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演出劇照。
    戲曲

    熱鬧討喜的當代政治預言

    評《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
  • 第36屆傳藝金曲獎音樂類特別獎得主陳茂萱(左)與第36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林吳素霞(右)。
    其他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 陳茂萱、林吳素霞獲特別獎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劇照。
    焦點專題 Focus

    用14年的時間,學會一個擁抱的方法:金士傑與卜學亮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靈魂交會(下)

  • 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焦點專題 Focus

    「無論如何,不要失去想像力」──陳思宏談《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成功的定義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家庭深層鑽探手冊

相關文章 4 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通俗文化到舞台黑盒子

    家,劇場裡永遠的三稜鏡

    誰家的那本難唸的經,值得搬上舞台,演給大家看? 是易卜生那鬧婦女革命的《玩偶之家》?還是預告家庭價值崩解的《黑夜白賊》? 是把家族與國族鎔於一爐的《京戲啟示錄》?還是女人發聲的《記憶相簿》? 一個家族的故事搬上舞台,似乎就折射出千萬家族的故事,讓你看戲,也看到自己、以及你的家。

    文字|丁文玲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戲劇

    眼睛被寵壞的痛苦

    這個演出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家庭深層鑽探」,而是告訴我們:劇場應該是一個可以看,也可以聽的地方,偏廢一方,都將是一種災難。

    文字|王友輝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戲劇 都是竊聽惹的禍

    一齣沒有演員的戲

    《家庭深層鑽探手冊》再次挑戰觀眾的觀戲慣性和期待,將要創下台灣劇場史上破天荒,第一齣無人演出、光靠聽覺想像的劇場作品。

    文字|田國平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 嚐鮮

    搞怪導演又出招,讓你來「聽」戲

    王嘉明說,這次來看戲的觀眾可能看不到什麼畫面。原因是,他希望觀眾用聽廣播的方式來「聽」這齣戲。

    文字|傅裕惠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