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這上百場的演出中,兩位如何始終保有初心登台?是否有發生過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
金:對我們來說,這齣戲很難允許「錯誤」,或者意外的發生。這可能也是何以我們在演出前需要這麼漫長的等待吧。
現實中,我們是生活裡的平凡人,沒有遭遇不得了的生老病死,只是一步一步地老化。突然間,你一上台就得變成只剩幾個月可以活的老先生,生命倒數計時的心靈狀態,其間的悲哀不是我一個平凡人假裝得來。
因此,演出本身便是生命的轉化,是戲劇一直追求的「神靈附身」,不只是不能馬虎,簡直是有一點——神聖的。用這個字眼,我不敢大聲說,但它是一個自我感知的東西,只得小心翼翼捧著這個戲,上台也不能讓別人發現我演了一場、兩場,我不給別人這個機會發現,甚至我自己都不允許發現。若我發現我帶著一點過去的技巧痕跡演戲,我就會很討厭我自己。在那片刻,你可以說犯了一個錯,叫做「褻瀆」,一個人馬上就要演戲了,還自以為能「演得很像」。這就是褻瀆。
亮:老師講到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剛開始我們演出的時候,你甚至不要謝幕。你希望觀眾就在台上接受莫利教授的離開,所以曾希望不要走出來謝幕。
金:沒錯,所以是問巡演過程中曾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大概就是如此。演完以後,突然哪個長官要出來致詞、忽然團隊有人拿出大蛋糕說是誰誰生日,要觀眾一起吹蠟燭。我都有點無地自容——我剛剛才讓那個角色嚥下最後一口氣,當下我的視線都只敢往地板看去,希望我消失,讓我的肉身只存在觀眾的記憶裡就好了,我不應該出現在謝幕的時刻,甚至還跟大家一起拍手、吃蛋糕?
金士傑
台灣知名演員,2014年憑著精湛演技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15年獲得第6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今年(2025)更入圍第1屆臺北戲劇獎最佳戲劇類男演員獎。不僅影視圈耕耘不輟,他同時也是劇場界的核心創作分子,獲賴聲川讚譽為:「台灣現代劇場的開拓者及代表人物」,多年來一直從事於舞台劇演員及編導工作。從教書、創作、演員到導演,他相信人生是為一段旅程而來,因此,他在觸類旁通的工作裡盡興而為,自由操控生活的腳步。他始終秉持著這個信念:「表演的母親是生活。」
卜學亮
台灣知名節目主持人、演員與歌手。曾獲:2000年、2001年、2019年台灣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24年台灣電視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第9屆金曲獎「最佳說唱唱片」獎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影視及劇場演出經驗豐富,同時也擔任知名動畫《海底總動員》中文版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