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紐音
-
特別企畫 Feature
走出神童神話的梅紐音 1916-1999
有許多神童後來失去了舞台;有許多神童的名字永遠只以神童爲人記得;也許他們令人讚歎的神奇光輝,隨著童年歲月一起消失;也許他們很早就登上了山頂,但卻也成爲他們自身的屛障。今年三月十二日於柏林逝世、被喩爲本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梅紐音,不僅超越了音樂本身,也在走過非常神童時期之後,發揮了其自身生命的其他潛能。他在跨越不同的領域裡所散發的才能、慈愛、人道精神也爲音樂世界甚至人類注入了更深刻的生命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梅紐音生平紀事
1916年 四月二十二日出生於紐約。 1920年 開始與安卡爾(Sigmund Anker)學習小提琴。 1922年 轉投佩新格(Louis Persinger)門下。 1924年 首度以職業小提琴家的身份在舊金山演出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 1926年 全家遷往歐洲前,首度在紐約舉行演奏會。 1927年 二月首度在歐洲舉行演奏會,地點是巴黎。正式定居歐洲,隨安奈斯可(Enesco)學琴。十一月與富利茲.布煦(F.Busch)在紐約合作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成爲舉世知名的神童。 1928年 柏林首演。灌錄生平首張唱片。開始與阿道夫.布煦(A. Busch)學琴。 1929年 倫敦首演。 1931年 在巴黎音樂學院競賽獲得第一獎。與EMI簽下第一張錄音合約,並灌錄了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1932年 在艾爾噶(Elgar)指揮下灌錄了他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成爲歷史上最重要的錄音之一。獲頒英國榮譽爵士頭銜。 1936年 意外取消所有演出活動,隱居加州。 1938年 夏季復出樂壇。與諾拉結婚。 1943年 結識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年底又隱退。 1945年 在法、荷、捷、俄四國舉行勞軍演奏。與英國作家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一同到德國義演。結識俄國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前往Belsen爲納粹集中營中的倖存者舉行音樂會,並捍衛飽受攻擊的德國指揮家佛特凡格勒。與第一任妻子諾拉離婚。 1947年 完成校訂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黛安娜結婚。與佛特凡格勒在薩爾茲堡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1950年 英國作曲家沃頓(Walton)將小提琴奏鳴曲獻給梅紐音。 1952年 首度造訪印度,在印度總理尼赫魯陪伴下,認識了西塔琴演奏家拉維香卡(Ravi Shankar),同時也開啓了東方文化,包括哲學、瑜珈術等視野。完成校訂孟德爾頌(Mendels sohn)早期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1956年 擔任Gstaad音樂節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梅紐音如是說
◉「人們爲了生存,因而產生了彼此防備,相互競爭的心理。但是我們生來就具有某些協調的東西,我們應當重新回到協調的狀態中去。」 ◉「給予者也是受惠者,純粹的給予是不存在的,我們看見土地生長了麥子、樹木、花和草,就容易認爲土地總是在給予,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土地也必須吸取某些東西以恢復和增強它自身。」 ◉「沒有絕對的成功或勝利,有些成功僅僅是表面的,而且遲早要付出代價,最好是預先付出代價,困難的是,有時不得不事後再付。」 ◉「幫助人,同時又使別人不產生依賴你的想法,是一種很難的藝術,因爲它需要極大的靈活性。」 ◉「紀律是某種能仔細、正確的重複某種行動的能力,因此,紀律就是達到某個目標的最經濟的方式。」 ◉「在紀律和創造性之間需要保持平衡所謂最堅強個性的人,就是那些能在天秤兩端來回走動,而始終保持平衡的人。」 ◉「時興的風尙也可能是危險的:那些精心設計出來的理論,可以變成片面的信條或敎條。」 ◉「人類創造的藝術,開始於人的內心獨白,也就是廣義的自我意識,人們以此來表達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一切。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就是不斷調整,糾正和重新平衡自己的各種內在因素。」 ◉「我總是喜歡和那些我認爲思想和情感上和我有共鳴的人交談,在那種時候,語言才有機會表達出一點意思。」 ◉「其中的樂趣在於即興的和不可預知的成分。如果沒有這些不可預知的因素,我們壓根沒有樂趣可言無論是生活還是音樂。」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把事物的諸多因素都拆解成一個單元了,但是如果人們想要進入高級的境界,就不必把整體分成單項來進行。」 ◉「眞理是我們身外的某些東西。我們自己臆造出來的眞理可能是危險的,因爲我們自身存在著蒙昧的遺傳基因,它控制著個體,使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 ◉「我的雄心之一,就是要看見每一所學校都以歌唱和舞蹈來開始每一天。」 ◉「感情的震顫是我們相互之間聯繫的紐帶。所有的人都是整個世界震顫的一部分,我們跟每件事都有關係。」 ◉「爲什麼要認爲非得有一份正式的職業才能證明自己的存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們聽到的不再只是音樂而已
十五歲之前,梅紐音已是音樂界璀璨耀眼的小提琴天才。自小敏感度就異於常人的梅紐音,在演奏上將技巧性、音樂性與器樂的特質做了完美的結合,而毫無困難的表達自己內心最眞誠的感受。但,對於戰後出生的新世代而言,如何能了解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音樂神童,其早期的演奏到底達到何等的水準與格局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音樂的高塔走進生命的草原
梅紐音認爲理解不同的音樂和文化,可以增進自己的感應、分析和批判能力。他除了古典音樂之外還關心並涉足爵士、搖滾、民歌和東方音樂等。梅紐音這種極強的異端性格,在他的時代裡當然也引起爭議,然而,對於他的大跨度興趣,其實不妨看成是一個音樂家自我不斷進步,也不斷自我反省、挑戰的過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到過、看過、也征服了 一則牢而可破的神話
我們總假設,早慧的神童在成年後能省去許多在音樂本科上鑽硏的時間,進一步廣泛吸收其他事物,但,由於吸收能力最強的靑少年階段,被演奏事業等方面剝奪,他們很少能夠在其他層面獲得內在與外在的平衡。而梅紐音正是在這種困境中突破出來的少數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