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逸欣在劇中演奏多種樂器。
    戲劇(曲)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中秋連假登場

  • 《嫌疑犯X的獻身》舞台劇卡司合照,由左至右為何冠儀、謝孟庭、黃云歆、葉文豪、莫子儀、梅若穎、高英軒、杜思慧、周明宇。
    戲劇(曲)

    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舞台劇12月台北首演 莫子儀領軍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戲

  • 《解憂雜貨店》
    新銳藝評 Review

    《解憂雜貨店》舞台空間的穿越實驗

    評果陀劇場《解憂雜貨店》
  • 抗議聲此起彼落的第5場〈沼澤地獄〉,梅菲斯特站上抗議焦點。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穿越現實與幻想的地獄旅程(下)

    東京新國立劇場歌劇《娜塔莎》
餓。撞擊。///沉寂。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許哲瑜

相關文章 3 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召喚劇場歷史的迴光

    劇場是屬於「當下」的藝術,發生過後不可能百分百再現,而近期則有兩檔展覽、四位藝術家,不約而同切入多年前的劇場時空,透過藝術的再演繹,與當年對話,召喚劇場回憶

    文字|吳垠慧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 企畫特輯 Special

    他們演著被許哲瑜畫下來的故事

    在這則弄真成假的故事中,無論是擷取自新聞事件的人物,或是許哲瑜自己的友人,都變成一個角色,一個在黑白漫畫中被抽空了血肉的指稱,扁平化當然不是意指總是操作袁志傑已成為許哲瑜創作中的老梗,而是這些人物隨著他們進入編寫故事的符號序列,就如同那些出現在新聞報導的死亡悲劇,其實早已經不起進一步的挖掘,他與她與我,為了要在故事中成為某種角色與指稱,就注定了必須拋棄無可替代的真實生命以成為故事中的某種角色功能

    文字|簡子傑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 企畫特輯 Special

    無姓之人─許哲瑜個展

    這是一個很看似安靜深沉,其實很有痛感,令人難以正視的尷尬、不舒服,既類型化又很破格,具有實驗的冒險性勇氣,又對於所有凝滯、尷尬、傷害等等幽微的訊息掌握表現得具有力度、而且刺點精準的個展。

    文字|胡永芬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