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松菸Lab新主藝

相關文章 6 篇
  • 胡鑑《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兩個人》
    企畫特輯 Special

    我們起舞 叩問個體、群體與身體的關係

    自二○一四年松山文創園區成立「LAB 創意實驗室」,作為藝術家的孵化器,提供資金、場地、陪伴創作顧問,至今已支持、培育了十二位創作者,今年度「松菸Lab新主藝」共有五十項作品投件,最終由胡鑑《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兩個人》、王世偉《群眾》與王宇光《馴順的我們》出線,叩問個體、群體與身體的種種關係,將於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中演出。

    文字|張慧慧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台灣】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兩廳院2019年「藝術基地計畫」擴大整體想像,除邀請三位「長期駐館藝術家」,並公開徵選出兩位「短期駐館藝術家」、五位「Gap Year兩廳院壯遊」青年及七位「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實習生。「藝術基地計畫」更首次加入導師角色,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從青年培力作起,以更充足的資源及時間培育優秀人才。 「駐館藝術家」分為長期及短期計畫,其中長期駐館期間由一年延長至兩年,短期則為三個月。今年邀請方向著重連結在地文化,期望藝術家從台灣土地出發,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另一方面則強調科技跨界,透過新的科技媒材,反映當今社會樣貌。本次邀請的三位藝術家,有長期挖掘本土文化與民間俗儀的吳明倫、樊宗錡,以及擅用數位科技演繹當代劇場的周東彥。 短期駐館強調跨域交流,以「1+1」概念出發,由藝術家提出跨領域及跨社群的合作計畫。本次公開甄選出王安琪與紀柏豪。身為專業劇場演員的王安琪,將以《婚姻場景》劇本為骨,邀請影視和劇場演員相互演繹,並深入探討劇場產業化的可能性。紀柏豪專研聲音創作,關注日常性的感知,將於駐館期間發展互動性音樂系統,並嘗試運用於劇場演出,反轉觀眾的聽覺經驗。 另首次啟動的「Gap Year兩廳院壯遊」計畫,要挖掘具潛力、能提出自身觀點,更勇於起身實現的青年藝術家。本次甄選出來自不同領域的林陸傑、林靖雁、馬雅、張凱福、陳弘洋,將以一年時間在兩廳院自由探索。 108年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 文化部公布今年「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包含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蹈空間舞蹈團、城氏互動設計工作室、巴洛克機器工作室、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及黃翊工作室等7個團隊提案計畫獲得補助,總補助金額為新台幣1,200萬元。 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運用Buzzer Beacon技術,創作口述影像劇《黑聲劇團-停電了!別害怕》,從使用者角度,發展更能貼近視障表演者的輔助系統。安娜琪舞蹈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2018松菸LAB新主藝三位創作者:(左起)姚尚德、鄭皓、周能安。
    企畫特輯 Special

    持續探索、專心創作 實驗室裡放膽玩藝

    今年獲選為「松菸Lab新主藝」的三組創作團隊,分別是周能安《超極★安龍輔助大典》、姚尚德《福壽螺到底該怎麼處理》及鄭皓《動量的條件》;三組製作人馬皆為有持續發表新作、已然趨於成熟的創作者們,他們善用此次入選Lab新主藝的契機,在松山文創園區提供的空間、經費和陪伴創作顧問等資源下,或延伸作品實驗、或嘗試不同表演型態、或深化概念發展,以期在這個表演的「實驗室」中,放膽一搏、埋頭實作,以在他們不同的創作生涯階段裡,釋放無比能量。

    文字|陳茂康
    第311期 / 2018年11月號
  • 林正宗《噶哈巫!斷語?》選用軟竹與藤作為主要物件,讓表演者在肢體技巧上經歷有如「打掉重練」的訓練過程。
    企畫特輯 Special 2017松菸Lab新主藝

    多元成「戲」 藝術家的創作實驗室

    松山文創園區今年的「松菸Lab新主藝」將在十二月初開演,這項計畫迄今邁入第三年,已孕育出不少具有實驗性、前瞻性、和原創性的劇場創作。從甄選、階段性呈現到最後的演出,主辦單位不僅與入選團隊、創作者一同討論場地使用的可能、提供可運用的創作經費外,更力行「創作陪伴顧問」制度,以過程嚴謹、多方協助的豐富資源作為後盾,製作搬演的作品形式也相當多元、多變,今年則分別以「新馬戲」、「南管實驗文學劇場」與「戲劇結合展覽」三種原創製作為主體,實現了松菸Lab新主藝「鼓勵實驗創新作品」的核心理念。

    文字|洪信惠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 與其說舞者們的表現非常精采,不如說他們的認真與投入,像是將自己化身為引導者,引領觀眾們經驗了一趟奇異的旅程。
    企畫特輯 Special

    壞鞋子舞蹈劇場《彩虹的盡頭》

    藍白塑膠布所創造出的特殊空間感、既可看到舞者又同時看到現場觀眾(以及自己)的鏡子、移動式的觀賞、舞者們的身體動能、從實際民俗禮儀而來的鮮豔顏色服裝、燈光等等,演出團隊讓這個演出滿溢著能量,質量與密度都極高。與其說舞者們的表現非常精采,不如說他們的認真與投入,像是將自己化身為引導者,引領觀眾們經驗了一趟奇異的旅程。

    文字|陳惠湄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 三位藝術家:黃懷德(左起)、林宜瑾、周瑞祥。
    企畫特輯 Special

    舞動幽暗的生命虛實 搬演真實的人生魔幻

    二○一四年啟動的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以一系列活動重新定位這個菸廠中占地兩百坪的一隅,使之成為排練場、劇場演出與新媒體展覽 等複合展演場地新據點,除了培植藝術明日之星外,也自製了多檔節目。其中,「松菸Lab新主藝創作徵選計畫」廣發徵件英雄帖,今年入選演出的三件創作各具特色:舞蹈類的黃懷德《撕裂》、林宜瑾《彩虹的盡頭》,周瑞祥以魔術結合戲劇的《Animator》。

    文字|張慧慧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很難,但我不是一個人

    吳思瑋與一切都有可能的「聲舞團」現地製作
  • 看戲不忘電影

    以真實人生舞動的《舞魂》

  • 戲劇

    走出彩樓.打開鏡框

    布袋戲在劇場的舞台景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