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响仁和鼓藝工坊

相關文章 2 篇
  • 清溪林製鼓廠
    焦點專題 Focus

    敲鑼打鼓的故事

    在台上,擊樂家敲鑼打鼓,將無形的音樂編織起來, 然而在台下,也有人天天敲鑼打鼓,將製作樂器當作藝術看待。 台上台下雖然有所區隔, 卻一樣地汗流浹背,為追求一份完美而努力。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在五月上演的「樂之樂」, 就是從台灣製造樂器的兩個世家所發想的音樂會, 有宜蘭的林午鐵工廠,還有新莊的响仁和鼓藝工坊。 為此,本刊親至工廠採訪,並且特別加碼台南的清溪林製鼓廠, 將他們的辛酸與榮耀帶回,以分享讀者。 在期待樂聲響起之前, 就讓我們先豎起耳朵,一起傾聽這群台灣值得驕傲的工藝家, 訴說他們生命中,那段敲鑼打鼓的故事。

    文字|本刊編輯部、楊有文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 王錫坤說:「我們傳統工藝的精神,就是『老老實實地做一件事情』。」
    焦點專題 Focus

    响仁和鼓藝工坊 用「態度」打造這塊招牌的高度

    迄今已有九十年歷史的「响仁和鼓藝工坊」,精緻做工吸引了國內外宗教界與表演藝術界的青睞,訂單來自美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甚至歐洲各國,其中的靈魂人物就是第二代師傅王錫坤。從小看著父親製鼓但未學習,長大後卻是父親過世、遭到他人輕蔑後才決心投入,王錫坤說:「再難的技巧,三年、四年、五年努力一定學得會。可是『態度的建立』卻是最難的!」正是這「頂真」的態度,打造了「响仁和」的高度。

    文字|李秋玫、顏涵正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