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超級市場 Supermarket

相關文章 2 篇
  • 2020超親密小戲節《迴光城市》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宇宙下訂單>>戲劇類

    2020超親密小戲節《迴光城市》 2020/10/16-10/18 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76號 受荷蘭Micro Festival的創作邀請,由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與影像藝術家歐佳瑞共同創作《迴光城市》,藉由影像、物件、戲偶等元素來描述台北的不同面向,帶出這個亞洲城市的文化風貌。首演於2019年的荷蘭多德瑞特市,後於2020年超親密小戲節的古亭區登場。故事內容源於日常生活裡的「飲食」,藉由吃食╱烹調的過程來隱喻男女之間的關係,並將生活制約進行解構,提煉出異想而來的城市寓言。 推薦人 楊美英 作品規模迷你,開演前,觀眾看到現場牆面投影的城市景觀,於開演後被收納於一只皮箱內。僅管尺寸縮小了,卻也轉換觀演現場的空間感,同時,因此產生了聚焦的效果,變動、流轉的眾生相,反而有如被格放,多了可能細細玩賞的趣味。 20分鐘的演出,無任何語言,敘事手法融合了影像、即時影像、物件、偶、音樂等媒材予以複合,彼此並置、互動、交會,表現細膩而層次豐富。 表演文本內容,從觀眾熟稔的常民生活與空間記憶取材,並從中揀選或創造鮮明的視覺意象,諸如展演過程中琳瑯滿目的交通號誌、一段雙人騎車迎著風雨、紅白塑膠袋的静置畫面等,可說於方寸之間盛裝了觀眾日常經驗和身體性的共感,並進行再發酵、奇異化,轉換人們看待生活、城市空間的原有視點,打開新的想像、或自我省視。 《迴光城市》(A Suit Case of Taipei),是2020年超親密小戲節「古亭區」路線的三個作品之一,維持「Close to You」策展多年一貫的小空間、近距離的觀演模式,不尋常的是,彼時,受到Covid-19 疫情影響,全球已經突破3700萬人確診、107萬人死亡,整體社會瀰漫著一種不安,大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 此刻的回顧,備感作品中看似瑣碎的城市景觀交通、男女飲食情愛,在叨絮的軌跡中,滋滋有味,打造出富有異想靈光的日常,發出透光的溫度。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 2021/03/2

    文字|吳季娟、吳子敬、李憶銖、陳正熙、楊美英、楊智翔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 戲劇 李銘宸睽違劇場3年力作

    在超級市場裡 探問「人如何成為一個人」

    我好像從一個時間開始,留意也好,或是發現自己真的比較容易被這種東西吸引,譬如像超級市場、停車場、夾娃娃機店,這些更當代、更生活、跟我們更緊密的那一些空間,他們完全沒有美的意圖,或是在創造和建立文化的意圖,但我常常在這邊意會到很多事情我常會說,超市很漂亮,你一定也能夠明白,他其實不是因為創造美而設計,但是他有一種美的秩序。 ──《超級市場 Supermarket》編導李銘宸 一塊肉張牙舞爪而漫無目的的往前方邁進,接著翻滾進了椅子堆裡;戴著現代大量生產、道具化天使翅膀的女性,匍匐在地上舞動伸展;拿著素描本的漫才演員,講述著童話故事現代版之大亂鬥。這是風格涉主創者李銘宸沉寂3年多之後,第一檔回歸作品《超級市場 Supermarket》的排練發展現場。時間已來到段落需要熟練與成型的階段,不過他仍想在繼續嘗試「帶著一種動力進來,不用發生什麼,但是必須要跟另外一種動力進行溝通互動。」給著台上指示。 身為《超級市場 Supermarket》的編導,李銘宸覺得超市讓他為之著迷的,就是那些不斷對著消費者說話的商品。「超市的每一個東西都在跟你講話,因為是商品,它必須被處理得很誘惑人、處理得很可口,處理得非它不可,這些充滿意圖的單元的所在,就是超市。」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8/12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