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貝芝
-
焦點專題 Focus
製作人在亞洲
亞洲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孕育出多樣的民族與豐沛的文化。然而長久以來,即使身在亞洲,我們忽略了這裡仍有未知之地亟待被探索。台灣在解嚴後的90年代,即有表演藝術領域前輩肇始亞洲交流,藝術家、表演團隊則接續在後,乃至近年以製作人╱策展人為對象的交流組織、活動、工作坊日益增加,也獲得各方重視。 從製作人端發起的頻繁交流,究竟會為劇場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些橫向串連的合作,又是如何思考資源整合,為製作人帶來了何種深刻的國際交流、製作激盪及文化衝擊等刺激?本專題特邀獨立製作人藍貝芝、高翊愷、陳汗青、王序平,分享他們曾參與其中的經驗及激盪出的相異火花。 為了探尋亞太製作人才發展的下一步,我們也專訪了近年積極搭建起亞洲橋梁的場館,進一步探問機構如何與獨立製作人建立夥伴關係,又是如何以亞太製作人才為對象,展開短期密集交流,藉由共同孵育區域創作,發展專業製作人制度和製作系統。此些不同規模的網絡、平台,都可能導致表演藝術領域的製作生態出現明顯變化,也讓我們期待此些製作人們將如何與創作者攜手,孕育出亞洲的新敘事。
-
焦點專題 Focus
重新觀看當代亞洲樣貌
「製作人」,是個謎樣的角色,外界看起來具有相當的決策權,但只有他們才知道工作內容有多麼紛亂龐雜。尤其對流動於各團隊中的獨立製作人來說,究竟這份工作的實際輪廓為何?有不少人仍如此回答:「持續探索中」。幸虧近年來,國際交流愈來愈頻繁,「亞洲串連」帶給製作人開拓新視野的機會。藉著此次專題,本刊邀請幾位獨立製作人分享、剖析各自「在亞洲」的獨特經驗,提出對此工作的未來展望。
-
焦點專題 Focus
共製再思考 X 6位實踐者的提案
對台灣表演藝術圈而言,「共製」(co-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場館、國家,以資源整合、國際交流為前提,所進行的藝術探索,並產生各類型的共製節目。 廣義來說,共製涉及「金錢」與「藝術」兩種模式的合作分類。前者以資金挹注為主,後者涉及不同角色間的藝術理念協商,此兩類型間往往有模糊地帶,不同團隊、製作人、藝術家或機構之間對「共同性」的追求,可說是困難重重,沒有一概而論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種新的工作思維與模式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大場館與地方文化場館陸續到位,各館、各地方的藝術節相繼舉辦,增進了場館共製、國際共製等市場需求,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交流,方能推展創作能量。本刊嘗試透過6位身處「共製」大群體中的實踐者,以其身體力行得來的反思與再提問,嘗試描繪「理想共製」的可能