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很早就会运用身体或物品拍打发声,借以传递讯号,打击乐器无疑是除了人声之外最早的乐器。虽然打击乐器在西洋音乐史的发展起步甚晚,但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不只在乐器构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乐器音色的开发,都让打击乐变成创作者的新宠儿。踏入廿一世纪,包含表演形式的开发创新,都让打击乐的能量持续迸发、源源不断!
打击乐的发展历史悠久,人类学者和历史学家从出土的文献和文物中推测,人类很早就会运用身体或是随手可得的物品拍打发出声音,用来传递讯号,打击乐器无疑是除了人声之外最早的乐器。我们现在熟悉的西洋打击乐器,在西洋音乐史中的发展,主要是伴随著管弦乐团的发展而来。
发展由简入繁 角色从辅变主
虽然打击乐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在西洋音乐史中的发展却比较晚,约莫在十二到十三世纪,西洋打击乐器的始祖Kettledrum,才经由十字军东征从中东传回欧洲。早期打击乐器大多是功能性质或伴奏性质居多,运用在像是仪式庆典、传达讯息、军队战争之中,比较少独立以纯打击乐的演奏形式表演;大家常在管弦乐团中看到的定音鼓,直到十七世纪时才被运用在管弦乐曲中。
在巴洛克时期、古典乐派时期,定音鼓在管弦乐作品中,主要负责演奏主音和属音,担任音乐的气势营造,属于节奏伴奏功能性质。到了浪漫乐派时期,定音鼓在管弦乐团中的应用产生变化,作曲家开始著重打击乐在乐团中的使用,已不再是之前的伴奏角色,而是在乐曲中有独奏片段和整个乐团相呼应。作曲家在这个时期对于打击乐器的使用,不单单只有定音鼓、小鼓、三角铁等,而是开始大量运用双面钹和大鼓等乐器。浪漫乐派的交响乐曲中,打击乐器的音色更为丰富,管钟、高音木琴、钟琴、响板等乐器开始大量用在作品中,作曲家以打击乐器的音色来丰富乐曲。
打击乐在管弦乐团中的广泛被运用,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作曲家除了大量使用打击乐器外,也开始将音效乐器加入,像是法国的作曲家萨提(Eric Satie,1866 -1925),在他的作品《游行》Parade(1913)中加入了许多音效乐器,例如警报器、枪声、打字机等。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上,充斥在生活周遭的「噪音」,给了作曲家更多灵感来描述新的声音,而打击乐器多样的音色,唤起作曲家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可以尽情地运用在作品中。
非西方的音乐也在这时期开始被运用,其中复杂的节奏也让作曲家有了新的节奏架构(例如甘美朗、欧洲当地的民间音乐、南欧的舞蹈节奏等)。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美国爵士音乐传到欧洲。这种新的音乐形式给了欧洲作曲家很大的冲击,并影响到他们往后的创作。「爵士鼓」的演奏方式开启了打击乐的新风貌:一位演奏者可以同时演奏多样乐器——这和以往在管弦乐团中一位演奏者只负责一样乐器大不相同。一九三○年左右,拉丁音乐开始发展,也提供了新的节奏和乐器让作曲家发挥,也被列入创作管弦乐曲的元素中。
乐器的进步 带领击乐的技术
廿世纪期开始,打击乐的角色逐渐从乐团的伴奏声部逐渐独立出来,开始有作曲家为创作纯打击乐的合奏作品。一九三○年作曲家瓦雷兹(Edgard Varèse)创作的作品《电离》Ionisation,被大多数的人认为是第一首为打击乐团所创作的合奏曲。此首乐曲由十三位打击乐演奏者演出,一共用到卅七种打击乐器。《电离》为日后的打击乐合奏曲树立的典范,影响到后来约翰.凯吉(John Cage)、卢.哈里森(Lou Harrison)的创作。他们开发打击乐新的音色,创作不再像传统要求优美的旋律,而是纯粹强调音色的变化和调配。「乐器的音色」变成作曲家创作曲子中,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九六二年,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打击乐团——史特拉斯堡打击乐团(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于法国成立,致力于推广打击乐新音乐,超过三百首打击乐作品是由此乐团委托创作或献给此乐团,该团也致力于新打击乐器的研发。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称此乐团为「打击乐改革的先锋者」。接著在一九七一年,加拿大芮克斯打击乐团(Nexus Percussion)成立,一九七八年瑞典克罗玛塔打击乐团(Kroumata Percussion Ensemble)成立,一九八四年匈牙利阿玛丁达打击乐团(Amadinda Percussion Group)成立,一九八六年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成立……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打击乐团都在廿世纪的后半成立,纯打击乐合奏的表演形式兴起,一直发展到现在都还是主要的打击乐表演形式。
除了打击乐团的表演形式外,打击乐独奏的表演形式,也因为「乐器的进步」和「新技巧的开发」而开始兴盛。打击乐器的进步除了在乐器音色方面改良外,乐器装置的发明,也让乐器本身的局限被解除,让作曲家及演奏者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运用在作品创作上。
以定音鼓为例,现在运用踏板快速调音的装置,大约在一八七○年才被发明,在这之前同一颗定音鼓几乎不太可能在乐曲进行中快速换音。借由这个装置的发明,让演奏者能够运用脚踩踏板快速地调音,在一整首作品中运用有限的定音鼓演奏出更多的音。除了调音装置的发明外,乐器本身的改良,让原本同一颗鼓只能调五到六度的音,进步到现在同一颗定音鼓几乎可以调到8度的范围。这些都让乐器本身演奏的可能性增加,让作曲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为定音鼓创作出许多经典的独奏乐曲,让定音鼓从原本以节奏为主的伴奏乐器,转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独奏乐器。
以马林巴木琴为例,早期的木琴没有共鸣管装置的设计,在十九世纪末期木琴加入共鸣管后,让木琴的音色和共鸣都得到了改善;而调音技术的进步,也让木琴由早期四个八度的音域,进步到现在五个八度和五个半八度的音域,增加了木琴作品的发展性和表现力。木琴的技巧也从早期两棒的演奏,转变到四棒演奏,进而到现在的六棒及八棒演奏。创新的技巧和演奏方式,在作曲家和演奏者共同努力发展下,让马林巴木琴一跃成为打击乐现在最重要的独奏乐器之一。
多变打击乐 成为创作者新宠儿
随著声音科技的进步,不同的声音技术也被运用在音乐的表演上。从一九五○年代左右兴起的电子音乐一直发展到现在,乐器的声响经由机器而转化,不同的电子打击乐器也随之发展,让原本声响就已经相当多变的打击乐,变得更加丰富。五月即将来台湾演奏的史特拉斯堡打击乐团,就要演奏二○一六委托创作的Drum-Machines,不同的击乐声响在舞台上经由音响配备转化,将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前卫声响。
因为演奏的形式多变,打击乐比起其他的乐器有更多机会以剧场形式演出,不同的剧场元素如灯光、走位、戏剧等融入打击乐的表演中,让打击乐的表演从听觉上的声响,转变为全面的感官刺激,是近年来常用的打击乐表演形式。像是大家熟知的Stomp、去年德国音乐工厂来台演出的《进击的狂想》、多次来台演出的荷兰皮可沙打击乐团、朱宗庆打击乐团的《木兰》等,都是结合剧场元素的打击乐表演代表。
打击乐器的数量众多,加上部分乐器的体积庞大,让打击乐器在演奏和排练上,不如其他乐器来得容易;因此大型打击乐团都只出现在学校的学生打击乐团,而现今专业的打击乐团,大多都以二至四人居多。打击乐团的编制缩小,直接影响打击乐作品的创作,现在大多数的大编制打击乐作品,都是偏向简单的击乐合奏,适用于学校教学使用;一般专业的打击乐团想演奏八人以上的困难打击乐作品,都必须个别委托作曲家量身打造全新创作。
虽然相较其他的乐器,打击乐器在西洋音乐史中的发展较晚,但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迅速并蓬勃地发展,不只在乐器构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乐器音色的开发,让打击乐变成创作者的新宠儿,大量众多的打击乐作品,在短短的时间内快速累积。不同的表演形式,也在演奏者和作曲家的努力下,持续开发创新,让打击乐的发展,持续在廿一世纪充满能量。
台湾击乐新秀辈出 国际赛事获奖连连
击乐近年来在台湾非常火热,不时在国际赛事中传出捷报,人才辈出,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证明了台湾击乐教育在前辈的耕耘下,已经开出灿烂的火花。
在主要国际击乐比赛得奖,首开先例应该是二○○二年旅法击乐家杨怡萍在「卢森堡国际击乐大赛」三重奏项目连获首奖、最佳诠释及最佳人气三个大奖,开启了台湾青年击乐家陆续获奖辉煌的纪录。之后,在该比赛获奖的,有留法的那娜击乐二重奏(NanaFormosa Percussion Duo)在二○○九年拿下该比赛二重奏组第三名,是第一个纯台湾人组成的队伍获奖。二○一五年时,由击乐家陈哲辉的学生为班底组成的「1002」打击乐团,在该比赛拿下四重奏组第三名。他们都是目前国内非常活跃的击乐重奏团。双胞胎组的打击音乐家简任廷、简任佑组成的Twincussion击乐二重奏曾于二○一四年获南加州国际木琴大赛二重奏组亚军后,又在二○一六年获得「 第十四届义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首奖,目前虽仍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就读,但已经是美国Mike Balter Mallet艺术家及代言人,是游走国际的击乐二人组。
在独奏方面,打击与作曲双修的林金丞,首开先声地在二○○四年的「比利时木琴大赛」获得第三名与最佳才能奖。二○○七年时,又在十二种乐器混合的高难度比赛——第四届「欧洲铜管与打击乐器独奏比赛」获得首奖与最佳诠释奖,当时他仍是安特卫普皇家音乐院的学生,却已是击乐界相当看好的明日之星。二○一三年仍在台湾就读大学的高瀚谚在「比利时木琴大赛」一鸣惊人获得第一名,决赛的乐曲正是林金丞的木琴协奏曲。二○一六年,在「第十四届义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中成绩丰硕,首先是高瀚谚在木琴项目又获得第一名,十九岁的李庭妮获得亚军与最佳诠释奖,他们两位都是还未负笈国外、由台湾音乐教育一手栽培出来的音乐家!在同一比赛获奖的还有目前在瑞士洛桑高等音乐院就读的郑珺玠(木琴廿六至卅二岁组冠军)及小鼓组亚军的陈又诚,亦是当前相当被看好的击乐明星。(赖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