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泊
-
北京
鼓楼西剧场推出独角戏剧节 坚守戏剧表演的朴实本质
今年最具话题性的连续剧之一《玫瑰的故事》,意外地让很多人对「策展人」这个身分好奇,进而趋之若鹜。近几年中国在博物馆及美术馆方面的策展水准确实让人刮目相看,这是旅游与文化联动政策推行的成果,也因此艺术策展人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隐然已形成一门行业。相对的,表演艺术的策展则弱了许多,究其原因,表演场馆的营运思维普遍停留在场地使用,只关注引进节目、行销票房,未曾想过从内容上树立场馆品牌形象(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唯一例外);至于数量愈来愈多的音乐节和戏剧节,内容则大多拼拼凑凑,只要有几个大咖或好的节目坐镇,市场回馈不要太难看就好。表演场馆与艺术节缺乏策展意识,只把表演艺术视为商品,忽略艺术价值与推广的责仼,这种现象是中国表演艺术发展长久以来最大的隐忧。因此,9月即将亮相的「鼓楼西第2届国际独角戏剧节」让人眼睛一亮。
-
北京
北京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达标 营运模式成为特例
初至北京,总会被这个城市的大与大气震慑。这种印象且不因你对这个城市的熟悉而减弱。 21世纪被预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盛世,2007年12月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也被认为是中国剧院史的里程碑事件,而在全世界都算是独一无二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构想、实践与规模,使这事件仍未结束。 2018年9月,位于北京东边的通州,「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揭幕,这是为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节目制作与排练而设计的艺术中心,包含舞美创意、舞美工坊及舞美仓储的功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还建了一栋内装与国家大剧院一模一样的分身,可以完整彩排将在大剧院演出的各种节目,为它节省了许多排练的档期。而在营运策略上,这里亦可视为这些节目的另一演出场地,形成独立的表演艺术中心。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实现了69年前梁思成对北京市城市规划的建议。同年,城市副中心的演艺中心开工。2023年12月,位于大运河边,外观设计灵感来自古粮仓而被称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开幕,3座独立群集的建筑体,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和1个户外露天剧场,总计5,610座观众席,规模与国家大剧院相当,并归其管理。至此,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格局成形,在营运策略上,三者内容各有侧重,大剧院注重综合性,提供多种经典艺术门类;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则注重亲民,打造市民喜爱的文化休闲娱乐;北京艺术中心注重现代性,坚持差异化,提供文化消费新选择。
-
北京
政策推波助澜 非传统「演艺新空间」处处迸发
「演艺新空间」是目前中国表演艺术圈最热门的话题与名词。2018年3月21日,中国文化部合并了国家旅游局,正式更名为文化和旅游部,把文化融入观光资源成为推展文化政策的利器。在此之前,就表演艺术的层面而言,至少已有40多个景点推出了实景「旅游演出」项目。2023年的统计,「旅游演出」在全国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演艺票房中贡献了37.92%。「演艺新空间」则成了文化政策下、城市中的「旅游演出」。 2016年,上海引进美国纽约版《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沉浸式的观演体验让观众趋之若骛,票房至今惊人;同样是2016年,上海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也首次以非剧场空间的演出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直到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各地无不磨刀霍霍,推出各种非传统剧场空间的沉浸式表演,不但观众买单,更符合国家开发城市文化旅游的政策,可谓三赢,眼见形势即将一发不可收拾;但疫情突来,表演艺术自天堂掉入地狱,不得不让人怀疑人生。
-
北京
沉浸式戏剧盛行,非剧场演艺空间拓展快速
非剧场空间演出成为世界表演艺术的趋势,中国表演艺术界也即时跟上且蔚为风潮。政府亦从善如流,为支持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艺空间发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9月公布了包括传统剧场、文创园区、文化遗址及商业街区等15个多元空间,支持它们在新演艺空间、新演艺内容、新文化消费体验方面为北京文化风景多添色彩。 演出空间的去剧场化是因为为了观演体验多元性而设计不同的演出形式,需要有别于剧场的定式空间方能展现,尤其是这几年引入的沉浸式戏剧,观众则因为观与演的假性合一而趋之若鹜,成为目前最盛行的演出形式。传统剧场如位于美术馆后街的77剧场与抓马艾克斯传媒公司的《大真探赵赶鹅》合作,让观众回到1990年代的北京胡同;东城区隆福寺大麦演艺新空间在商业环境里演出《现在开市》;京味沉浸式话剧《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则在位于前门的颜料会馆剧场中上演;开心麻花在望京的剧场「花花世界」上演《偷心晚宴》,让观众处身于当下虚拟又真切的娱乐生活中。这些空间与剧码大多置于北京老城区,与北京传统格调看似格格不入,却也有反差的趣味。 沉浸式戏剧确实让传统观演经验来了个大翻转,但令人担忧的是,此类演出的目标观众显然锁定新鲜社会人,内容娱乐性高,谈不上深度,同时戏多且同质性高,票房收益能否持续支撑热度,并不乐观。但话说回来,这类演出除非像10年前开心麻花喜剧创造出的新型消费娱乐,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否则何以为继?戏剧市场本就起起伏伏,无法引领亦无力控制,只能顺势而为。这波流行带来的唯一好处可能是剧场空间的解放,让人们体会到表演艺术的莫大可能性。
-
北京
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双届呈现,演出科技歌剧《七日》
1998年创办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艺术节,它的好在于有想法有使命感,并且坚持。体量虽比不上上海国际艺术节,却更精致有型;没有乌镇戏剧节依托著古镇的嘉年华氛围,只是和北京这个城市与人紧密相连,调剂出北京的古典音乐口味。今年的音乐节为了补足去年的疫情影响,以双届的姿态出现,9月22日开幕、10月15日闭幕,24天演出25场;主题关键词中的「青春」「未来」「态度」正好体现了音乐节的理念,它在乎的是现在与未来,除了对年轻音乐家的提携外,更突显的是对当代作品的热情拥抱,不畏先锋、新锐,具有实验性的作品,这一点它比著力展现当代创作技法与效果的现代音乐节有更温暖的现代性。 北京国际音乐节对歌剧演出情有独钟,除了欧洲经典歌剧,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更是一大亮点。历年来委托或演出的作品有郭文景《夜宴》和《狂人日记》(2003)、温德清《赌命》(2004)、周龙《白蛇传》(2010)、叶小纲《咏别》(2010),陈士争导演的新国剧《霸王别姬》和音乐剧场《赵氏孤儿》(2018),王斐南的沉浸式歌剧《奥菲欧》(2018),杜韵的《天使之骨》(2019)等。今年最受瞩目的是郝维亚的科技歌剧《七日》(2021年上海首演)新制作,以人类与人工智慧的博弈为引子,扩展观众的想像力并思考我们的未来处境。 中国歌剧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主因在于大量的主旋律红色歌剧以国家项目为名产出,挤压了真正具有艺术价值作品的演出空间。北京国际音乐节所演出的这些歌剧作品有别于主题与形式单一的主旋律红色歌剧,在内容与舞台制作上都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生命力,且多具个性与实验性,让人庆幸中国歌剧发展的契机与命脉仍在。
-
北京
阿那亚戏剧节热闹举办,突显戏剧圈的「孟京辉现象」
由孟京辉、章子怡和陈明昊创立的「阿那亚戏剧节」,今年的海报以海浪为意象,定出「呼喊与细语」主题,于6月15日至25日举行。今年共有38部国内外戏剧作品,演出110场,其中14 部来自德国、法国、义大利、比利时、日本、匈牙利等12国的作品都是首次在中国演出。除了演出,今年的戏剧节新设了畅所欲言的单元「青年导演峰会」,以主旨演讲、主题论坛、青年辩论与无边界对话4个板块组成,其中主题论坛的两个题目「成为职业创作者从校园/民间出发」和「中国青年戏剧发展之路代际、身分与创作立场」彰显了目前戏剧圈创作力困窘的现状,需以各种手段激励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投入。 孟京辉主导的北京青年戏剧节曾被誉为培育当今重要导演及创作者的重要平台,而在孟京辉2016年确立为乌镇戏剧节常任艺术总监后,整个中国戏剧圈基本上成了两极之象,一是国有院团保守传统的话剧,二就是「孟京辉现象」。孟京辉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专属剧场外,他还在北京、乌镇、阿那亚、杭州、深圳、成都等地主持戏剧节,手握大批资源,也需要源源不绝的内容,希望有自己创作空间且不愿受体制约束的年轻创作者自然向孟京辉靠近,形成了「孟京辉现象」。 疫情后,表演艺术市场看似即将复苏的当下,「孟京辉现象」至少为中国戏剧创作保留了较大的空间,且为有心投入的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展现能力的平台,与别的表演艺术比起来,戏剧确实比较可以期待。但「孟京辉现象」背靠的仍是国家资源,很容易成为体制外的另一个体制,归根结柢,思考如何建构一种健康的、有著自然生长力的戏剧生态才是长久之计。
-
北京
「元宇宙戏剧节」开幕,孟京辉《浮士德》开场
ChatGPT的影响不小,只是没想到在5.0尚未发布前,孟京辉就抢先推出以「斯芬克斯」为名的「元宇宙戏剧节」,似乎谁对科技先上头,谁就走在前面。但是戏剧里的元宇宙是什么?是另一个空间?还是角色的错位?或只是看完戏后更迷茫的感知?孟京辉认为,每次工业或科技的变革,都会催生一次文艺复兴,元宇宙戏剧或许并不想创造什么,只是想比其他的艺术类型先来一下文艺复兴而已。 孟京辉新作《浮士德》是戏剧节开幕大戏,利用VR和动作捕捉技术,将浮士德、魔鬼、浮士德夫人数位化,在剧场和元宇宙之间虚实相交,至于观演经验是否会因这种多维度沉浸的形式而彻底改变,可能仍需由观众的体验决定。科技到底想在戏剧里做什么?会把戏剧改变成什么样子?或许正是这个戏剧节最让人关注的地方。 号称全球首届的元宇宙戏剧节在3周内演出中外百位创作者的65部作品,除了抢先科技植入,让AI、虚拟的人与物都成为戏剧主角外,在一般剧场演出外,也进入北京各大美术馆、商场和社区,同时在线上与上海、广州、阿那亚、纽约、巴黎、柏林等地联动,并与美国Re-Fest戏剧节互动,在纽约和洛杉矶呈现演出、展览和戏剧人之间的对话。戏剧节也将打造成首个全球性的内容集中分发平台。这些动作如果最终证明有效,那么科技之功不可没,这个戏剧节算是新科技时代的艺术领头羊。希望它不仅止是新奇的名称,蹭蹭AI热度而已。 孟京辉认为浮士德出卖灵魂给魔鬼换来新人生这个脉络,很像是元宇宙给人类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不知会是什么代价换来的。就像ChatGPT不断地迭代更新,我们同时也不断地在失去什么。
-
北京
沉浸式戏剧在主旋律的另一端召唤疫后人心
虽然预期中共20大之后放宽防疫措施势在必行,但一夜之间的解放,却也使得表演艺术界欣喜得有点手足无措。这3年对民间表演艺术界的打击沉重且彻底,疫情后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尚待观察,但这种关注市场机制的力量相对于国有院团的非市场目的的演出来说非常重要。这几年国有院团的节目占据大幅被压缩的市场,虽然在制作上有足够的资源做到赏心悦目,但主旋律与红色题材的清一色内容,就艺术观赏及娱乐性而言,这种偏狭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3年隔绝的心理反弹,就具体展现在沉浸式演出的体验。沉浸式戏剧在疫情前就已经是最受关注的演出形式,创作者与制作方顺应大势的心理可以体会。「开心麻花」在2021年年初就推出了新空间系列喜剧,希望用不同于传统剧场的空间,翻转观众观赏的体验。首部作品《偷心晚宴》除了沉浸式体验之外,也根据剧情设置了互动情景,让观演者代入角色,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种方式见仁见智,端看文本与互动的机制是否为大多数观众认可。可惜的是疫情反复无常,演出无法持续,迄今还没见到真正有效的观众反馈和票房效益。但可以预见的是,处于主旋律与红色主题演出光谱另一端的沉浸式演出,肯定将会承接疫情后观众对表演艺术的期待。 疫情后乐观的估计,中国演艺产业的产值在2025年将达到68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高点。疫情期间对表演艺术的出路有各种的思考与试验,但囿于临场体验的本质,只能注满对疫情结束的渴望,表演艺术会不会迎来报复性的消费,2023年上半年就可见分晓了。
-
北京
「当代戏曲小剧场艺术节」实验初衷不再?
疫情反复,各地又陆续传出取消演出的通知,表演艺术的困境看似仍未完全解除。这种困难,民间团体要比国有院团的感受更刻骨,时势如此,修行只能看个人。孟京辉的蜂巢剧场10月和11月仍推出黄湘丽的独角戏《狐狸天使》和《你好,忧愁》,从2013年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开始到现在,黄湘丽等于独角戏,是北京戏剧圈唯一的独特存在,而独角戏在目前情势下也算低调。蓬蒿剧场仍只能低调,但未停下脚步,以张晓风剧本《和氏璧》在10月中旬进行精致的读剧演出,从排练到演出花了40天,并不比正式演出轻松,或许读剧是蓬蒿适应困境的一种方式。 相对高调的是繁星戏剧村第9届「当代戏曲小剧场艺术节」,宣告将在年末前的两个月里演出,戏曲与小剧场的结合在北京天时、地利、人和,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赞助,能够持续存在是好事。只是今年宣传重点令人忧心初衷不再,11种剧种参演,演出单位清一色是各地公有剧团,千篇一律的经典剧目题材,唯一不同的只是「小剧场版」,让人明显看到公部门的主导力量。传统戏曲一直受到各地方政府的保护与资助,但以保存传统为意识形态,并不符「当代戏曲小剧场艺术节」宗旨。戏曲与小剧场结合的重点应该是传统戏曲融入小剧场实验本质的程度,优势互融,劣势互补,不怕实验更无惧颠覆,只求因中西方戏剧理念与制作方式的碰撞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或许,传统戏曲只作为一种灵感来源,一种文化元素,来丰富现代剧剧的内涵与形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对传统戏曲在当下最有效的推广,如果公部门只看到多剧种了无新意地挤在小剧场里拼演的业绩,那这个艺术节的应存应废就很清楚了。
-
北京
传统乡愁与乌托邦想像并存的北京舞台
北京表演艺术的繁荣多元,创作力充沛,曾让人希望无穷。可见的繁荣多元是野蛮生长的生态,专业、不专业的人杂处,各种出乎想像的商业模式,乱则乱矣,但让人身处于活蹦乱跳的生命力之中。青年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多是幼稚无章法的原创作品,但你面前的是无穷尽的年轻想法。表演艺术在北京是一个产业,有创作、制作、演出产业链中的各色人等,而且人力财力不断投入。但疫情之前思想控制加严,再经过这3年疫情的折腾,现况已可谓一筹莫展。 位于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人艺)是北京戏剧传统的基石,是表演艺术永远的乡愁。2021年9月,人艺所在的首都剧场东侧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启幕,说是首都剧场的延伸扩建,但一古典,一现代,颇有继往开来,开拓新路之意。今年逢北京人艺70周年,期待新馆新意,但仍只有线上直播经典,剧本朗读这些引不起关心的活动,稍显特别的是6月12日院庆日晚上直播70周年纪念版《茶馆》。 相对于人艺保守再保守的乡愁氛围,离北京不到300公里海边的「阿那亚戏剧节」则是乌托邦式的想像。孟京辉30多年来坚持的先锋戏剧和自由精神在这里得到无碍的展示:蓝天大海的风景线,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白色礼堂,游轮剧场,中外导演多部剧目,环境戏剧演读,与生态环境结合的「候鸟300」计划一种生活与表演艺术未知结合的想像。可惜的是,因为疫情,6月13日宣布取消了今年的活动。 传统的乡愁与乌托邦的想像并存北京,不违和,因为生活里就需要不同的心境。可惜的是,今年的北京到目前为止并不能让我们想像太多。
-
北京
鼓楼西剧场不畏疫情培育小剧场人才
疫情的迭宕起伏,让表演艺术吃足苦头,创作力与演出活力大受打击。稍好的时候,因为国际团队进不来,市场对国内节目的需求大增,舞台表演似乎又见燎原之势,可惜好景不常。按目前情况看来,今年能够维持低度的演出质与量就不容易了。隷属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今年4月虽仍照常推出主题定为「歌咏华章」的歌剧节,很明显地是以中国歌剧为主,开幕大戏是10年前的旧作、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可以想见此次旧作新演居多。
-
北京
开心麻花首演酒吧沉浸式戏剧《芳心之醉》
在疫情之中「开心麻花」最早返回工作岗位,这是民间剧团经济压力使然。然而1年多来,疫情仍然起伏不定,演出行业一直处于前景未卜的状态,对剧团的经营非常不利。为了生存,求新求变或许正逢其时,受到沉浸式戏剧热潮影响,开心麻花磁剧场(Stage One)推出结合酒吧和戏剧的表演新型态,确实让人眼睛一亮,让人期待能借此找回年轻的观众群。
-
北京
波兰导演陆帕《狂人日记》完整版在北京上演
波兰导演陆帕(Krystian Lupa)执导兼舞台设计的《狂人日记》将于10月30、3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演出。
-
北京
孟京辉等大咖推出首届秦皇岛阿那亚戏剧节
「候鸟300」计划,300位艺术家用300小时进行最完整的表演实践,自制海报和票券,宣传、售票也成为表演环节,各种表演在小镇随处可见,让观众以度假与流浪的心情浸入表演氛围中。
-
北京
胡萝卜与鞭子下,表演艺术的选择
对资源的过度竞争与争夺,而非在创意与演出水准上提升的内耗。政府掌握了胡萝卜与鞭子,表演艺术已非何去何从的迷惘,而为是否靠拢的选择了。认命或挣脱,中国的表演艺术碰到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窘境。
-
北京
沉浸式剧场体验蔚为流行
因《不眠之夜》带动的沉浸式戏剧风潮,让表艺圈趋之若鹜。近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推出的「展.演」环境剧场工作坊之「融.艺」综合艺术展,让观众直入到剧场各种空间去体验「演出」的活动,明显是受到「沉浸式戏剧」盛行的影响。
-
北京
空间、科技与沉浸式演出 表演艺术的新出路?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九月廿四日的会议「舞台表演艺术高峰论坛沉浸式的新科技为舞台艺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邀请多个全球知名以AR、VR等新科技融入沉浸式演出的主创人员,分享结合内容创作与先进科技的经验。沉浸式戏剧是除了音乐剧外最有可能产业化的戏剧演出形式,可预期的是,疫情后这会是中国表演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届时中国各地出现多出此类形式演出也绝不奇怪。
-
北京
报复式演出纷纷出笼 迎接复苏也需直面问题
在防疫措施将入场观众人数由座位数的30%上调至50%后,许多剧场、演出单位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复苏,开心麻花、孟京辉的蜂巢剧场都纷纷推出制作,孟京辉以「孟京辉在剧场」直播进驻抖音。但面对剧场须与观众同在的特性,线上演出只能是辅助工具,而当表演与人不能同在场,表演艺术何以为继?现实是,如果无法创造出避险机制,表演艺术将永远是最后复苏的行业。
-
特别企画 Feature 北京
解封又再封 演艺寒冬穿越酷暑直入北极
六月初,中国各地陆续解封,表演艺术逐渐重回生活的节奏中,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剧场有条件地开放,让沉闷许久的人心有了盼头。只可惜,新发地市场的群聚确诊又把北京打回原形,北京演艺界的寒冬怕是穿越酷暑直达北极了。
-
北京
等待剧场重新开门 撑过疫情后谁能转身重生?
四月初,导演王翀的《等待戈多》在线上直播演出,将原剧的两个流浪汉换成夫妻,让荒诞沉浸于生活的琐碎中,让虚无沾满了婚姻与过日子的现实,也更让人怀念起剧场中的真实交流。在疫情中,无法演出的私人演出公司应声而倒,只有少数几家在产业链上占著比较特殊位置的公司则相对好过。但中国演艺市场庞大,容得所有人的转身,所有人都在等待剧场开门,有些人准备好了大显身手,有些人则是看准涨潮顺势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