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薄冰上之舞

相關文章 2 篇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水影舞集《薄冰上之舞》

    譚惠貞提名台新獎的《影子般的思緒》有對生死情感的詩意揮灑,去年的《二面舞台.雙面秀》則作大膽的形式實驗,也常見深沈時刻。即將演出的《薄冰上之舞》彷如兩者的融合延展,繼續開發雙面舞台概念,書寫一對年輕戀人面對死亡的內在經歷。但就像羅莎舞團的Rain雖取材溺水的文學描述,舞作本身卻不著痕跡;譚惠貞被自傳體小說打動,舞蹈本身注目的卻仍是多層次的情感變化關係。 要成為一流編舞家,必須一方面開拓藝術形式與肢體語言,一方面也要緊守情感純度,不致以文害質。譚惠貞一步一腳印,勤懇危顫,正如舞薄冰,迴旋不墜。繼續看水影舞集,不只是期待見證水到渠成的那一剎那,也是不想輕易放過每一次會心感動的機會。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 《薄冰上之舞》以「戰鬥」為貫穿舞作的主要元素,舞者肢體自是融合了拳擊、過招、賽跑等競技性動作。
    舞蹈 水影舞集「二面舞台」有續集!

    《薄冰上之舞》 在險峻生存中狂歡戰鬥

    《薄冰上之舞》名稱靈感來自於德國作家珮尼拉‧葛拉瑟的同名翻譯小說,舞台形式則延續前支舞作《二面舞台雙面秀》的「雙面繡」概念,上回的「雙面異物繡」,在《薄冰上之舞》中演變成「雙面同物繡」,從繡布前表演、繡布後身影、與即時影像之多重角度,體驗人生戰場的真真假假。

    文字|周倩漪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秋藝術節:回到日常,創造留下來的選擇

  • 舞蹈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首度來台演出《天鵝湖》

  • 戲劇

    劇場散步筆記:迷走在現場的觀察絮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