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歌劇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國家交響樂團(NSO)日本巡演:東京終點站
東京歌劇城迎來巡演終章 歐洲經典與台灣原創展現文化實力
2025年6月4日晚間,國家交響樂團(NSO)於東京歌劇城音樂廳舉行日本巡演「來自臺灣」的最終場,為橫跨熊本、大阪與東京的5日行程劃下完美句點。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rkl)擔綱指揮,曲目涵蓋台灣原創作品與歐洲經典,充分展現台灣音樂實力與文化厚度。 台灣原創與歐洲經典並陳 展現音樂實力與文化厚度 音樂會上半場回到日巡前兩場由台灣作曲家蕭泰然的《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作為開場,向觀眾呈現源自台灣這片土地的濃厚音樂情感。隨後布魯赫的E小調雙重協奏曲原訂由小提琴家黃俊文及中提琴家今井信子擔任,但後者在日巡前因健康因素臨時取消上場,NSO隨即在極短時間內隨即安排邀請德國中提琴家維特.赫譚斯坦(Veit Hertenstein)接替登台。赫譚斯坦是一位活躍於國際音樂界的德國中提琴家,1985年出生於德國奧格斯堡(Augsburg)。他以精湛的技巧、深沉的音色和細膩的音樂詮釋著稱,活躍於獨奏、室內樂和教學領域,現在所使用的義大利名琴是製造師阿瑪蒂在1616年製造的中提琴。2015年起接續今井信子擔任德國德特莫爾德音樂學院(Musikhochschule Detmold)的中提琴教授,並自2016年起5年間起擔任英國曼徹斯特皇家北方音樂學院(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的客座教授。兩年前加入國際上知名的德國「舒曼四重奏」(Schumann Quartet)的美國經紀公司,恰巧在2年前也簽進了黃俊文在美國多年的經紀公司AMG。 雖然臨危授命,卻已與黃俊文是多年舊識。黃俊文回憶:「跟他認識,是兩人同時在2011
-
焦點專題 Focus NSO美日巡演現場直擊!
開箱東京歌劇城音樂廳
東京歌劇城(東京オペラシティ)位於日本東京、離知名的「新宿」只有一站距離的「初台」站。從車站出來,就有直達歌劇城大樓的連接通道。整個歌劇城,以總長200公尺的玻璃帷幕作為設計元素,讓大樓成為一座兼具雄偉現代又深具文藝典雅氣息的建築物。 稱為「歌劇城」,是因為它並不只是一座單純的「廳」或「院」,而是由東京歌劇城音樂廳、新國立劇場,以及約60家的藝廊、小劇場、餐廳、商店、辦公室所構成的「城」。它是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第3高的摩天大樓,於1992年開工設計,1996年完工開幕,地上54層超過230公尺以上。每天,這座「城」舉辦歌劇、芭蕾、演劇、現代舞、音樂會等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使它成為現代表演藝術高水準的表演舞台,更是藝術家們憧憬登上的藝術殿堂。 鞋盒式設計的音樂廳 音樂廳主要設有一個1,632座位的大廳及地下室一個265個席位的小廳,於1997年9月首次亮相。當時在日本知名指揮小澤征爾(Ozawa Seiji)帶領齋藤紀念管絃樂團( Saito Kinen Festival Orchestra)演奏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中隆重開幕。 音樂廳大廳高達3層樓,大廳外從天花板垂下一幅名為《擴音》(Amplification)的掛毯。已故日本作曲家武滿徹的浮雕像,就在大廳的中央位置。音樂廳內部採用了所謂的「鞋盒式」設計,音樂廳舞台後方配置有一個有3,826管數的管風琴,供音樂會使用。四周完全以橡木為材料,上方層層堆疊並加以變化,設計成金字塔造型的挑高天井,營造神聖感。良好共振的天然木質,再加上現代科技的最新音響工程,創造出享譽盛名的音響條件。完美的殘響和音質,讓台上的演奏家們可以清晰地聽見彼此的聲音,也能維持良好的音響傳至台下每個角落。再加上木質室內裝飾及頂端的燈光,更進一步營造了寧靜平和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