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風火小子紅孩兒》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國立國光劇團演出《風火小子紅孩兒》

國光劇團推出的兒童新京劇《風火小子紅孩兒》是一齣改編自《西遊記》中〈三借芭蕉〉的故事,除了紅孩兒及孫悟空外,唐三藏、豬八戒、沙悟淨、牛魔王、鐵扇公主也各有各的裝扮特色,舞台上可以看到鋼絲飛人的翻滾特技、魔術變身秀、跳彈床等高難度表演,以及特殊的火燄山佈景。 此次專爲兒童新編的京劇,從兒童所能理解的劇情出發,淺顯逗趣的對白,再加上京劇的元素,如音樂、程式動作、舞蹈、化粧造型等等,希望讓較少接觸傳統戲劇的孩子,有一個近窺京劇風采與奧妙的機會。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中國京劇院訪台公演

爲迎接千禧年的到來,中國京劇院一行七十一人再度來台公演十二場戲。貼出的戲碼除了此地戲迷百看不厭的骨子老戲外,還特別帶來一齣新編歷史劇《彈劍記》。《彈劍記》是中京院今年製作的年度大戲,描述「馮諼客孟嘗」的故事,由于魁智飾馮諼、小生張威飾孟嘗君、李勝素飾孟嘗夫人,每位主演在戲中均有精采的唱段。文武場編制十九人,包括主要琴師四人、主要鼓師三人,是中京院歷年來台樂隊人數最多的一次。 中京院此次來台,主要以中靑輩菁英爲主,主要演員包括老生于魁智,大陸程派旦角票選排名第一的李海燕,著名葉派小生江其虎、張威、老旦張嵐、文丑鄭岩,花旦管波、花臉舒洞。而爲了壯大聲勢再度向外借將,請來山西京劇院台柱,同時也是大陸當紅的梅派靑衣李勝素,以及天津京劇院著名裘派花臉鄧沐瑋前來助陣。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相聲瓦舍推出《大唐馬屁精》

相聲瓦舍今年新編的相聲《大唐馬屁精》,故事敍述皇帝爲了心愛的貴妃,貼出金榜昭吿天下:「若有人能博得妃子一笑,重重有賞!」消息一傳出,立刻成爲全民運動,大家都爲了皇上的老婆,挖空心思、兩肋挿刀。有兩個傢伙,快手快腳地趕在所有來拍馬屁的人前面,引出許多有趣故事。《大唐馬屁精》由宋少卿、馮翊綱帶領相聲瓦舍創作群做集體即興創作,並且擔任主演。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首度來台

出生於英國哥倫比亞的納奈摩鎭,十七歲的黛安娜以高超的琴藝與歌聲,贏得溫哥華爵士音樂節的獎學金,也贏得爵士樂壇元老、著名貝斯手Ray Brown的靑睞,引領黛安娜正式走入了當代爵士樂壇。 一九九三年加拿大Just Time唱片公司爲黛安娜發行了第一張專輯Stepping Out,由John Clayton爲她跨刀助陣。一九九四年爵士唱片集團GRP旗下Impulse簽下她發行專輯Only Trust Your Heart,這次Ray Brown親自參與錄音,GRP總裁Tommy Lipuma爲她擔綱製作。另張專輯All for You是爲了向Nat King Cole三重奏樂團致敬的專輯,與吉它手Russell Malone及貝斯手Pal Keller共同錄製的CD,賣出三十萬張的佳績,並獲得九六年葛萊美獎最佳爵士女歌手的提名。一九九七年Love Scenes也再度入圍葛萊美獎。一九九九年黛安娜.克瑞兒發行了When I Look in Your Eyers,特別收錄電影《迫切的任務》的片尾曲,並問鼎年度排行榜總冠軍爵士專輯。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俄羅斯國立管弦樂團

一九九八年是拉赫曼尼諾夫一百二十五年的冥誕,「俄羅斯國立管絃樂團」將特地來台演出拉氏作品,其中對音樂專家而言,相當具挑戰性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 No.2)全曲長度近四十分鐘,此次音樂會將由旅奧鋼琴家陳瑞斌與樂團在台北(11/08)、台中(11/05)及高雄(11/07)三個場次演出;其他曲目還有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綺想曲》(Italian Capriccio)及第四號交響曲。 11/4嘉義、11/6新竹與11/9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主題爲「俄羅斯之夜」,曲目有格林卡的《羅斯蘭與盧德米拉序曲(Ruslan and Ludmila)》、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柴可夫斯基《花之舞》(出自《胡桃鉗》Nutcracker)」等,每場上半場還有古俄羅斯浪漫歌曲的演唱,由得到蘇聯人民功勳獎章(由前蘇聯政府頒發,是一種對藝術家對國家貢獻卓著的肯定)的庫留金娜嘉林娜(Kulioukina Galina)演出,曲目包括《草灘小鴉(Meadow Duck)》、《歇閒謠(Soobotheya)》、《到我家走一趟吧!(Koomanyok)》等詼諧小調。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蘿拉費琪演唱會

從小就全家隨父親旅居於南美洲烏拉圭的蘿拉費琪(Laura Fygi)是第一位打入美國吿示排雜誌爵士樂排行榜的荷蘭歌手。 羅拉費琪在台共發行五張專輯,尤其在《秋水伊人》專輯中邀請到法國電影配樂作曲家米榭勒格航(Michel Legrand)爲她編製新專輯。此次來台偕同其專屬樂團,從拉丁爵士情調到電影主題曲,涵蓋拉丁、古典和藍調的多重唱腔。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綺響室內樂團結合繪畫、攝影的演出

成立五年的綺響室內樂團,將推出三場結合視覺、聽覺的音樂會。 第一場由綺響三重奏──鋼琴家黃美莉、小提琴家簡名彥、大提琴家王唯唯演出莫札特、舒伯特、蕭頌等作曲家的室內樂作品。第二場是鋼琴家黃美莉的鋼琴獨奏會,除了彈奏蕭邦、舒曼的樂曲,並邀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者盧文雅解釋當代樂曲之特色,現場說故事。第三場是鋼琴家黃美莉的鋼琴即興演出,除了以古典鋼琴的旋律爲基礎來改編之外,另有台灣民謠、以及聽衆提供的旋律當作即興演出。本次也將邀請畫家陳文輝及攝影家林克彬當場即興演出。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牛古演劇團推出台語兒童歌劇《草蛇弄雞公》

《草蛇弄雞公》故事敍述農田裡的稻作快要收成了,雞公來偷吃稻穗,草蛇也來湊熱鬧,兩人一見面就鬥嘴、吵架,鬥到雞公斷腿,草蛇得腦震盪,在旁邊的苦伶樹和小草幫他們排解,兩人卻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後農人來了,將他們兩個抓走了。台語兒歌幾十年來小朋友依舊在唱《丟丟噹》、《天黑黑》,少有創新台語童謠傳唱下來。牛古演劇團此次希望藉由戲劇活潑的形式,讓台語童謠能夠眞正地和小朋友產生互動。作曲嚴琲玲師大音樂硏究所畢業,採酌歌劇的表演形式,劇中對唱、合唱、重唱緊密的使用,再佐以戲劇的對白加以增強,歌詞力求朗朗上口,明快淸楚,讓小朋友都能夠一聽即懂。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極體劇團演出《不帶連》

《不帶連》是「極體劇團」吳文翠自紐約返國後的第一齣創作,然在精神上卻與之前的「蓮之系列」:《蕃茄傾向》、《虛擬羊逃》等表演,有著難分難解的連繫,如命名風格的延續──取自植物名字的諧音或意象──楊桃/羊逃;布袋蓮/不帶連。此外,創作方式也如同以往:邀請參與創作者先一同生活,再彼此觀察構思,爲演員身體挨尋求多方面的可能。雖然主人是吳文翠,但仍可看到不同的身體──如江之翠劇團的溫明儀、身聲演繹社的簡昭宜、吳忠良及李爲仁──在相濡以沫的環境中所發展出的對話,此次將由李爲仁擔任整齣戲的場面調度。 吳文翠在小劇場裡孜孜矻矻地爬梳了十年,與台灣的劇場關係也一直是難分難解,經歷了本土、戲劇硏究所、紐約等不同場域,從外界往回看自己,她看到了什麼?觀衆將看到什麼?十月底,在華山,「極體」將邀請舊雨新知一起來分享《不帶連》的種種牽連。此次演出爲免費入場。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南風劇團千禧年紐約邀約演出《魚水之間》

繼屛風、表坊之後,南部第一個獲邀前往美國演出的南風劇團舞台作《魚水之間》獲文建會輔導,於二千年二月前往紐約中華藝文中心演出。因此,南風劇團將決定於出國前做一次國內巡演。 《魚水之間》是八十七年高雄話劇比賽第一名之舞台劇作品,並榮獲最佳男女演員等七項大獎,內容敍述劇情描述一位修行的僧人,因前世情緣未了,重返紅塵俗世,尋覓他日夜惦念的女子,而這位女子就是糾葛於西門慶與武松、武大郞之間的潘金蓮。爲情所困,抑鬱不得善終的潘金蓮,來到現代化身爲伶人,因命運的擺佈,武松,武大郞亦成了女子,於是她陷入了一段同性三角戀情中,輪廻三世情結的宿命終不得解。《魚水之間》將是南風劇團成立八年來首次全省巡迴的大型舞台劇。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紙風車劇團推出《兔子不吃窩邊草》

一隻聰明、自信又有點驕傲的兎子,從小被兩個超級迷糊的父母領養,而生活中兩個大人常發生一連串被門夾到、被開水燙到的危險事件,機靈的小兎子,常常「苦口婆心」的提醒他的父母,亦敎他們正確的急救方式及生活注意事項,也因此讓小兎子變得非常的驕傲和自負,所以最厲害的巫師「巫頂」先生,爲了要改變小兎子不好的個性,決定要去當小兎子的家庭敎師;在巫頂帶領著小兎子經歷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與「龜兎賽跑」等,一個一個關於兎子家族的故事之後,小兎子變得非常沮喪,從而開始思念起自己的母親,他帶著母親遺留的信物「兩張車票」,開始前往母親住的地方尋找自己的身世。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黃俊雄布袋戲

黃俊雄承襲其父──國寶級布袋戲師父黃海岱──在編劇、口白及演出的藝術風格外,另外加入許多創新,他將戲偶由原本的掌中戲尺寸加大,此次舞台版演出便搬演四尺六的大型戲偶,並在戲偶內部裝設機關,表現各式表情和細微的肢體動作。 在音樂方面,此次演出將以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點及南管、北管,並運用現代的音效;而人物造型一改過去古代裝扮較具現代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台灣當代作曲家側寫系列(二)──

潘皇龍作品發表曁座談會

十方樂集自六月五日起策劃「台灣當代作曲家側寫」系列,每季選定一位台灣當代作曲大師,爲其作品做回顧與介紹,邀請作曲家至音樂會現場,並做完整的錄音、錄影記錄。音樂會之後並舉行座談會,讓觀衆有機會與作曲家岠面對面溝通,未來並計劃出版有聲及文字資料。 「潘皇龍作品發表曁座談會」將由黃奕明指揮十方樂集室內樂團,音樂會後由音樂工作者王瑋主持座談會,音樂學者劉岠渭並將和潘皇龍進行對談,剖析創作理念。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山下和仁音樂會

十七歲便贏得西班牙拉米雷茲吉他大賽、義大利第十屆亞歷山大吉他大賽及法國第十九屆國際吉他大賽三項冠軍的日本吉他演奏家山下和仁,本次台灣之行將與台灣弦樂團於台北及嘉義演出,曲目包括:玄德的第一號協奏曲,爲吉他與弦樂四重奏所作、烏絲邦斯基的〈音樂素描〉,取自普希金《尤金.奧涅金》及台灣弦樂團駐團作曲家彭靖爲吉他與弦樂團所作之兩首小品。台中及高雄兩場獨奏會的演出曲目包括:佚名的宮波斯特拉之歌、塔瑞噶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巴赫的第六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布瑞頓的夜曲及卡斯特諾沃、特德斯可的奏鳴曲〈獻給玻凱利尼的讚歌〉及魔鬼狂想曲、狄佩特的藍色吉他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第三屆耕莘藝術季

台灣劇場界近年來的發展,戲劇文本一直是本地劇場界的隱憂,可以看到表演團體對於表演形式、角色和語言種種的挑戰,但卻罕見戲劇文本的自創,因此此次耕莘藝術季訴求的重點即是原創劇本。 在首檔的形影創作劇坊《此地出租》一劇裡,將透過一個出租作爲晚會的表演廣場,表達現在人無法眞正溝通瞭解,卻又牽一髮動全身而不得不互相依賴的窘境。當大家蒙蔽在現實生活的亂象之中時,唯一看透眞相的是一個看似弱智,實則心淸境明的少女。本劇是由去年全國學生文學獎劇本組首獎的同名作品改編而成。 高雄地區的螢火蟲劇團自八十四年成立至今,已推出作品二十餘部。劇團團長韓江在成立螢火蟲以前,曾替高雄多個劇團擔任編導的工作。此次編導作品《假裝等待黎明》敍述一個涉嫌殺死情夫的老妓女被帶到派出所偵訊,進而引發一連串的荒謬事件。 有鑑於國內的兒童劇劇本,不外乎改編國內外著名童話故事,鮮少有自己的創作,黃英雄首度撰寫兒童《螢火蟲的燈泡不亮了》,此劇並獲得八十八年度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兒童劇本甄選佳作的舞台劇作。本劇屬於兒童歌舞劇,演員全部以動物造型呈現,歌曲部份由年輕創作家林晏予作曲,舞蹈部份則由舞蹈家徐紫櫻負責。 《有一天當腸子充滿氣》是探討同性戀行爲中權力不平等關係的劇本。劇作者劉亮廷出生於台東,現正就讀於東華大學外文系二年級。《有一天當腸子裝滿氣》是他的第一個劇本。此次初試啼聲之作在文字經營的意象化、對同性戀關係緊繃脆弱的質地及同性戀者較一般人苦澀曲折的感情心路歷程,都有深刻刻畫。 踏搖娘劇坊第四號作品《明日未來──同床共枕一九九九》,乃由踏搖娘劇坊核心團員銀美雲自編自導。描述劇中人物因爲對一件沾血的床單的不同解讀,掀起一場啼笑皆非的軒然大波。 一男一女住在隔壁,卻從沒有往來,男人擁有一隻手機,女人則有一隻電話和一個call機,他們主要藉這些東西和外界保持聯絡。有一次,他們在門口不期然的相遇,然而誰也沒有勇氣向對方說話,他們的關係在他們眼神交會那時好像建立了,但實際上又沒有什麼可以稱述的關係。俳遊場的《喂!你好》由黃少民編導。 「三十舞蹈劇場」新製作《收集眼淚》,是舞團首次嘗試以劇本(創作劇本)引導發展整場的舞蹈節目,從文字語言轉化成純粹的肢體語彙。《收集眼淚》以聯合創作的方式進行,謝韻雅編劇,吳碧容、張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香格里拉仙境的傳奇舞劇《卡瓦格博禮讚》

來自香格里拉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將演出藏族舞劇《卡瓦格博禮讚》。 英國作家詹姆斯.德爾頓(James Hilton)長篇小說《失落的地平線》所描繪的人間仙境「香格里拉」就在雲南迪慶。迪慶境內的「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主峰,也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編導特姆與和文華以此神山爲題材,創作了舞劇《卡瓦格博禮讚》。《卡瓦格博禮讚》共分〈雪山情深〉、〈雪山春歸〉、〈雪山飛彩〉和〈雪山放歌〉四幕。 從《卡瓦格博禮讚》中可以窺見藏民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習俗。舞蹈第一幕〈雪山情深〉中,飾演母親的主要舞者卓瑪以感人的舞段,表現母親於漫漫長夜上爲兒女們點燃不滅的燈光,並以自己的軀體熾熱了長年的冰川,溫暖了子民。第二幕〈雪山春歸〉營造的是一種雪城高原冰雪消融,萬物春回的自然景觀和意境。開始的一段女子群舞,運用了「弦子」和「孔雀吃水舞」等具藏族特色的舞蹈語彙,在藏味濃郁的音樂旋律中,少女們以連綿飄曳的長長彩袖舞出一片翠綠的春意。在母親的祝福中,尼瑪和達娃這對年輕的戀人,彼此柔情傾訴,醉倒在春天的懷抱裡。一段用藏民最隆重的獻禮「哈達」引出的雙人舞,於恬靜的氛圍中展開,成爲焦點。第三幕〈雪山飛彩〉呈現的是高原兒女在母親的帶領下,用勤勞、靈巧的雙手編織幸福理想的未來。第四幕〈雪山放歌〉表現了一群激情狂放的藏民,踏著歡騰熱烈的舞步,簇擁著母親邁步前來,他們是雪山的兒女。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蘋果兒童劇團《獵人與貓頭鷹》

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蘋果兒童劇團爲長期從事兒童電視媒體工作的陶大偉所創立,創團以來已製作《貝貝流浪記》、《小葫蘆奇遇記》、及《星星王子》等三部兒童劇,並於全省各地巡迴演出八十餘場。 《獵人與貓頭鷹》故事描述在遠古以前,天空原本有兩個太陽日日不斷曝曬人間,當時地面有個部落叫做「布理雅達」,部落裡的族人爲了生存遴選了一名勇士射日。經過激烈的戰鬥,一個太陽被勇士射落後,光熱盡失成爲月亮,自此天地始有日夜之分。然而伴隨夜晚出現的貓頭鷹,卻成爲布道雅達部落深感恐懼的神秘象徵。爲了驅逐貓頭鷹,部落頭目下令砍伐部落附近的樹林,貓頭鷹無枝可棲,只得離開。翌年,布里雅達部落發生嚴重鼠患,族人生活更加貧困,頭目始知鑄成大錯。於是頭目規定部落需廣植森林,並舉行「夜鳥祭」以記取敎訓,從錯誤行爲中學習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 此次《獵人與貓頭鷹》在新莊的演出場次,蘋果兒童劇團將與老琳工作室合作,技術部分由「老琳舞台技術學園─一九九九初級班」的學員參與製作;同時,該場次並將招待台北縣、市育幼院院童觀賞,並開放五十張入場卷供民衆於演出當日至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索取。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組合語言舞團一九九九年度公演《世紀末的美麗》

組合語言舞團自一九九九年起即推出「舞蹈從書法中探索」的系列作品──「書法的聯想」,「月字以後」、「獨體合體」等,希望透過對傳統的關照與採擷反思舞蹈的語言組合,不管是東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現代的,都將以人性的思考,根植於本土爲出發點。 「世紀末的美麗」分爲五個段片:〈獨舞〉、〈雙人舞〉、〈五人舞〉、〈群舞〉及〈安靜森林〉等,作品強調禪境之美,以及生命與美麗生活的景緻。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劇團《身體練習》

《身體練習》是新生代小說家林明謙於藝術學院戲劇硏究所創作組之畢業劇本,由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劇團之團長謝東寧導演,也是該劇團首演作品。 劇本由一位女同志徬徨在出櫃與不出櫃之間,其身心受到極大的煎熬與壓力,而透過身體各部分之器官如眼、耳、鼻、口、心等實體中,在壓力鍋的狀態下,架構狂想、驚異與囈語的段落,不斷翻攪、迴盪之中,放大感官收受能力,企圖挑戰高壓潰堤的瞬間。 在《身體練習》中,林明謙用輕鬆、揶揄的筆調,描繪生死攸關或是殺戮、災難等問題,兩相對比之下,世間的荒謬感不言而喩。而導演也緊抓住原劇本的詼諧、戲謔性的基調與節奏。加以綺想,異化的風格,在眾聲喧嘩中,重新找尋自我及權力關係的定位。 「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劇團成立於今年六月,核心成員是由藝術學院第十二屆的學生所組成,之所以命爲「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源自於對周遭環境的敏感而產生了種種的不適應,導致了失調的狀態,而做戲則是治療失調狀態與滿足做戲慾望的最佳方法,因此劇團強調創作力與實驗性並重,顚覆、挑戰風格與形式的極限。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老鼠娶親》、《門神報到》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今年十月,應文建會與「藝術橋樑」的邀約,將帶領《老鼠娶親》及《門神報到》赴紐約演出。「藝術橋樑」是紐約一個機構名稱,把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和藝術界相結合,舉辦藝術活動,提供藝術服務。 去年二月,《老鼠娶親》應「藝術橋樑」邀約在紐約演出;今年再度邀約,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決定演出另一齣《門神報到》,另受文建會的邀請,將在紐約台北劇場加演《老鼠娶親》。 《老鼠娶親》與《門神報到》是改編於中國傳統故事,《老鼠娶親》的故事大綱爲老鼠爸爸嫁女兒,要找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當女婿。《門神報到》則是秦叔寶與尉遲恭二位唐朝大將的故事。戲劇方法融合現代兒童舞劇形式與京劇武術,在輕快、淺白易懂的歌舞旋律中,配合了黑光、剪影、舞龍等舞可效果,讓小朋友在輕鬆的氣氛下,瞭解中國的民間故事。 鞋子兒童劇團遠赴美國公演前,先在國立藝術館連續演出三天。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極至體能世紀末巡演「終世祭」

台中第一支成人專業舞團「極至體能劇場」成立於一九九七年六月,舞團的藝術總監石吉智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硏究所創作組,同時主修美術畢業;此次石吉智在一九九九年九月起將帶團巡迴演出他的最新力作「終世祭」。 「終世祭」包括二支舞:凝重具高度張力的〈渾天〉及輕巧、奔放勁爆的〈開元〉,二段舞作除了可以看到舞者們的肢體能力,更可看到書法、宣紙捲軸、攀岩器材等素材,結合特殊的服裝設計植入舞作;舞者方面則多爲國立藝術學院的舞者。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法國香堤人偶劇場來台演出《心靈迷宮》

香堤人偶劇場創辦人菲力普香堤(Philippe Genty)早在一九六一年便帶著他的布偶作第一次環球旅行,曾在紐約、大阪、雪梨巡迴演出。一九七五年開始,他在舞台上結合演員、舞者和戲偶,破除傳統表演的形式。此次香堤來台演出新劇碼《心靈迷宮》DEDALE──Daedalus,故事的結構以希臘神話爲大綱,此劇於一九九七年亞維儂藝術節中首度亮相,全劇透過獨特的演繹技巧,夢幻般手法探究潛意識層面,觀眾可經由舞台效果投身虛擬時空中。 《心靈迷宮》是一趟精神分析的探索,創作者在作品中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事情的正、反,從而探討生與死。他嘗試超越一般認定的眞假、正反和進出的觀念。 目前香堤人偶劇場的表演自童趣偶戲轉型爲後現代藝術形式,劇團的表現手法融合了音樂、舞蹈、魔術、戲劇、默劇、黑光劇、舞台裝置和木偶戲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1期 / 1999年09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以色列孩子王默劇團來台「夏日歷險」

以色列孩子王默劇團(Hanoch Rosenn Mime Company)是愛丁堡藝術節的常客,劇團主角哈諾克.羅森(Hanoch Rosenn)雖然是馬歇.馬索的學生,但表演方式卻和其師截然不同,他摒棄傳統默劇的表演形式,在他的演出中除了有純熟的肢體語言及驚人的表演天賦外,還將電影影像加入演出中,結合燈光、科幻,賦與默劇更多的生命力。此外,哈諾克.羅森訴求的觀賞對象不侷限於成人觀眾,要將無聲默劇拓展至兒童世界,用兒童單純而簡單的生活點滴來裝飾默劇藝術,讓孩童也能加入默劇的表演藝術中。哈諾克.羅森表示,默劇本來就是一門相當深奧的學問,要以兒童的觀點來詮釋默劇更是難上加難,因爲小朋友的想像空間是相當寬廣的,且較不合乎邏輯,如何在演出中抓住小朋友的視線,同時又不至於太深奧難懂,是兒童默劇要面對的課題。 此次演出內容分 A、B 劇碼,包括〈睡不著的機器人〉、〈肚肚內的小貝比〉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三意傳統藝術硏究室演出《秋水紅扇》

創立於一九九三年的三意傳統藝術硏究室(三意團)推出的《秋水紅扇》共有五個片段:由 Danna Fran-gione 編舞及演出的〈旋轉的花邊〉;郭曉華編舞、陳鴻秋演出的〈無題〉;王雲幼編舞的〈我有話要說〉;郭曉華編舞的〈秋水紅扇〉及 Danna Frangione 編舞的〈織梭〉。 演出結束後還有座談會,將討論「舞蹈藝術目前在東西方的發展情況」、「東西方傳統藝術的差異與共性」及「傳統藝術在目前台灣的發展與創新」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紐約特快滑輪舞團

紐約特快滑輪舞團成立於一九八五年,是一個結合舞蹈及滑輪的表演團體。該團藝術總監團長 Steve Love 表示,成立此團是因爲:「七歲時已經覺得穿著輪鞋,不斷地在街上晃盪、玩技術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想讓溜滑輪更好玩一些。」所以,在溜遍了紐約的大街小巷及中央公園之後,他想到將運動、戲劇及舞蹈結合在一起,發展了這一項稱爲X-DANCE的獨特滑輪舞蹈。 此次來台節目的演出搭配三〇至九〇年代的音樂,包含爵士、百老匯、迪斯可、hip hop、funk、繞舌及現今之流行音樂。舞蹈風格有芭蕾、爵士、花式溜冰、街舞、迪斯可等,舞者們將展現流暢的肢體語言及體能技術。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0期 / 1999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