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界不斷探索新的形式與趨勢,以吸引觀眾並提高劇場的長銷率與觀眾忠誠度,在多元化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也逐漸朝向藝術性與商業性並重的方向發展。因此喊了很多年的定目劇╱長銷製作的經營,在這一兩年也有團隊嘗試地投入。然而,若要這股潮流持續蓬勃發展,仍需一個以市場思維進行營運的劇場作為基礎。為此,在文化部的協力與推動下,坐落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大禮堂展演空間,將於今年4月1日起,由大清華傳媒率領團隊進駐,以「PLAYground空總劇場」為名,為台灣打造一個以長銷劇場節目為主軸的中型民間劇場。
-
其他
輕鬆投件拿10萬! 廣藝「雲舞台獎」盼成為表演藝術線上化推手
為了因應後疫情時代消費新習慣,有越來越多的藝文團體投入線上展演,期盼結合雲端力量,讓數位化、線上化的作品,吸納更多觀眾,進而提升劇場能量。廣藝基金會長期推動國內表演藝術,為此趨勢特別發揮業界火車頭動能,宣布推出第一屆「雲舞台獎」,祭出最高獎金10萬元,徵件計畫從3月20日起至4月16日截止,鼓勵各方好手踴躍參賽,讓優秀的線上作品被更多人看見,一同創造網路新時代。
-
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傳統X新編X前衛三位一體
今年臺灣戲曲藝術節突破以往慣例,首次推出雙旗艦製作,不僅有秀琴歌劇團攜手傳藝金曲獎得主張孟逸、古翊汎共同譜寫歌仔宮廷大戲《鳳凰變》,更邀請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作品獎新科得主真快樂掌中劇團創作首檔小表演廳旗艦製作《壵》,以不同量體將經典傳統、新編創作和實驗前衛呈現在觀眾面前,描繪戲曲未來的多種可能。
-
音樂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重磅登場 邀請海內外團隊來台競唱
在全台北中南各區合唱音樂比賽舉辦同時,由台北愛樂基金會所主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合唱大賽也將於今年8月初登場。經過疫情時期的線上大賽後,今年將回歸實體,開放全球團隊報名。除國內團隊外,更預計吸引亞、歐、美洲地區的一流團隊報名參賽。
-
音樂
國內外名家接力獻技 臺北傳藝季精采繽紛登場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TCO)承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簡稱傳藝季),自1988年開辦以來,今年堂堂邁入第36屆,自3月12日起至6月18日止,3個多月期間將有34場次的精采節目,內容涵蓋歌、樂、舞、劇等藝術表演形式;這個於每年春季舉辦的藝術季,是全台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傳統藝術盛會,受到藝術界矚目與期待,更吸引各地觀眾熱烈支持與青睞。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今年更蒞臨主持開幕「起鼓」儀式,特別演出令人熱血沸騰的《男兒當自強》,宣告2023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正式揭開序幕。
-
舞蹈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戰時輓歌》 祈願世界和平
集結一群烏克蘭頂尖芭蕾舞者的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nited Ukrainian Ballet),他們來自烏克蘭各地劇院與舞團,因烏俄戰爭而流離失所,最後落腳荷蘭海牙,在此重拾舞鞋,恢復日常的訓練,組成一支職業舞團,在此作為烏克蘭芭蕾舞者的戰時庇護所。今年4月即將首度來台,以《戰時輓歌》系列舞碼替代原預定演出的《天鵝湖》,祈願世界和平。
-
音樂
《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 65聲道讓民眾走進樂團聲場中
一般到音樂廳欣賞交響曲,無非是舞台上的團員聚集演奏,台下觀眾正襟危坐,只有抽象的音符在空間中飄盪,化為混合的樂音進入樂迷的耳朵。然而,若是抽離演奏者,將樂器置換成音箱,解開觀眾束縛自由走動、進入樂團聲響中仔細探索、甚至站上居高臨下的指揮台感受指揮的震撼體驗,會是怎樣的感受?由法國音場設計與聲學藝術家阿蘭.馮榭(Alain Franais)所設計的《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首度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
戲劇(曲)
綠光30 用「創藝」帶來《清明時節》與《人間條件八》
綠光劇團成立30年,並於去(2022)年成立綠光創藝製作公司,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商轉模式,盼團隊能為舞台劇IP開拓更多元、更全面的發展,也不忘初衷,繼續為全民帶來一齣齣貼近真實生活、膾炙人口、充滿溫度的原創劇作。
-
其他
活化百年日式建築 榮耀基金會打造音樂劇創生基地「二條通劇匯」
榮耀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以音樂劇文本創作、產業發展為首要目標的基金會。於去(2022)年成立後,在一年之初又宣布營運「二條通劇匯」,打造為音樂劇創生基地,提供音樂劇工作者交流及共學環境,並以培育商業音樂劇製作人為重點項目。
-
其他
萬座曉劇場量能迸發 舞動艋舺迎向國際
萬座曉劇場以萬華為基地,在2023年起始就展現扎根在地、串連國際的能量及目標。藝術總監鍾伯淵表示:「期待萬座可以集結萬人的力量,隨著疫情解封,讓更多人來到艋舺,並從艋舺走向國際。」今年4月21至23日的艋舺國際舞蹈節轉型「艋舺國際舞蹈節暨交易平台」,串連萬座曉劇場及周邊共16個場地,首度策劃「公開徵選單元OpenCall Program」、「國際交流單元Exchange Program」、「策展人單元Curator Program」,並邀請英、德、盧森堡、日、韓、新加坡、寮國、港澳等12位國際策展人來台,總計共42組國內外專業團隊74場節目,為台灣表演藝術環境注入新活力。一票到底的舞蹈節護照passport,於今日(2/21)正式啟售。
-
其他
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公布入圍名單 共同角逐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及年度大獎
兼具台灣當代藝術展╱演及文獻份量的「台新藝術獎20周年大展」甫於1月中旬落幕,第21屆台新藝術獎旋即展開複選作業。由9位提名觀察人: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吳嘉瑄、陳宜貞、張晴文、曾少千、黃亞歷、龔卓軍組成的評選團,歷經2022年全年度展演觀察、評論書寫、季提名會議獨立提名,到複選會議的共議討論,從115組被提名並同意參選之展演當中,選出17組入圍名單,將於5月底揭曉「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獎金各100萬元)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獎金150萬元)3大獎項。
-
舞蹈
VR沉浸式體驗《巴黎舞會》 開啟觀演新篇章
恢復國際交流後的2023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首檔節目由西班牙編舞家布蘭卡.李(Blanca Li)創作的VR沉浸式體驗《巴黎舞會》揭開序幕,演出將於2月18日至3月4日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登場。成為「智慧劇場」是兩廳院近年的重要目標,此次更與VIVE Arts攜手合作,透過VIVE全身追蹤及實景娛樂技術結合數位科技和現場舞蹈,這場美輪美奐的VR華麗冒險掀起觀眾搶購,開賣不到一週即完售。
-
舞蹈
雲門50周年 海內外巡演及影展陸續登場
2023年是雲門舞集創辦50周年,藝術總監鄭宗龍宣告首波計畫,包括在台灣推出兩個重要作品,創辦人林懷民1978年經典之作《薪傳》於春季巡演全台六城市,秋季則邀請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實驗身體AI運算,創作嶄新作品《波》。隨著全球邊境開放,國際劇院及藝術節積極邀請雲門演出。2月甫於新加坡華藝節演出《十三聲》獲得觀眾熱烈回響,年底則將帶雙舞作《毛月亮》與《十三聲》至歐洲巡演,包括第13次再返倫敦,將是《毛月亮》的歐洲首演。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則將在3月推出以雲門舞作為策展核心的跨域影展,讓觀眾於大銀幕上重溫雲門的精采舞作。
-
戲劇(曲)
總獎金達350萬 「歌仔上青-2023年全國歌仔戲比賽」開跑
為推動國家語言發展並結合傳統戲曲推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年首次辦理全國級傳統戲曲競賽「歌仔上青-2023年全國歌仔戲比賽」,將於3月6日起至4月30日止開放報名。
-
其他
第十五屆草草戲劇節《回歸線》3月登場 讓藝術活力回歸日常
由嘉義縣政府攜手在地阮劇團合作主辦的「草草戲劇節」,今年以「回歸線」為年度主題,將於3月11日開始連續2週週末,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盛大舉行,超過160場以上的展演活動,集結戲劇、音樂、舞蹈、影展、美學市集、講堂,串連嘉義在地文化社群,形塑出嘉義縣年度最亮眼的城市文化節慶。
-
舞蹈
許程崴製作舞團《死線》 生活意象蛻變魔幻舞台
英劇《黑鏡》編劇查理・布洛克說:「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這句話促使編舞家許程崴靈感乍現,由生死議題走入生活,創造出《死線》這齣舞作。
-
舞蹈
曾為《薪傳》記譜 舞譜專家雷・庫克1月中旬辭世
雲門50周年,林懷民重排45年歷史的《薪傳》,即將在4月到6月展開6城20場演出之際,紐約傳來記錄《薪傳》的舞譜大師雷・庫克(Ray Cook)過世的消息。
-
舞蹈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首度來台演出《天鵝湖》
匯聚了頂尖芭蕾舞者的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The United Ukrainian Ballet)再次站上舞台,由前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首席女伶Igone de Jongh帶領,在2022年6月於倫敦舉辦的成團首演獲得前所未有的掌聲,其強而有力、堅持不懈的舞姿感動無數人。今年,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的舞者們也將造訪台灣,於4月29、30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經典舞作《天鵝湖》。
-
戲劇(曲)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時空英雄結伴前行、豪傑聚首芝山論戲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張啟豐策展的「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將自4月6日至5月28日止,以「英雄.超時空」之名,集結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匯聚臺灣戲曲中心,邀觀眾一起「芝山論戲」。
-
戲劇(曲)
愛樂劇工廠20周年 改編音樂劇《新龜兔賽跑》全台開跑
打造出多部備受親子喜愛音樂劇的愛樂劇工廠,原定去年推出由經典寓言故事改編的兒童歌舞劇《新龜兔賽跑》PLUS,遇疫情再爆發全台巡演延至今年,時隔一年終於將在本週日(2月5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迎來首場演出,接著3月4、5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8月在高雄衛武營登場,從烏龜和兔子的第二代視角重新看待龜兔競賽,為大小朋友帶來全新感觸的溫馨童話。
-
戲劇(曲)
紙風車《哪吒鬧龍宮》 1月13、14日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觀賞
紙風車劇團2023年《哪吒鬧龍宮》,原訂於1月14日演出,文化部與紙風車為了孩子們可以安心看戲,宣布1月13日緊急加演一場。紙風車這幾天密切關注天氣消息,預報顯示週六晚間約90%的下雨機率,掛心孩子們無法在下雨的天氣自在的看戲,因此,緊急協調各部門單位調整工作行程,增加工作,連夜彩排,讓週五加演可以順利舉行。
-
舞蹈
艸雨田舞蹈劇場「逐流」 3舞作與現今社會對話
艸雨田舞蹈劇場最新製作「逐流」,邀請旅美當代舞蹈家劉奕伶擔任客席藝術總監,延續2021年「五色鳥ft.古竺穎│林廷緒│劉奕伶」實驗創作計畫,創作思維從五色鳥雙人舞的創作擴及到「新竹的當下」,以更宏觀的視角探索新竹在地議題,一方面拓展作品長度、繼續深化舞作語彙,另一方面藉由舞者編制上的改變,繼續摸索編舞架構或方式,找出舞蹈創作和現今社會對話的可能。
-
其他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持續優化 邁向藝術永續場館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自去(2022)年3月試營運、7月正式開幕,除替COVID-19防疫策略走向共存的台灣帶來上百場演出,牽動大劇院時代之後的生產過量思考,同時也因奇觀建築裡不夠妥善的設計,引爆大量「黑特」,如大劇院座椅間距過窄、無障礙空間引導不明、場館標識不清、甫開幕就已破爛海綿外露的環保材質椅墊等,成為北藝中心最需修正、調整與強化的首要之舉。
-
音樂
吉爾特伯格來台 演出20世紀拉二、浦三經典樂作
被譽稱「當代李斯特」的以色列鋼琴家鮑里斯.吉爾特伯格來台,即將為觀眾帶來拉赫曼尼諾夫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浦羅柯菲夫C大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吉爾特伯格在抵台記者會上暢談這2首20世紀初的經典曲目,並現場即席演奏最喜愛的樂作片段。
-
戲劇(曲)
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 歷史結合時事趣味十足
臺北市立國樂團與全民大劇團再度攜手翻轉歷史,推出全新古裝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由指揮家吳瑞呈執棒北市國樂團演奏,作家張大春作詞、謝念祖編導、李哲藝作曲;資深音樂人黃大煒、演藝人員孫協志、方宥心、羅美玲,舞台劇演員周明宇、林斌、呂紹齊及可愛小演員胖球、張城熙同台演出。
:::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