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富權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回探自身啟動連結 建立亞洲社群平台
作為引進國際藝術新潮流與打造台灣為亞洲創意樞紐的重要場館國家兩廳院,面對歐美國家夥伴對「亞洲」觀點與創意的探尋,開展了「Asia connection計畫」,期待成就一個亞洲夥伴可以共享網絡與資源的平台。今年首辦「Asia connection論壇」與東亞劇場拼圖展演,論壇中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柬埔寨的藝術機構策展人及臺北藝術節策展人分享對「亞洲連結」的經驗與看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思藝術消費習慣 探討與日常生活關係
今年的臺北藝術節很不一樣。少了吸睛的大團、名家,多的是非典型的藝術展演,素人、藝術家、觀眾大家一起來的藝術活動。來自新加坡的策展人鄧富權刻意讓藝術節混淆過往清晰的二元定義,將界線含混,混亂致使未知,未知則帶來可能性,「作為一個外者,我希望能提供差異,去關注個體跟時間、個體跟社群的互動。我想將素人的立場與多元的性格,包容進本屆藝術節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跨國交流「脫歐入亞」,文化也要「新南向」?
重新認識亞洲鄰居 深度交流帶動自身反思
從幾年前的歐債危機,中國及亞洲國家的經濟相對穩定成長,促使了歐洲許多國家將焦點轉向亞洲,而這股浪潮似乎也影響了全球表演藝術界的目光,許多亞洲的藝術家在國際上展露頭角。隨著台灣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在文化面也投入資源鼓勵交流。去年除了有不少東南亞藝術家訪台展演,臺北藝術節由熟悉亞洲藝術現況的新加坡籍鄧富權接任策展,民間更早有不少交流合作。或許可期待的是這樣的交流帶來在台灣藝術家身上所產生的碰撞、沖擊後的深化,對自我主體的尋找、對亞洲與自身歷史的反思。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混亂變局中 期待曙光再臨
甫於六月下旬宣布接任未來三年的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一職,來自新加坡的鄧富權之前曾在泰國旅居工作十年,對泰國當代藝術發展有其獨到觀察。他指出曼谷創意飛揚的「黃金時代」已過去,在現今軍政府統治下,泰國的藝術自由被限縮,加上去年泰皇辭世,鄧富權以「極端轉變」來描繪泰國當代藝術當下現況。但他也相信,善於融合、變形的泰國人面對這艱難時刻,可以「再出一個不同的招、不同的作品,藝術家的時間會跟著情況轉變、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