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距離的《渴求》 再度封城下的哀傷共鳴
位於英國南邊的奇切斯特節慶劇院十月底推出新製作莎拉.肯恩的《渴求》,原本就計畫現場演出同步直播,在英國二度封城後就只留直播形式。整齣製作從排演到演出都按疫情下的社交距離準則完成,演員在台上不僅沒有肢體接觸,彼此也保持至少兩公尺距離。四個演員各自在跑步機上活動,暗示了各角色困在自己的內在裡,於虛無無目的的現實中持續呢喃。
位於英國南邊的奇切斯特節慶劇院十月底推出新製作莎拉.肯恩的《渴求》,原本就計畫現場演出同步直播,在英國二度封城後就只留直播形式。整齣製作從排演到演出都按疫情下的社交距離準則完成,演員在台上不僅沒有肢體接觸,彼此也保持至少兩公尺距離。四個演員各自在跑步機上活動,暗示了各角色困在自己的內在裡,於虛無無目的的現實中持續呢喃。
入秋之際,新冠病毒開始迅速蔓延,讓法國再度陷入危機,並重創文化產業。十月開始,失控的疫情不但讓劇院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也帶走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資深導演范桑(Jean-Pierre Vincent)(註1)不幸於十一月初離世,使戲劇圈喪失了一位致力培育新秀和挖掘經典文本精髓的創作者。第二波疫情讓法國表演藝術界壟罩在一蹶不振的低迷氛圍之中,喪失了越挫越勇的鬥志與毅力
六月初,中國各地陸續解封,表演藝術逐漸重回生活的節奏中,北京的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劇場有條件地開放,讓沉悶許久的人心有了盼頭。只可惜,新發地市場的群聚確診又把北京打回原形,北京演藝界的寒冬怕是穿越酷暑直達北極了。
一月廿三日封城、四月八日解封,但武漢的表演藝術產業依然舉步維艱,各演出場館的官方網站,看到的仍是「演出取消」及「退票」告示。公立院團透過直播演出,也預計未來發展線上線下同步的收費觀賞機制。小型空間可以開門,首場不售票演出讓憋久了的樂迷一吐鬱悶,但場地經營者也須步步為營,小心試探。久未演出讓表演功力荒疏,演員也需要找回舞台感,湖北戲曲藝術劇院院長楊俊衷心期盼:「只要政府打開這扇門,我們的報復性演出就要開始了!」
美國的各個演出場館自三月陸續關閉,重開日期一延再延,從最早的兩週,延長到四月中,然後是五月,但到四月初時,幾乎整個業界都體認到二○一九╱二○季度僅存的表演都得取消了。沒有演出沒有票房收入,相關產業出現大筆赤字,但透過直播募款也效果有限,只好從裁減人力下手節流。但就算重新開門,觀眾願不願意重新上門仍要看疫苗研發狀況。藝術場館遭此重擊,未來令人擔心!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五月九日談話影片以「梅克爾確保對文化工作者的支持」為題,簡述聯邦政府重視且將全力支持藝文紓困的決心,「我們想要表達的是:因為您很重要。」在柏林,一位自由藝術家除可由相關協會、工會獲得援助金,還可向柏林投資銀行申請不限資格的緊急援助,申請簡便撥款乾脆,刷新各界對德國機構辦公效率向來冷硬遲緩的印象。但寬鬆撒錢後也有不少狀況,質疑聲浪外,甚至傳出個資詐騙事件。
在政府下達禁足令後,解封遙遙無期讓文化機構承受重大經營壓力,被迫失業的藝文工作者也陷入生活困境。四月起藝文界人士紛紛公開陳情,批評政府文化紓困方案過於空泛籠統,不滿法國總理四月中針對各行業的解封措施說明中獨漏文化產業,忽略了被迫失業藝文工作者的生存權益。他們並在四月底連署一封公開信刊登於《世界報》,向馬克宏總統提出抗議與呼籲。
封城,讓演出取消,也阻斷了觀眾前往劇場的路,但觀眾不能來,劇場就主動出擊,去「接觸」他們吧!本文介紹數個歐美知名場館的特別企畫,透過電話、廣播、網路等媒介,劇場依舊散布著藝術的能量,分享、交流、聆聽、安慰,讓焦慮的人們,藉著藝術的出口,在暗沉的瘟疫天空下,依舊看得到些許陽光
阿莫多瓦在隔離日記裡,寫下抵抗幽閉恐懼的片單,那些生命為何如此的關聯。我想到他的《痛苦與榮耀》,對於努力生活與愛的捍衛,創作讓人最終明白,命運是禮物。我們孤寂但並非完全地孑然一身,持續的書寫收容靈魂,安放意志,在漫漫長夜裡也可遙想透在地下洞穴裡的天光、一隻鯨鯊背上海波的浮光,引領我們穿越距離,為著下一次的相遇。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