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劇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給所有人的《藍衫之下》銀齡版
娶妻當娶客家女。」無論是田野調查,或是《藍衫之下》排練場中,這句話是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女性都提到的都市傳說。只因她們勤儉、刻苦、硬頸、堅忍,有所謂「客家女性美德」。但這些美德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如果不苦,何必刻苦?如果順心,何須堅忍?難不成沒有苦難就無法擁有美德?這些刻板印象是哪來的?她們真是這樣嗎?如果她們因為DNA品質保證,成為民間婆婆們與一般男性的首選,這是娶媳婦還是買奴隸?這句話到底是讚揚還是詛咒?為了理解原由,一個閩南男性戰戰兢兢創作了《藍衫之下》。 如果真有提案機會,我希望能如銀齡劇場的年齡設定,以60歲以上的客家女性為目標(客家男性不好意思),從她們的角度來探討同件事情。不需要百分之百客家人,只要有客家認同即可。以共同創作的態度了解他們從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甚至到現在當了祖母、婆婆,隨著台灣社會變遷,「客家」對她們來講是什麼?也有可能未有婚嫁或生養,對她們而言這又是什麼?她們在目前生命中所經歷的事情,是因為她們是女人、是客家人,還是客家女人? 計畫希望一樣是視覺展覽與劇場表演並行。視覺藝術創作者將會與這些客家大姐們以「秘密交換秘密」的方式,一對一進行近乎是側拍的拍攝與聊天式的訪談。拍攝成果會成為展覽,訪談資料是戲劇作品的基底。或許由受訪者本人直接演繹自己的故事,又或許和專業演員演出。 如果可以許願的話,希望時間與資源足夠,可以在排練場細心發展;希望可以找到最適合銀齡劇場的演出形式;希望不要被歸類在客家戲劇當中;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知道你的感覺,因為我們也是這樣。」
-
特別企畫 Feature
銀齡劇場總店開張囉!
離生活最近的銀齡劇場,莫過於社區公園的一角。在晨曦照耀的早上,或茶餘飯後的晚間,長者相約至此,按下音樂播放、自信擺動肢體,精采生動的演出就開始了。 可能會有人質疑:不就是跳健康操嗎?怎麼能說是劇場呢?當然,這公園一角的景象,以「表演藝術」稱之或許言過其實;然而,卻也不妨開啟我們對「銀齡劇場」之想像。 它必須得發生在熱鬧安詳的社區,與長者生活的所在緊密相融想像穿過社區中的某一道門,你就可能來到一個小型鏡框式劇場,此外也有排練場、完善的無障礙走道、電梯,平時還可以上瑜伽課程。 我們期望它會是在平日完成家裡事務之後,長者最想去的地方。去串門子,去上課,去曬太陽,去拍照,去喝咖啡,去交友。 它可以是一個實體場館,可以是一個概念性的場域;可以是個宛如學校的組織,也可以是個具代表性、可以被複製的樣品屋。在這裡,你可以參加工作坊,學習擔任創作╱表演者;或單純當一個觀眾角色,欣賞喜歡的戲劇、音樂、舞蹈、藝文表演。在這裡,你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進行不一樣的體驗與可能性。 儘管「銀齡劇場」是一個尚未誕生的想像之地,但我們對此深懷希望。或許某一天,當它不再只是空談,而能在「有了總店後,開始開分店」一般,被複製、被實踐在各種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