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真實的城市空間轉化為表演舞台,是本屆藝術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如瑞士全景電影院劇場在廣場搭建旋轉結構,觀眾步入其中,外部環境藉由景框化為「即時電影」。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地球的邊陲 跨越到階級的邊緣

  • 結合女聲與舞蹈的《冬之旅》
    音樂

    結合女聲與舞影 舒伯特《冬之旅》新編明年1月訪台

  • 《前方有三岔路口》
    新銳藝評 Review

    馬/戲/曲:放下「本質」的追尋,看見「現在」的身體

    評合作社《前方有三岔路口》
  • 2023國際愛跳舞即興節的Open Jam現場。
    舞蹈

    策展如點菜 端上一席即興盛宴!

    舞蹈家余彥芳與「國際愛跳舞即興節」的再出發
香港artmate-十一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方芷絮

相關文章 2 篇
  • 企畫特輯 Special

    循著絲路穿越時空 搭起在地連結的文化橋梁

    邁入第十一屆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穿越時空.FUN.絲路」為主題,串聯來自哈薩克、烏茲別克、土耳其、伊朗、印度等五國的傳統樂舞、工藝。讓民眾看見「欽察汗國」、「鄂圖曼」、「察合台汗國」、「蒙兀兒」等課本上的歷史名詞,傳承至今的樣貌;並且從地球村移民史的觀點,感受在異國旅遊風情之外,其間相互對應,也可能與台灣民眾切膚關連的文化脈絡。

    文字|朱安如
    第238期 / 2012年10月號
  • 企畫特輯 Special 極短又極遙的民族音樂之路─臺灣音樂中心二十年

    訪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任柯基良

    回首二十年來時路,柯基良不免感慨,台灣音樂研究從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大量而豐碩的研究打下基礎,到許常惠、史惟亮、呂炳川等音樂學者的豐富採集,再到近人的後續接力,宛如一場與時空拉鋸的耐力賽,時間壓力不斷限縮,面對文化資產流失的壓力也從不曾減消。絕處逢生或許是民族音樂中心一路以來的慘澹寫照,儘管經費、人力編制有限,臺灣音樂中心多年來仍累積了一定成果。

    文字|紀慧玲、李秋玫
    第209期 / 2010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