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力学》演出海报之一。(《大众力学》剧组摄,网路重制)
乌镇

李建军与他的《大众力学》 最小众的大众参与形式

来自北京的前卫剧场导演李建军,在本届乌镇戏剧节首演新作《大众力学》,延续其「凡人剧场」理念,灵感来自美国小说家卡佛的同名小说,由廿多位素人演员在舞台上述说自己的故事,探索演员演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穿越。李建军的作品从来在舞台的表达形式就不是大众的,而《大众力学》却又是最具有一般人(非剧场人)的过程经验,这种社会参与可能也不是传统戏剧形式所能达到的大众化。

来自北京的前卫剧场导演李建军,在本届乌镇戏剧节首演新作《大众力学》,延续其「凡人剧场」理念,灵感来自美国小说家卡佛的同名小说,由廿多位素人演员在舞台上述说自己的故事,探索演员演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穿越。李建军的作品从来在舞台的表达形式就不是大众的,而《大众力学》却又是最具有一般人(非剧场人)的过程经验,这种社会参与可能也不是传统戏剧形式所能达到的大众化。

十月的北京艺文圈是有点落寞的,因为舞台的焦点射向了第六届乌镇戏剧节。不过,今年乌镇戏剧节七月十八日晚上五部开幕大戏中,北京导演李建军是其中最不具国际知名度的一位(另外四部是:孟京辉的《茶馆》、铃木忠志的《北国之春》、德国塔利亚剧院的《黑暗中的舞者》、澳大利亚现实题材作品《沙漠傍晚六点廿九分》),但他的《大众力学》在众人期待中的首演却是值得一提的。

素人参与的「凡人剧场」

李建军的作品一向独树一帜,与他的前辈孟京辉具有商业市场的「先锋」戏剧不一样,他的作品一向被认为是极小众,形式上或许也可谓「先锋」(因为在中国极少看到),但作品形象上,孟京辉从开始到现在,愤青到老愤青的格调一以贯之,李建军则是文青凌于愤青之上,内容温暖,人文味浓厚。如果说孟京辉的「先锋」戏剧能够形成一种商业模式而存在是一种奇迹的话,李建军的极小众作品在这十多年来能够持续不断地推陈出新则更是难得。这两个剧场奇特的例子恰足证明北京文化底蕴深厚。

李建军毕业于中央剧剧学院,学的是舞台美术专业,如今却以舞台导演知名。最早认识他是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到台北演出,虽然是精简版,但那种由白砖构成的废墟式舞台,以及演员强烈的地域风格表达形式,令人震撼。后来在北京看到了完整版,让人确认了这是两岸小剧场作品中最具能量与张力的一部作品。二○一三年首演的《美好的一天》则是李建军实践他「凡人剧场」理念的首部作品,跳脱所有学院派的训练与表演方式,舞台上十九位素人演员一字排坐,同时间讲述自己的故事,观众(事实上是听众)每个人有一副收音耳机,可在十九个频道任意来回或固定地聆听其中一位的故事。这个作品颠覆了观赏戏剧的惯性,观众不再是全视著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而是台上台下成了个人之间的接触,聆听,且有偷窥的意味。这是一种全新观演体验,对演员来说,在排演的过程和舞台上的述说都是个人独特的生命经验。所以,这种形式的表达是否被大众接受已是其次,众人的参与反成了最重要的结果。

《大众力学》灵感来自美国小说家卡佛(Raymond Carver)的同名小说,舞台形式只是类同于《美好的一天》,由廿多位素人演员在舞台上述说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是,《大众力学》重在演员演出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穿越,去体会特定时空中的仪式感塑造出的另一个自己会给予真正的自己什么,同时探究非演员的演出将如何冲击舞台表演的边界。这出戏的首演结果显然是见仁见智的,一般习惯传统话剧形式的观众肯定不满足于没有情节,台词凌乱,缺乏表演的演出形式,但专业戏剧人对这种表达形式却是甘于尝鲜的。

不在市场机制中,却印下深刻印象

总而言之,李建军的作品从来在舞台的表达形式就不是大众的,而《大众力学》却又是最具有一般人(非剧场人)的过程经验,这种社会参与可能也不是传统戏剧形式所能达到的大众化。

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泛商业化的戏剧市场里自然不可能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的演出结果取决于长时间训练素人表演者的过程,而这段过程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当然不在市场机制之中。李建军十多年来执著于探索舞台的表达形式,这在中国的创作中是少见的,因此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每一部戏都给观众印上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的凡人剧场理想的社会影响力既深且远,这些价值绝非票房所可比拟的。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