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專題 Focus
音樂與傳承的火花——台灣青年音樂家在小澤征爾音樂塾的成長之旅
音樂營多半選在學生的寒暑假期間舉辦,3月的音樂營並不多見。然而,對於5位來自台灣的學生而言,這一個月的體驗卻無比珍貴。他們獲選參與了小澤征爾音樂塾,遠赴日本,從東京一路到京都。不但得以參與歌劇的訓練與表演,更有給兒童的歌劇及室內樂等演出。這段精湛技術與深刻情感交織的旅程,對他們來說,不僅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更是一段成長與學習的過程。
參與的學生:台灣新血的音樂之旅
今年,5位學員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拉小提琴的有北藝大博士班的王佩珊、大二的章淳淳、許裕立、碩士一年級拉中提琴的林釗輝,以及臺師大主修指揮的中提琴手廖武俊。這群來自台灣的年輕音樂家選擇參加小澤征爾音樂塾,無一例外,都是源於對音樂的熱愛與自我挑戰的嚮往。
為何選擇這次的音樂塾? 廖武俊提到:「聽說小澤指揮喜歡與年輕人合作,因為年輕人有一種生命力,而這是樂團工作久了可能會遺失的。我們在營隊中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熱情跟想要做好事情的憧憬,那是在音樂上難能可貴的經驗。」由於都是第一次參與歌劇排練,學員們都有很深的感觸。「拉歌劇的時候,很多時候樂團偏向伴奏角色,必須非常專注地聆聽歌手現在所處的位置,並快速調整配合。」章淳淳分享,「如果歌手情緒濃烈一點,我們的伴奏也必須即時回應,這非常考驗大家的敏銳度。」她提到,親耳聽見歌手現場演唱,情緒感染力十足,「即使不懂義大利文歌詞,但音樂的情緒非常明顯,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刺激。」林釗輝也認為,每場演出歌手當天的情緒變化不同,如何迅速融入音樂,是對演奏者敏銳度極大的考驗。
與一般音樂營不同,小澤征爾音樂塾的排練方式並非由指揮單方面要求,而是加上老師們給予分部指導。但他們放手讓學生們自行討論,僅在意見分歧時出面引導。廖武俊說:「老師們對學生充滿信任,讓我們在討論與爭執中形成共識,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技術或觀念上的提點,這樣的過程讓我們更有自主思考的空間,成果也更能凝聚成一致的方向。」許裕立也補充:「除了老師之外,首席學長姐也非常重要,每一部首席都會在分部時主動帶領,給出很有建設性的建議。」
王佩珊形容這樣的環境:「充滿活力,像是一場腦力激盪。」每一次分部練習,都不只是技術的磨練,更是想法的碰撞與激盪。林釗輝也附和:「第一次排練從下午兩點到晚上七點,期間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