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結束那一刻,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燈光尚未全暗,觀眾席間卻已響起難以抑制的掌聲。站在台上的,是首次來台演出的日本鋼琴家小林愛実。她深深一鞠躬,身形輕盈,動作卻透著一種剛剛好的堅定。再次回到舞台上,她微笑著坐回鋼琴前——這一次,不是她一人,而是與鋼琴家夫婿反田恭平,以及恩師劉孟捷,一同六手聯彈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小品。
鋼琴前,3人肩膀幾乎相觸,兩大一小的身影彼此讓位,小林被擠到一側,笑得宛如孩子。觀眾也笑了,因為這畫面太過可愛,太過真實,像是難得一見的幕後時刻悄然浮現在舞台上。
這樣的笑,是難得的。曾幾何時,小林曾歷經一段漫長的安靜與掙扎。而她今天願意笑、願意彈、願意來到舞台中央,說的不是「我要證明」,而是「我想演奏」。

舒伯特的「純粹之美」
這晚的曲目以舒伯特開場,以蕭邦收尾。聽眾未必知道,這兩位作曲家對小林來說,代表著兩種不同時期的她自己。
蕭邦,是她的門票。從3歲學琴、7歲與樂團共演、14歲發行專輯、20歲進入蕭邦鋼琴大賽決賽,再到2021年拿下第4名——蕭邦讓她被世界聽見。但舒伯特,卻像一面鏡子,讓她重新看見自己。
「他的音樂很純粹,」她說,「雖然不像有些作品那麼華麗,但旋律線裡藏著變化無窮的和聲,那些細節像鑽石一樣,需要你一點一點去發掘。」她的語氣平穩,但眼中閃著某種剛柔並濟的亮光。蕭邦大賽的準備經驗,讓她發現專注鑽研一位作曲家的樂趣,即將邁入30歲的她,在舒伯特的作品中發現了相應的頻率。
這種對「內在之美」的偏愛,也延伸到她的選曲哲學。她不迷戀快炫的作品,雖然她也能勝任,但她總是更傾向選擇讓自己「感受到什麼」的作品。而這一晚,舒伯特的即興曲就像一封私密信件,娓娓道來她與這位奧地利作曲家的靈魂對話。

我不要再彈了
她曾經不想彈琴。不是沒有自信,而是不知道為何要繼續。
那是在離開日本、進入美國寇蒂斯音樂院之前,那時她才16、17歲,正值探索世界的年紀,但從小以神童之姿「出道」的小林,卻已經走過許多音樂家的典型路徑:比賽、錄音、巡演。她開始對「演奏」一事產生了質疑——難道我只是因為大家都說我該彈,就必須彈下去嗎?難道只因為大家都認為我該去比賽,就必須去比賽嗎?
她甚至告訴母親:「我不想再彈了。」母親沒有責怪,只說:「那就不彈也沒關係。」簡單一句,讓她卸下多年來壓在肩上的期望。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自己是可以為了「想彈」而彈,而不是為了成為誰或證明什麼。那段時間,她決定出走,遠赴美國。她說,也許換個環境會好一點。沒想到,異地求學反而讓情況更艱難——新的語言、環境、老師,種種壓力,她一度陷入更深的迷惘。
她一度不想上課,或是去了也沒準備。但她並沒有逃避,而是誠實地說:「我今天不想彈。」那段日子,她在音樂與自己之間徘徊,甚至覺得,「也許我不當鋼琴家,也可以活得很好。」但幸運的是,她身邊有願意理解她的人。在她沒有方向時,並未要求她立刻做出選擇,而是默默陪伴與引導。
一次國際比賽前夕,她在清晨6點打了通電話,請求立刻上課。她知道自己準備還不夠,也知道自己需要幫助。恩師沒有責備,只是陪她練了整整兩個小時,與她一起檢視每一個細節。她笑說:「我很會在最後一刻爆發。」這種臨場反應的能力,也是她的天賦,但能願意相信自己、重新上路,才是真正的成熟。

一種節奏的回歸
訪談中,小林聊起自己上台前的習慣:喝提神飲料、吃巧克力、請人在她背上重重拍一下。「那次有人拍了我一下,我彈得很好。從那之後就變成我上台前的儀式了。」她也一定要吃點巧克力,握著親近之人的手,早晨喝一杯加了牛奶的咖啡。這些動作,看似迷信,其實是她與自己內在對話的節奏,能穩定開啟一天,回到那個「喜歡彈琴的小林愛実」。
她也說,那時上台真的不感覺緊張,反而是能穿上喜歡的漂亮禮服、練好上台、鞠躬,光是能夠「做好」這件事,能夠「完成」一首曲子,就已讓她感到開心。現在的她,在舞台上依然是那個努力練習鞠躬的小女孩,只是背後多了歲月與重量。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走一樣的路。」
這場訪談結束前,她談到音樂學生的掙扎。她說,如果你真的感到迷惘、痛苦,「也不要覺得放棄是錯的。」「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你有自己想過,就沒有對錯。」在亞洲文化裡,音樂比賽經常被視為成功的唯一門票。她曾也被這樣的壓力包圍,直到明白:真正的成功,來自於你如何演奏每一場音樂會,來自於把自己準備好,隨時能把握住演出的機會。
如今的小林愛実,不只是那個在舞台上技藝精湛的鋼琴家。她是那個曾經迷惘、但選擇繼續走下去的人。她的琴聲中,藏著尋找方向的沉思與重新點亮的溫柔。6月的那個夜晚,她把這些全都演奏出來了。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回到那個簡單、真實的自己。
舞台的燈光落下,她輕輕一鞠躬,彷彿在對觀眾說——
「謝謝你們,也謝謝我自己。」
小林愛実
日本鋼琴家。1995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宇部市,3歲開始學鋼琴,7歲首度與管弦樂團同台演出,9歲起踏上國際舞台,畢業於寇蒂斯音樂院,並獲頒Dorothy J. del Bueno全額獎學金。2001年起,連續4年進入PTNA(Piano Teacher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Japan)全國比賽決賽,並於2004年以8歲之齡獲Junior G級(16歲以下)金獎,2005年贏得全日本學生音樂比賽小學部冠軍,創59年歷史最年幼得主紀錄。2009年獲亞太國際蕭邦鋼琴比賽少年組首獎,2010年獲波蘭政府授予「蕭邦護照」(Chopin Passport)殊榮,2015年入圍第17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決賽,2021年贏得第18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第4名。 曾4度登上卡內基音樂廳舞台,並曾受邀參加法國LCI電視台、日本電視台《深夜的音樂會》、朝日電視台《無名音樂會》、NHK-BS Premium《古典俱樂部》、MBS紀錄片《情熱大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