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同情的罪

相關文章 2 篇
  • 史蒂芬.茨威格
    焦點專題(二) Focus 在大時代困境與苦難之間

    顛沛人生 焦灼之心

    奧地利文學家史蒂芬.茨威格以小說《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為台灣讀者所熟知,亦是六月份即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由合拍劇團與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所合作的《同情的罪》原著作者。或許因受摯友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影響,他的寫作風格交織了緊湊的敘事張力、精采絕倫的筆觸,並暗藏心理學的隱喻,也因此成為廿世紀初期著名的德語作家。雖然前半生優渥順遂,但在納粹政權下,被迫流亡的他在異鄉顛沛流離,最後選擇自我了斷,令人欷噓

    文字|劉惠安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 《同情的罪》透過影像、燈光與及其豐富的聽覺元素,以繁複卻精準無比的音樂性調度,提煉出原作中每一段經典情節的劇場性再現。
    焦點專題(二) Focus

    「離經叛道」的說故事大師

    英國劇場奉行「文本至上」的理念,導演的工作是以「服務」文本為最高指導原則,但對從小不願墨守成規的賽門.麥克伯尼來說,真正的劇場傳統是「說故事」,而故事當然不只存在於劇作家的文字裡!他用肢體、影像等各種形式,讓劇場觀眾用各種感官「體驗」故事精髓,而他與柏林列寧廣場劇院合作的《同情的罪》,則是其肢體性與劇場性特色的集大成之作。

    文字|許哲彬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