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2025台北雙年展聯合策展人
山姆.巴塔維爾 展覽是創造一段旅程,就像導演安排一場戲
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在臺北市立美術館(下簡稱北美館)台北雙年展主題發布會上,身穿深色西裝,手勢豐富、眼神堅定,演講時彷彿站在舞台上。他的語氣時而高昂、時而低沉,像是為觀眾鋪陳一場無形的敘事。他經常以目光掃視全場,傳遞出高度的情感投入與現場掌控力。當他談到展覽靈感背後的個人經驗時,語調轉為低沉柔緩,提起關於父親的故事,那一刻,他的聲音輕微顫抖,眼眶泛紅。這段真摯的分享,讓現場觀眾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感,彷彿整場展覽就是從這份未竟的思慕中緩緩浮現。
展覽不只是看,還是「走進去」的體驗
巴塔維爾是黎巴嫩出生的國際策展人,現任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館長之一。其實他從大學時期就同時修習劇場和美術史,後來到倫敦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研習表演藝術。曾在英國擔任劇場導演與演員,參與過音樂劇、愛丁堡藝穗節與BBC廣播劇等多樣形式。
這些經歷深刻影響了他的策展觀。「展覽對我來說不只是把作品掛起來,而是創造一段旅程,就像導演安排一場戲。」他認為觀展不只是視覺體驗,更是身體與情感的參與,「有時你要讓觀眾停下來,有時要加速敘事,這與劇場節奏安排非常相似。」
在他的策展邏輯中,展場就像是是可被編排、切分與引導的舞台。牆面是場景轉場,作品間的間隔像戲劇的呼吸,燈光與動線則牽引情緒。他比喻:「展覽就像是一齣戲劇,你需要有開始、有起伏、有高潮、有收束。」
他將展覽視為三維敘事體觀眾透過身體移動建構故事。他分享這種節奏與空間感知來自劇場導演經驗:如何設計懸念、安排進退場時機、讓觀者沉浸其中。對他而言,每件作品都是舞台上的演員,與觀者在展場中共同完成敘事張力。
文字|王顥燁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