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讓我們一起重新定義 表演藝術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一本雜誌,從來就不只是「一本雜誌」。 從1992年創刊以來,《PAR表演藝術》不敢說是唯一,卻是始終如一地,致力於搭建表演藝術與觀眾間的橋梁,藉由閱讀開拓劇場的疆界。過程中,也面臨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以及全球永續趨勢的導入,特別是在2020年台灣COVID-19疫情爆發後,面對雜誌零售與訂閱量的消退與網站閱讀率的大幅提升,開始意識到「數位轉型」的必然,一路思考這本雜誌如何繼續回應這個時代,以重新定位迎接下一波的閱讀型態。 「數位轉型」確實是個變革,卻不只是不得不的轉變,更在展現我們的態度:《PAR表演藝術》從未將自身定位於一本雜誌。 自始至終,我們都在嘗試開發雜誌的多元閱讀,然後去接受更多閱讀習慣與群眾,甚至能引導讀者的閱讀方式與視角。2002年,在雜誌10周年首次大改版時,就設立了官方網站,並於2013年開始資料回溯工程,隔年進行資料庫的建置與APP的開設,這也得以讓我們在無法預期的國際趨勢,與突如其來的疫情下,於2020年正式踏入數位轉型的啟動,包含雙月刊的發行與網站原生內容的分流,正式啟用全文資料庫、發行電子報等,企在有限的資源裡,將32年來的累積,發揮最大的效益。努力往前走的同時也步步為營,檢視曾走過的路線,調整、維持步伐,並探詢不同的可能。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回應國家兩廳院「不只是一座場館」的策略,如何在雜誌的編輯、發行與營運中實踐。面對「無牆化」與思考「共融」,雜誌如何弭平閱讀的界線,設計更多連結表演藝術的主題,強化雜誌的公共性,迎接更多元的讀者類型。營造超越空間、時差的閱讀型態,提供更完整的閱讀體驗。回應「永續」,如何將資源更有效地再利用,不受限於單一的發刊模式,透過數位閱讀強化互動性與主動性。 未來,不只線上見。除了現行雜誌上的各個單元:節目介紹、專題、專欄、評論等,日後都會持續在網站上看見外,也會有讓人驚喜的新單元推出,以及不定期發行紙本雜誌特刊,與日日更新的網站內容彼此呼應,展現《PAR表演藝術》的多元面貌。因此,當我們正在重新想像這本雜誌的同時,也歡迎所有讀者與我們一起走進想像裡,回應下一個世代的閱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補助機制與創作生產動能
長久以來,台灣表演藝術團隊與藝術家在尋求民間贊助、投資或是金融信貸等資金上,一直存在種種困難與門檻,因此政府補助成為展演與營運穩定可期的「第一桶金」。提案、簡報、執行、核銷結案技能,以及而各種政府補助的重點與趨勢的掌握,大概是許多表演藝術創作人與行政經理人,不可不熟練的生存之道。 堪稱國家藝文補助火車頭與大水庫的文化部成立已10年有餘,除了一步一步開展升格後更健全的補助機制,更站在國家發展與緊扣世界局勢的高度,引領文化藝術前行。而最值得書寫的是在「10年有成」的最後3年,經歷了世紀之疫的嚴苛考驗。疫情終告遠颺,在邁入下一個10年之際,為文爬梳討論國家級補助的重要步伐。 國家藝文補助跨入新時代 2012年5月20日,1981年設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正式升格為「文化部」,除了原有的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並統一接手原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管的廣播電視、電影與出版事務。 這是台灣藝術文化發展的里程碑,文化事務在中央政府有更高的行政級別,以及更充裕的經費與人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行政要朝向更為統一並適切專業的方向發展;這更是宣告台灣「文化建設」奠基階段已經完成,蓄積的「文化國力」正式要邁出步伐,並且要成為台灣立定的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一環。 表演藝術圈仰仗的藝文補助,也隨即步上新紀元。首先針對長期與民國1996年特別設立辦理文化藝術研發、獎助與推廣業務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在獎補助角色的模糊曖昧,以及獎補助內容疊床架屋等分際分工不清的情況,亟需解方。 礙於政策與法規限制,過往國藝會每年只有1億多的補助經費,文化部性質雷同加上國際交流等相關補助,每年可達4至6億的補助款額度,是實質最大藝文補助單位。文化部自2017年起規劃推動藝文獎補助轉型,修法放寬國藝會收入來源,使其能依法接受政府捐贈,同時規劃逐年將常態性藝文補助移交國藝會執行,文化部維持政策性的藝文補助。而除了法規鬆綁與資源的擴增,國藝會更強調落實專業評審制度,更加貼近「臂矩原則」,以提供藝文創作者更堅實穩定的政策支持。 除了國藝會的增能之外,國家文化發展平台又增加生力軍。原本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推動之「財團法人文化創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