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多瑙爾興根音樂節

相關文章 2 篇
  • 德國當代最重要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史托克豪森。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文近景╱當代音樂

    當代音樂新宇宙 從零出發的哲思

    關掉聆聽3B-巴赫、貝多芬與布拉姆斯音樂的耳朵,在一九四五這個數字上畫一個大圈圈,因為就在這個點上,西洋音樂美學完全闔上舊章節,準備進入太空時期。在過去六十年裡,德國已經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音樂宇宙,而這個新宇宙,永遠需要更多的新耳朵。

    文字|林芳宜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Jennifer Walshe的作品Here we are now。
    專輯(一)

    織縱在眾聲喧嘩中

    雖然歐洲各地包羅萬象以新音樂為主題的音樂表演活動和音樂節,如同六年前多惱爾興根音樂節(Donaueschinger Musiktage)的情況一樣,常常因為財務問題而告急。不過從國外(如台灣)的角度來看,歐洲尤其是德語區(德、奧、瑞士三國),在新音樂的領域上似乎特別得到上天的眷顧。包涵廣播電台、音樂編輯和音樂節等的音樂基礎建設實際上已經根深柢固難以撼動。

    文字|林育立
    第124期 / 2003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論壇第二場「如何藉由國際夥伴合作,推動共同追求的價值」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交流相互理解 在藝術中共享普世價值

    論壇場次二「如何藉由國際夥伴合作,推動共同追求的價值」側記
  • 論壇第一場「節目策畫和藝術專案如何形塑正面的社會力量」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藝術之眼 打開社會思索

    論壇場次一「節目策畫和藝術專案如何形塑正面的社會力量」側記
  • 8位分享代表合影,左起:娜塔莉.亨奈德吉、里卡多.卡莫納、川崎陽子、瑪格達.畢莎和、莎莎賓.希芮旺吉、克勞蒂雅.貝爾基奧爾、崔石奎、穆芹。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睽違3年實體相見 國際策展人交流最新藝術趨勢(上)

    側記2023 Taiwan Week外賓交流會
  • 《青鬼好朋友》以不同層面及角度重新思考「幸福」的定義。
    戲劇(曲)

    愛樂劇工廠20周年 親子音樂劇《青鬼好朋友》啟動熱血冒險之旅

紀念大師劉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