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 Focus
策展的可能性:視覺藝術領域的思考
策展作為一種工作與組構的方法,到底有什麼是在這「策展」這種狀態才能去創造出來的,是我近年來不停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歷經2013到2015年《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的出版籌備,因與多位策展人的訪談接觸,還有過去的展演案例研究,而發現每位策展人對於策展一詞的見解,也同時反映在其策展的工作方法與風格上,這段時光拓展了我原先對於視覺藝術策展的想像與解答諸多疑惑,理解「策展」可以展現的多種樣態。有人將自身的角色視為一個找出藝術文化與社會間幽微連結的人,有人終其一生反覆辯證同個核心問題,有人則是將自身視為轉譯或是評論的延續,或是為某些長期關注的議題發聲,這些想像與可能性,也伴隨著時代推進,以及多人的投入,有不一樣的光譜狀態。
另一個對於策展人的理解,則是透過過去籌辦展演實務工作的累積,而感受到一個展覽的發生,有許多影響最後呈現的變化要素發生在過程中。從前期問題意識的推展、與藝術家及不同專業工作者間的合作,以至展覽製作環節的掌握等等,都至關重要。許多現實面上的限制,有時反而可能造就展覽開展出不一樣的面向,成為去回應的另外問題。
由個人提問出發的策展實踐
我自身的策展實踐是從2018年「歷史變體」開始,當時展覽的問題意識主要是回答我個人對於文化想像與自我認同之間關係的看法,基點來自於自身作為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第1屆,求學生涯接受教科書一綱多本狀態下的史觀養成經歷,以此去反思認同養成與歷史書寫間的關係。2021年「動態圖層」也歷經類似的概念架構方法,但拉回到更當下的時空,回應我個人對於科技的發展是如何介入日常生活與社會,並如何改變我們應對與感知世界的方式。上述兩檔展覽,大抵都是由個人出發而衍伸思考世代與時代共同經歷的生活狀態。在問題意識的方向確認後,而開始與藝術家的一同工作,並將展覽的概念架構清晰化,思考展覽、作品與觀眾間關係的鋪陳發展。
文字|馮馨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