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我家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劇篇
保留原著框架 大玩形式讓你溫故知新
改編《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戲劇,也許轉換時空、語言,但基本上仍然是對偉大愛情的歌頌,以劇中設定家族的對立製造了衝突的根本,一波三折的陰錯陽差,加強了戲劇的張力,用青春的生命去衝撞封建的體制,是這個悲劇中最大的衝擊,幾乎所有的改編都掌握的這些原則,各自發展出其變形。
-
戲劇
長壽音樂劇,來台說中文
沒有校園的紐約大學(NYU),勉強有個華盛頓廣場可以喘口氣,華盛頓廣場南邊有條小巷叫做蘇利文街,我常走這條街到南邊的街角,四邊角落各開了一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館。 喝咖啡的路上總是會經過一家叫做蘇利文街劇坊的小劇場,上演著The Fantasticks,來來回回數十趟都未曾進入,直到幾年後某個午後走下階梯推門而入,小小的大廳擺滿了介紹這齣戲的資料,演了整整四十年的歷史資料,也包括了劇場門面的改變,赫然發現中文字,原來這齣戲曾在中國演出,劇名譯為《異想天開》。售票口有座位表,一百五十個座位,卻沒有任何折扣票,終究還是錯過演出,直到聽說此戲下檔,懊悔萬分。 二○○一年發行了電影版的DVD(此片圖書館有收藏,編號dv00301),雖說忠於原作,劇情詞曲都相同,稍稍一解沒聽到Try to Remember的遺憾,但是獨幕的劇場版要如何調度這麼多的場景,外百老匯是否如百老匯有這麼多的機關佈景。 所幸綠光劇團購買了版權,由邱媛翻成中文,讓我們有機會Try to Remember The Fantasticks。這齣戲首演於一九六○年五月三日,到二○○二年一月十三日下檔,總共演出一萬七千一百六十二場,比CATS的創下七千多場的紀錄,整整多出一萬場。如今來到台灣,看能不能說中文繼續長壽下去。 《月亮在我家》舞台版的故事由馬戲團的魔術師開場敘事,述說著小鎮兩戶相鄰人家都是單親爸爸,一戶只有兒子,一戶只有女兒,兩個愛情小說看太多的老爸爸,為了撮合叛逆期的兒女,故意吵架築起圍牆,以為他們會因為受到阻撓而翻牆結合,還花錢請魔術師出馬增加情敵,企圖營造羅密歐與茱麗葉或是西廂記或是梁祝的情境。 一雙兒女發現老爸的設計,卻毅然分手。兩人各自在現實社會中吃虧上當後,才深深體會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這次他們再次攜手──少了戲劇性的愛情結合,多了份深刻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