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劇場
-
戲劇
延續,作為一種技藝
商業劇場,往往不受所謂的「表演藝術評論」關注。這個觀點在今年度由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主辦的「『評論的後台』年度論壇」裡的「2022表演藝術評論回顧」座談會再次被提起之所以用「再次」,乃是這個觀點不受限於2022年,早被屢次提起,作為長年累月以來表演藝術評論的現象。 這個帶了點直觀、尚缺更精準數據統計的觀點,背後也牽涉到一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商業劇場」?另一個說法是,以台灣劇場的規模來說,是否具備商業性? 若從過去已被認知為「商業劇團」的現代戲劇團隊(註),包含屏風表演班、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綠光劇團等,再到全民大劇團、春河劇團、故事工廠等,呈現了幾個標準:題材通俗化、影視明星化與商品化,明顯將其受眾脫離傳統想像的「劇場觀眾」,指向所謂的「大眾」。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目標與做法,導致過去對商業劇場產生帶著貶義的視角;也就是說,商業與藝術有二元的區隔創作者與觀眾、評論人都只能二選一於是不會用「藝術評論」的角度來思考。 這篇評論是從「評論人的自省」出發。當不允許自己陷入二元思考時,如何解構商業與藝術的二元觀點,不從「商業劇場能不能評論、需不需要評論」的角度出發,而是評論人怎麼評論商業劇場?或者說,劇場如何發揮商業性能否是種「技藝」? 從「延續的必須」到「創造延續的需求」 商業劇場的形成,有個關鍵是數據面的「延續」包含觀眾、場次、演出頻率等。在台灣多數商業劇團多能維持每年至少一至兩檔全新製作的狀況下,同一年度又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兩種做法:一是,大型製作的多地巡演,特別像是故事工廠、全民大劇團、春河劇團都曾出現環島式的巡演,或是有跨年度巡演、多部製作同步巡演的情況。另一則是,中小規模的製作在同一場地做長銷式演出,達到接近「定目劇」的規模,近期較常出現在音樂劇製作,如C MUSICAL製作《小王子》、《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中英文版等。但,無論是哪種做法都在延續觀眾數量的積累,以求達到收支平衡,乃至於盈餘。 商業劇場其實在突破一種認知劇場是「稍縱即逝
-
藝視窗 News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台灣】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開 透過專業委員的提名、觀察與學術論述等嚴謹之評選過程,「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從2010年近千檔展覽與表演中精選十五項入圍作品,兼具多元與創新的挑戰,帶您綜覽台灣當代藝術的獨特風貌。入圍特展並於即日起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同時也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誠品高雄夢時代店、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地舉行演講座談,有意參與者可查詢台新藝術獎網頁: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1_about/history_detail.php?MID=4ID=418 全台首座定目劇場「水源劇場」誕生 為了推動台北市的文創產業,台北市政府將羅斯福路公館商圈的水源市場大樓十樓規劃為「水源劇場」,計畫仿效百老匯的定目劇,打造全台首座「定目劇」劇場空間,未來水源劇場進駐的每一齣劇目檔期至少兩個月以上,劇場預計將於今年10月份完工啟用。水源劇場的總樓地板面積約2,182平方公尺,包括500席次實驗劇場、演員後台化妝室、燈光音響控制室、46席多功能小劇場、行政辦公室與公共服務空間等。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每年的觀光客人數不斷成長,希望未來推出定目劇以吸引觀光客。文化局長謝小韞表示,北市府會邀劇場人士集思廣益,討論水源劇場未來營運模式,目前先行試辦,由文化局以三年時間完成委外為目標。 六校九科系投入「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 由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的「滿堂彩-2011傳藝鳳凰花畢業聯演」,將於5月的每個週末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登場,進行九場演出。此次聯演將全國傳統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製作整合於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接力演出,今年共有六所學校、九大科系投入,由超過四百位傳統藝術科系畢業生,呈現戲曲、傳統音樂、民俗技藝領域的精采表演。傳藝中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