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建豪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黃建豪 不是那麼「成功」,還是繼續「嚎哮」

  • 彭弘智《會飛的牆》為機械裝置,定時移動,布幕兩面各為黑白,象徵陰陽。
    藝@展覽

    以藝術作為「化解」的儀式

    彭弘智個展「未完成之作」
  • 抗議聲此起彼落的第5場〈沼澤地獄〉,梅菲斯特站上抗議焦點。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穿越現實與幻想的地獄旅程(下)

    東京新國立劇場歌劇《娜塔莎》
  • 林逸欣在劇中演奏多種樂器。
    戲劇(曲)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中秋連假登場

餓。撞擊。///沉寂。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Celeritas

相關文章 1 篇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日本錄像藝術家

    黑川良一 以「聲音視覺」創新感官體驗

    在當代藝術領域迅速竄紅的日本錄像藝術家黑川良一,是日本科技生活蓬勃發展的時空成長的一代。出生於一九七八年的他,二十一歲展開創作並發表作品,領域跨足影音整合創作、錄影裝置、跨領域藝術、現場多媒體演出。其作品以精準的電腦語言掌控度,完美結合聲音及科技影像的寬廣世界。黑川良一的「聲音」與「影像」是一體的,無法分割。近年來應邀參加奧地利、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國際各大數位藝術節,被譽為新媒體藝壇上閃亮的一顆明星。 此次演出,黑川良一將與留法作曲家王思雅及國內知名打擊樂家吳思珊合作。演出將抽離傳統打擊樂器的表演形式,將以裝置呈現聲音與錄像的關係,處理聲音及錄像的重疊、流動、消失及互動,並以時間來呈現層次感,彷彿在黑暗的水域中漂流,展開一場視覺及聽覺之旅。本刊邀請當代藝術創作者王俊傑,透過電子郵件訪問黑川良一,透過他的創作經驗,挖掘如何在聲音與視覺的跨領域創作中,從理性的科技語言召喚感性的內在情感經驗,營造全新的感官經驗。

    文字|王俊傑、陳怡君
    第201期 / 2009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