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詭 跡.Wind Scar》 探索「似曾相識」的平行存在
「存在」幾乎是編舞家羅文瑾的創作母題了,從《鑰匙人》(2010)、《單身》(2012)等,至今年《詭跡.Wind Scar》靈感來自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嘔吐》,「人必須選擇存在的意義,但存在主義告訴我們,活著沒有意義。」羅文瑾對存在的虛無與偶然性感觸特別深刻,「每個人都是莫名其妙地被丟到這個世界,焦慮是必然的,活著的每一刻又逼迫我們去選擇。」
從「選擇」出發,羅文瑾藉由以雙人舞呈現「平行時空」如Dj vu(似曾相識)一般的詭異感知,以編舞家的說法是「詭跡」──強烈地感覺到有人在某處正和你做同樣的事情,而周遭「物件」的存在強過人自身,將淹沒人的主體。「詭跡」讓人噁心嘔吐,也讓人反思存在。
有趣的是,本次與羅文瑾共舞的李佩珊,兩人有相似的身形,兩人扮演互為「另一個時空的自己」恰如其分,而三角形的舞台不僅對舞者的移動造成局限,也強迫觀者用傾斜的角度觀看演出,演出中漏水聲響貫穿全場,賦予空間的不安定感。值得一提的是,以「存在」為題,本次音樂設計卻避開了使用極簡音樂的固定公式,而邀請爵士樂手以各種變形,現場演出《嘔吐》書中迴返往復的曲子〈Some of these days〉。
文字|張慧慧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