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劇場
-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二
台荷交流的即興樂音 日台劇場的電影變奏
獲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的兩個計畫:「尼可樂表演藝術-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及國際連結平台計畫」與「莎妹劇團x第七劇場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分別在十一、十二月演出。前者以「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推出「聚焦荷蘭」的主題展演,後者則是接續前兩年的合作,推出以侯孝賢二○○三年為紀念小津安二郎導演而拍攝的日語電影《珈琲時光》為本的同名劇場作品。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鳴海康平 探索文本多樣性 包容差異的並存
日本中生代導演鳴海康平,擅於將演員的身體性及表現能力、人工化的舞台設計、文本內在的戲劇性並置,呈現出「隨著時間累積的風景」。這次的《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是與台灣莎妹劇團合作,他認為,戲劇更需要具有多樣性與包容,吸納各種想法、文化,讓作品向上昇華,因為跟每個想法不同的觀眾一起進行共享的作業,戲劇才能從希臘時代傳承至今。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精神病院為場景
日本第七劇場《海鷗》 契訶夫醫生拆解角色世界
舞台是一個冷冽的白色空間,幾張椅子圍繞著一個大長桌,契訶夫筆下的人物化身為醫生和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走入角色的世界。日本第七劇場的《海鷗》,導演鳴海康平以後設觀點詮釋經典文本,拆解了契訶夫的劇作片段,並融入《燈火》、《乏味故事》、《六號病房》等短篇小說,場景設定在一個精神病院裡,還原身兼醫生與劇作家的契訶夫,對於生活與藝術的剖析與思辨。 導演鳴海康平表示:「當所有人過著平凡生活的同時,也沉澱在愁悶的過往。於是人們終於了解到一件事:即使那些過去的事對我們而言如此重要,也絲毫不曾影響世界的運轉。每當渺小的我們為了淚水而顫抖的時候,仍然與這個世界毫無關聯。幸好契訶夫深愛著這些微小的存在。儘管是個痛苦卻平靜的理由,也證明了某些確切的渺小存在著。」 第七劇場由鳴海康平成立於日本三重縣,藉由戲劇創作的過程呈現豐富的視野,並重建文本中世界的孤寂與人性的疲憊。鳴海康平不以語言為單一主體,其強烈的文本切換及獨特觀點,深獲矚目,作品至今已於日法德韓等國家、超過廿個城市進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