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璇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心的旅程 Où allez-vous?》
近年來,參與式、沉浸式的演出所在多有,但《心的旅程》這個作品,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確實地在處理創作者,包括編、導與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關係。透過《心的旅程》,創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 :「心,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被打開、被觸動?」這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事情:創作者試圖藉由四十分鐘的演出過程,去碰觸觀眾的心、打開觀眾的心。觀眾百百款,各有自己的背景、個人脈絡,對於怎麼樣的作品的口味和喜好,於是,像這樣以身體的體驗和旅程作為演出安排,企圖去打開人們的「心」,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而且是相當大膽的嘗試。 整個過程像是一段跟自己內心對話的時間。在匆忙、紛擾的現代生活中,若不是有意識地試圖讓心靜下來,其實我們很難感受心的狀態;而透過類似心理諮商、戲劇治療等活動狀態,感知也探索著自己的身體。在一站又一站的旅程之後,在枯葉、石子、氣味、聲響的多種協助和引導之下,讓身體和心靈開了或能稍微放鬆了一些,多了一點敏銳,更得以聽見「心」的聲音,體會那一瞬間的美好。 文字|王若璇 藝文工作者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飛人集社《魚》
想看一齣表演可能只是因為霎時被街角的海報打動,有時因緣卻埋藏得很深。 對「偶」的興趣其實開始於電影,侯孝賢的《紅氣球》。片中,茱麗葉.畢諾許飾演一個以表演偶戲維生的母親,操弄著偶,變幻各種語氣為偶發聲。在電影中也上演了一齣偶戲,取自元曲《張生煮海》,男主角為娶得海龍王的女兒,把海水一瓢瓢煮乾。多麼動人的羅曼史啊!當下就烙印心中。 二○○九年底,詩人夏夏以這個故事為雛形,在景美的土地公廟前搬演《煮海的人》。這次的合作對象正是「飛人集社」,一個從偶戲出發的表演團體。我想起幾個月前才看過他們的《逐鹿》,深深震撼於劇中穿插的偶戲:偶和光影間的對話、偶和操偶者之間的深情款曲,美得不像話,讓向來喜歡真人演出勝過卡通玩偶、一直迷惑於既然有「我」為何還要用「偶」演出的我,第一次見識到偶劇的魅力。 十月份「飛人集社」將再演今年七月才首演過的《魚》。這次,有偶、有陳建騏的音樂,還有新生代台灣劇作家的劇本。這是另一個要去看的原因,我們太容易被莎士比亞、貝克特、亞瑟.米勒等吸引,但總是忘了如果不給本地劇作家發表機會,就不可能會有自己的易卜生和契訶夫。再加上表演場地是華山文化園區的果酒禮堂,帶有現代化工業遺跡滄桑感的華山,相當適合作為這類多媒體複合型表演的背景。 這是個梗舖了很久的推薦(希望讀者還沒有轉台),但我誠摯推薦「飛人集社」這個小型劇團。 文字|王若璇 在校園中主修文學,在社會大學裡轉換跑道進入視覺藝術圈,不忘在生活中擠出時間、出入於表演藝術所建構出的虛虛實實間。常在須臾的快感和永恆的追求之間徘徊,就像掙扎於愛情的你濃我濃跟人生的宏大藍圖一般,非常不乾脆且貪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