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莉絲.畢
-
回想與回響 Echo
男人、身體與二十一世紀舞蹈啓示錄
這四套來自不同地區或文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節目,不但反映了台北舞蹈消費的國際化趨向與新文化版圖的開發,也透露出當下國際舞蹈圈的流行訊息,那就是性別、身體與文化。
-
台北
不只看男人跳舞
新舞臺繼去年第一屆「新舞臺.新舞風──炫.白」雙人舞系列之後,今年又推出「Men Dancing」系列舞展,總共邀請到來自四個不同國家、文化的舞蹈團體,分別是來是德國雅莉絲.畢舞團、來自西非布吉納法索的薩力亞與席渡舞團、來自法蘭克福的日裔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以及來自倫敦的馬來亞籍編舞家庫瑪文演出的印度舞蹈。 這一系列演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男舞者(除了《絶對零度》)包辦,然而「男人跳舞」不過是這一系列演出的顯性特徵,真正精采之處是在於不同文化影響下的舞蹈所傳達出來的心靈面貌。以下將以專文分別介紹這幾場演出。 編按: 關於勅使川原三郎的《絶對零度》,請參見本刊第八十四期《時間之子舞流光──淺談勅使川原三郎及其作品》,黃琇瑜。
-
台北
百分之兩百的雅莉絲.畢
經常被柏林人誤認成莎夏.瓦兹(Sasha Waltz)的雅莉絲.畢(Alex B)是柏林舞蹈界深具潛力的編舞新銳。《柏林日報》Morgenpost於一九九七年即寫道:「雅莉絲.畢以她敏銳與獨特的舞蹈語彙,將於不久成爲柏林舞蹈界的主要菁英」。 有著典型藝術家的狂熱與偏執 雅莉絲.畢在一九六四年誕生於萊茵河畔的一個小城賓根(Bingen),在母親的期盼下學了五、六年的芭蕾舞。十五歲時,畢開始交男朋友,情竇初開的她寧可去約會、看電影,早將跳舞一事拋至九宵雲外。直到十八歲時她才眞正愛上跳舞。 爲了開展她的舞蹈生涯,畢搬到了柏林,二十歲的她因爲超過年紀進不了國家芭蕾學校,便輾轉學了兩年的葛蘭姆現代技巧。之後,她到碧娜.鮑許的「福克旺舞蹈學校」察看了一週,她發現整個小鎭除了跳舞之外,什麼都沒有,特立獨行的她嚷道:「每個人都太嚴肅、太沈重、太德國了!若待個兩年,我準會瘋了!」。於是,她索性到倫敦一探究竟。 英國人獨特的幽默個性與豐富的舞蹈語彙立刻深深地吸引住她,尤其是強烈的爆發性肢體風格,更讓她爲之瘋狂。她認爲這種直接而不夾帶過分理性思維的身體,才能眞正感動她。在拉邦舞蹈中心(Laban Center for Movement and Dance London)三年,她浸淫在充斥著自由創作氣氛的環境與超級舞者之間。畢業前夕,她榮獲學校的編舞獎,許多大好機會正等著她,但由於英國男友要到香港工作,所以她也隨行前往至一個完全陌生、疏離的國度。在香港極度閉塞地渡過一年半後,她毅然回到柏林,開始了她的創作生涯。 回柏林後的第一個作品立即嶄露頭角,《肉與血》(Flesh and Blood,1994)深獲舞評家青睞:「舞作具令人驚異的創作性與想像力,在清晰的形式下展現自然渾圓的動作」。接著她又陸續地編作Ssss's、《完美的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個人想法─公共場所》Privat Thoughts ─ Public Place、《陷落》The Fall、《紅》Rot、《微不足道的事》Small Things。 她除了馬不停蹄地推出新作,創作之餘偶而也教舞,但她寧可在餐館、酒吧工作,因爲那裡讓她回歸現實生活、供她觀察人性並給她泉源不絕的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