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實驗初衷不再?
疫情反覆,各地又陸續傳出取消演出的通知,表演藝術的困境看似仍未完全解除。這種困難,民間團體要比國有院團的感受更刻骨,時勢如此,修行只能看個人。孟京輝的蜂巢劇場10月和11月仍推出黃湘麗的獨角戲《狐狸天使》和《你好,忧愁》,從2013年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開始到現在,黃湘麗等於獨角戲,是北京戲劇圈唯一的獨特存在,而獨角戲在目前情勢下也算低調。蓬蒿劇場仍只能低調,但未停下腳步,以張曉風劇本《和氏璧》在10月中旬進行精緻的讀劇演出,從排練到演出花了40天,並不比正式演出輕鬆,或許讀劇是蓬蒿適應困境的一種方式。
相對高調的是繁星戲劇村第9屆「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宣告將在年末前的兩個月裡演出,戲曲與小劇場的結合在北京天時、地利、人和,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贊助,能夠持續存在是好事。只是今年宣傳重點令人憂心初衷不再,11種劇種參演,演出單位清一色是各地公有劇團,千篇一律的經典劇目題材,唯一不同的只是「小劇場版」,讓人明顯看到公部門的主導力量。傳統戲曲一直受到各地方政府的保護與資助,但以保存傳統為意識形態,並不符「當代戲曲小劇場藝術節」宗旨。戲曲與小劇場結合的重點應該是傳統戲曲融入小劇場實驗本質的程度,優勢互融,劣勢互補,不怕實驗更無懼顛覆,只求因中西方戲劇理念與製作方式的碰撞而產生不同的表達方式;也或許,傳統戲曲只作為一種靈感來源,一種文化元素,來豐富現代劇劇的內涵與形式。這兩種方式都是對傳統戲曲在當下最有效的推廣,如果公部門只看到多劇種了無新意地擠在小劇場裡拼演的業績,那這個藝術節的應存應廢就很清楚了。
文字|王泊
第349期 / 2022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