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下7座英國奧利維耶獎風光轉戰百老匯的《酒店》在連演18個月後還是賠錢下檔,圖為該製作官網首頁。
    紐約

    工會談判時節面臨關門危機 百老匯到底賺不賺得到錢?

  • 藝@書

    木造的船,傘造的花,人造的夢

    尹美賢《木舟》
  • 柏林馬戲節在廢棄的滕珀爾霍夫機場的空曠草坪搭帳篷進行展演。
    焦點專題 Focus

    城市綠洲的奇花異朵

    第11屆柏林馬戲節
  • 那些女子那些戲

    女子6——沒有名字的人

香港artmate-十一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法蘭克.夏堤耶爾

相關文章 2 篇
  • 焦點專題 Focus

    真實場景中的不真實 放開邏輯的椎心痛楚

    出身亞蘭.布拉德勒所帶領的比利時當代舞團,偷窺者舞團的兩位創作者法蘭克.夏堤耶爾和嘉琵耶拉.卡莉佐,承襲了亞蘭.布拉德勒的扭曲和殘酷,甚至在動作上更將舞者們逼向極限,最後用精緻的場景和角色設定去包裝;在普通到無法更普通的場景當中自然流動著些許不可思議的氛圍,內容著墨於描述親情與人倫的關係,卻沒有可依循的邏輯與真相,但依然讓觀者感受到椎心痛楚

    文字|林農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 焦點專題 Focus

    深刻發想慢慢醞釀 窺探世界的荒誕多樣

    夏堤耶喜歡用「團隊」一詞作為偷窺者舞團的代稱,對他來說,團隊當中的每位表演者都是像家庭成員般的共同創作者,年紀最長的成員有八十二歲。除了在年齡上跨越世代,表演者的專業背景亦是跨越領域,舞者、演員、樂手和聲樂家,都是組成團隊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透過深入而緩慢的創作過程,創造出的作品幽微而細膩,每個轉折都包含著大量的心智投入,每個狀況都需要時間慢慢醞釀,每個角色的歷程都需要觀眾抽絲剝繭。

    文字|林農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