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歷史變體」於TKG+展覽現場。(王世邦 攝)
焦點專題 Focus 遷徙、流浪、移動──2024 秋天藝術節專題(二)

策展的可能性:視覺藝術領域的思考

策展作為一種工作與組構的方法,到底有什麼是在這「策展」這種狀態才能去創造出來的,是我近年來不停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歷經2013到2015年《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的出版籌備,因與多位策展人的訪談接觸,還有過去的展演案例研究,而發現每位策展人對於策展一詞的見解,也同時反映在其策展的工作方法與風格上,這段時光拓展了我原先對於視覺藝術策展的想像與解答諸多疑惑,理解「策展」可以展現的多種樣態。有人將自身的角色視為一個找出藝術文化與社會間幽微連結的人,有人終其一生反覆辯證同個核心問題,有人則是將自身視為轉譯或是評論的延續,或是為某些長期關注的議題發聲,這些想像與可能性,也伴隨著時代推進,以及多人的投入,有不一樣的光譜狀態。

另一個對於策展人的理解,則是透過過去籌辦展演實務工作的累積,而感受到一個展覽的發生,有許多影響最後呈現的變化要素發生在過程中。從前期問題意識的推展、與藝術家及不同專業工作者間的合作,以至展覽製作環節的掌握等等,都至關重要。許多現實面上的限制,有時反而可能造就展覽開展出不一樣的面向,成為去回應的另外問題。

由個人提問出發的策展實踐

我自身的策展實踐是從2018年「歷史變體」開始,當時展覽的問題意識主要是回答我個人對於文化想像與自我認同之間關係的看法,基點來自於自身作為教育改革九年一貫的第1屆,求學生涯接受教科書一綱多本狀態下的史觀養成經歷,以此去反思認同養成與歷史書寫間的關係。2021年「動態圖層」也歷經類似的概念架構方法,但拉回到更當下的時空,回應我個人對於科技的發展是如何介入日常生活與社會,並如何改變我們應對與感知世界的方式。上述兩檔展覽,大抵都是由個人出發而衍伸思考世代與時代共同經歷的生活狀態。在問題意識的方向確認後,而開始與藝術家的一同工作,並將展覽的概念架構清晰化,思考展覽、作品與觀眾間關係的鋪陳發展。

2021「動態圖層」展覽現場,205展間陳為榛作品。(王世邦 攝)
王宇光,跳舞20年的此刻廣告圖片

但我同時也很好奇,如果把這樣的工作過程環節,配置更大的比例在與藝術家共同工作及生產,那會是一個如何的狀態?

我在2018年末曾有過一次擔綱「2018牛俊強個展」策展人的經驗,當時除了協力與展覽同名的錄像作品拍攝之外,另外一個很大的著力點在如何從原先牛俊強提出信仰與神性的討論之外,拉入人們對於藝術作品的共感經驗——「藝術作品中的靈光究竟何以感知?」並與藝術家共同實驗一種空間性的體驗,以創造出展覽核心概念希望去觸發的觀眾感受。

展場空間有著兩段稍長的路程,觀眾將先歷經一段爬升近兩層樓的梯間,才會進到展間看到第一件錄像作品《2018牛俊強個展》,作品中除了藝術家對於信仰的3個問題討論:「神是什麼?」、「神的外貌?」、「祂臨在的感受」,以及其延伸的系列作品之外,另外一個敘事則是環繞著這些作品的展出呈現籌備,與展覽現場描述。錄像結束之後,觀眾會在歷經一條昏暗的長廊,直至走到盡頭才會看到錄像中的展場,但展場是空的,原本影像中描述的作品並未出現,僅有一件裝置作品《預感》,有如天秤的結構,一端是不斷燃燒的蠟燭,一端是鏡子,唯有當蠟燭燒盡,兩端才會趨於平衡。影像中的展覽、觀眾內心想像的展覽與實際的展場空間,三者的疊合與落差,便是展覽中所探索可見與不可見的交會。

志工的真心話廣告圖片
《2018牛俊強個展》於TKG+展覽現場,同名錄像作品(右)。(王世邦 攝)

與創作者一同前行的摸索

奠基於那檔展覽的經驗,我在2020年開始構思2022年「線下真實」時,便決定嘗試以放寬更多空間與創作者一起發展的方向去籌備,同時也測試自身理解創作者的研究方法。在過去找尋參展藝術家時,大多還是從有相當熟悉度、作品數量與年資都有一定累積的創作者為主,但在「線下真實」合作的3位創作者,都是過往不熟悉、仍在發展個人方向的年輕創作者。籌備過程不從確定架構與問題意識開始,而是從前期拋出網路與數位時代許多線上線下互斥或是連動的經驗交流來暖身,摻雜著對文本的閱讀與各自解構,到中期保持著定期的聚會,交換各自的生命狀態與創作感受,並一起歷經了2021年疫情在台爆發,三級警戒的封城狀態,再至後期確認彼此在展場中的關係、空間與製作層面,逐步發展成型。

「什麼是唯有展覽現場才能成立,無法被數位化的事情?」在前期幾次交流後,成為逐漸聚焦的核心。中期的定期聚會,除了近況分享,也會交互給予創作發展上的回饋。這段時期的課題主要在要如何讓彼此相互知曉狀態,卻又不被影響,能保持完整意識發展作品,得適時拿捏集體相聚與各自會面的時刻。後期的三級警戒意外地讓全體都有了一種生活與體感甚深的時光,而得以讓之前一連串的討論發酵轉化,使得最後的展覽除了現場性之外,視覺、聽覺與嗅覺等身體感知的推進,成為展覽現場另外一個無形的脈絡,並連結觀眾們的生活經驗。

「線下真實」展場發生在位於B1的替代空間「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場被刻意隔間為迴旋狀單向進出的動線,觀眾一進展場後視覺上會先看到徐婷的平面攝影作品,往前移動才會看到可與現場一張平面卡片比對的攝影裝置《遠景-4》,接續是洪梓倪因應現場空間而創作的聲音裝置作品《聲覺測量2.0》這個占據於空間動線上的裝置,隨著其轉動,也迫使觀眾不得不停下等候,抓準空隙的時機穿越,綿延整個牆壁的《零度擴展》則是可以透過觀眾互動與演出產生不同的聲音變化,而鄭安凡氣味裝置作品《卵》也因為氣味與容器開始被注意到,隨著觀眾愈往深處走去,光線漸微弱,作品與作品間的分界愈加模糊,洪梓倪《秩序2.0》透過透鏡與稜鏡將影像與光產生一種空間的動態關係,展場末端鄭安凡《靜候》僅剩微弱的光線與濃烈氣味。在伴隨著感知的層次推進,當觀眾再依循同樣的路徑走出展場,觀察的敏感度卻已可能不同,也因而能發現,在展場的最初其實就有了一件幽微的氣味裝置作品《印記》,剛步入展場的樓梯間其實可以幽微聽到在空間繞射回音的裝置聲響,這些都是展覽中試圖去回應「不可被抽離現場知覺或是記錄的事情」。

左:2022「線下真實」於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覽現場,洪梓倪作品《聲覺測量2.0》╱右:2022「線下真實」於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覽現場,洪梓倪作品《聲覺測量2.0》(王世邦 攝)

將抽象的意識具現為一個空間現場體驗

這兩檔展覽各自的操作,都不禁讓我更加意識到策展作為一種工作方法,除了透過諸多的來回溝通與自我辯證,將模糊的感受與觀察轉為更具結構與邏輯性的傳達之外,如何與藝術家共同創造超越語言的當下時空經歷,或打開、突破現實處境的框架,是另外一層更為抽象地將意念具體化的工作,而這件事情我相信也同時發生在不同領域的策展人或是類似職務上,但因其藝術類型而有變化與差異。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1/07 ~ 2025/04/07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