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巴佛傑

相關文章 3 篇
  • 法國鋼琴家巴佛傑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暮光草原」

    巴佛傑指尖微拂 吟哦鄉愁印象

    在NSO法蘭西系列的「暮光草原」音樂會中,法國鋼琴家巴佛傑將以他「印象派」的手,演繹法雅與巴爾托克寄寓異鄉之時、描繪故鄉與抒發鄉愁的兩部大型作品,在他奇幻指尖下會呈現怎樣的鄉愁印象?值得樂迷期待!

    文字|邱秀穎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 德布西音樂節將由被譽為德布西權威的鋼琴名家巴佛傑揭開序幕。
    音樂新訊 Debussy Touch 音樂節

    鋼琴名家聚集 共祝德布西150歲生日快樂!

    八月下旬起,一系列德布西音樂節Debussy Touch 的活動即將開跑。本次節目集合了許多鋼琴大師如巴佛傑(Jean-Efflam Bavouzet)、帕斯卡.羅傑(Pascal Rog)、鄧泰山(Dang Thai-Son)、嚴俊傑及布雷利(Frank Braley),一起為今年滿一百五十歲的法國印象主義作曲家德布西慶生! 德布西為十九世紀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當時的音樂深受繪畫及文學作品影響,以光、影的捕捉為其最大的重點。因此在鋼琴音樂中,他不但為鋼琴這個樂器帶來新的聲響,在技術操作上也加入了踏板及高低音域使用上的變革,將浪漫樂派之後的鋼琴炫技表現,帶入了一個更新的音樂發展可能。 八月廿二日適逢德布西一百五十歲冥誕,當日將由被譽為德布西權威的鋼琴名家巴佛傑揭開音樂節序幕,其中最特別的曲目,就是他親自改編的德布西晚年芭蕾舞作《遊戲》。而蕭邦鋼琴大賽冠軍鄧泰山、現被譽為法國音樂代言人的帕斯卡.羅傑、台灣鋼琴才子嚴俊傑及首度訪台的伊莉莎白皇后大賽桂冠布雷利也將帶來精采的演出,全系列共十場的音樂會,將於台北和台中兩地登場,難得一見地呈現了德布西鋼琴獨奏曲全集,值得鋼琴樂迷親身體驗。

    文字|謝依庭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 法國鋼琴家巴佛傑再度應邀訪台演出,將挑戰拉威爾與皮耶桑肯的鋼琴協奏曲。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幻想 交響

    鋼琴家巴佛傑 剔透琴音再現法國風

    「NSO發現未來大師系列幻想 交響」音樂會中,再度邀來頗受樂迷青睞的法國鋼琴家巴佛傑蒞臨演出,將挑戰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與皮耶桑肯的《鋼琴協奏曲》,展現他拿手的法國風情。而白遼士經典《幻想交響曲》,也將在年輕指揮家費比恩‧蓋柏手下鋪陳作曲家的親身經歷。

    文字|李秋玫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焦點專題 Focus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