迷們應該都不陌生,一是荷蘭舞蹈劇場(Nederlands Dans Theater,以下簡稱NDT),二是侯非胥.謝克特現代舞團,將分別在10月初與10月底演出。
-
戲劇(曲)
《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三代同堂親揭當今家庭人性大考驗
綠光旗艦大戲《人間條件八─凡人歌》從一家之主的視角剖析當代家庭問題,靈感源自編導吳念真LINE對話群組,以喜劇節奏,道破當今三代家庭的苦澀與煩惱。
-
舞蹈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退休 最終場推出《Mr. Formosa》本週演出
《Mr. Formosa》為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創團人暨團長徐進豐告別創作生涯的最終場全劇作品,今年一大亮點是挑戰以素人舞者為主要演出人員,專門為兒童打造一齣寓教於樂的兒童舞蹈戲劇製作。
-
音樂
歷史經典《伊底帕斯》 變身音樂劇征服舞台
2018年,韓國拼死奔跑劇團(Jukdal)《王世子失蹤事件》令台灣觀眾耳目一新;2023年,他們攜手導演徐在亨、編劇韓雅凜、台灣作曲家張芯慈,共同打造淒美作品《伊底帕斯》,將希臘悲劇中的Chorus(歌隊)應用於音樂劇中的Emsemble(歌隊),讓他們成為伊底帕斯顛沛命運中的見證者,共感其悲傷與苦痛、挫折與希望,帶領觀眾在伊底帕斯的命運中同行。
-
戲劇(曲)
一場死生陰陽間的觀察 國光劇團「魔幻雙齣」實驗京劇更多可能
國光劇團年度新製作2023臺北藝術節「魔幻雙齣」,以「死生一夢」及「陰陽雙照」兩個主題,涵括《試妻劈棺》、《傀儡幻戲》、《伐子都》、《活捉》四齣劇目,結合前台「魔幻隧道─AI沉浸式體驗」,將激盪出科技與傳統的藝術火花。
-
音樂
北市國新樂季 繽紛呈現極致台北之聲
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稱「北市國」) 2023/24樂季自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止,為期十個月。北市國代理團長劉得堅表示,即將登場的新樂季將延續去年推出「精彩TCO」、「溫馨飛魔力」與「傳藝舞繽紛」三大系列演出活動,共計48套、54場次節目。
-
音樂
「知己知彼」系列音樂會 打擊樂新秀閃亮登場
充滿熱情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歷經30多年來憑的不僅是熱情以及追求卓越的初心,更令人感動的,是展現團隊合作及相互鼓勵的態度。在這樣不算短的歲月中能夠保有新意,靠的是不斷地自我修正及注入新血,讓台灣成為孕育重要擊樂家的重地。近年來,朱團除了幾場重量級音樂會外,也數次挑選年輕又優秀的團員,將它們介紹給大眾。
-
其他
2023苗北藝術節 10月啟動溫暖新篇章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2023苗北藝術節」即將於10月1日正式展開,以「發掘苗栗、連結臺灣、吸納世界」作為規劃方針,並期以「匯聚劇場製作名流」致力實現場館節目製作能量,精心擘劃「大師風華」、「經典交響」、「國際首席名家」、「劇場名流鉅作」等四大系列、八大展演,持續成為民眾的城市知已、共享「再次相遇的美好」。
-
舞蹈
何曉玫經典重製《親愛的》 動態摺紙舞台打造全新視覺效果
2023臺北藝術節本週六、日將帶來何曉玫MeimageDance經典作品《親愛的》,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編舞家何曉玫醞釀十年重製。本作品延續何曉玫獨特的「超現實幻想」創作迴路,透過俐落而精湛的人偶化肢體風格,賦予觀眾深刻印象,動態摺紙舞台更突破劇場技術限制,打造全新視覺效果。
-
音樂
音樂劇《Titanic鐵達尼號》 倫敦卡司原味演出首航台灣
歷史上,人們並不一定有意打造經典傳世或留名,有時打造的不過一個夢想。然而,美好夢想往往在一不留神失了手,成為一個傳奇悲劇。1912年4月10日,號稱「永不可能沉沒」的鐵達尼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準備航向美國紐約。在各個艙等的人們,不論是懷抱著何種想像,都是以雀躍的心情嚮往彼岸。直到4天後的晚間11點40分,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一切期待就這樣沉入深淵。
-
舞蹈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年 雲門獻專屬版《天光.霞》
由台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與台灣好基金會主辦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於今年邁入15周年,預計於10月底演出兩場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編創池上專屬版的《天光.霞》,於今日(8月31日)啟售,旋即秒殺。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